輸掉半決賽而失聲痛哭,我卻絲毫不同情這位日本乒乓小將

伊藤美誠敢於在世乒賽後說出:是時候戰勝全體中國隊了!說明她在日常對中國隊的打法做出了深入的研究。而且像10:8落後的環節,她也做了充足的準備。只是她沒有想到的是王曼昱更是棋高一著,在關鍵時刻也不保守、敢於變化!

回顧比賽,伊藤美誠在3:1領先王曼昱,只要她能夠像前三局打好每一個球,她就有機會贏下王曼昱,就能夠進軍決賽。離勝利那麼近又那麼遠!想到這裡,她情難自禁!

輸掉半決賽而失聲痛哭,我卻絲毫不同情這位日本乒乓小將

以這種方式輸球非常可惜,賽後伊藤美誠也是掉下了傷心的淚水,對比賽表示不甘心。女孩子嘛,掉眼淚也很正常,這些都是成長的代價。

成功在即,功成名就,就差那麼一點點,都輸了,反勝為敗,這就叫競技體育,不相信眼淚,只眷戀實力。哭個天昏地暗,也改變不了伊藤美誠擋在決賽門外的事實。可惜了,伊藤美誠,哭是無奈的表現,是不捨的表現,是懊悔的表現。不知此戰之後,伊藤美誠還會不會口無遮攔,動不動揚言擊敗國乒

賽後她對著教練的一番痛哭,也表面她的心理素質還是很低的。散兵覺得,你不是口口聲聲要擊敗中國隊嗎?現在輸了,是不是沒臉見江東父老了。我只能說你還太年輕啊,需要歷練,乒乓球不僅只有技戰術,還有意志品質

輸掉半決賽而失聲痛哭,我卻絲毫不同情這位日本乒乓小將

世乒賽時,劉國樑就曾經說過“一旦外國選手想贏,中國選手的機會就來了。”劉國樑說的一針見血,比分膠著的時候,外國選手還能頂住,但是一旦看到能拿下比賽了,往往就是中國選手反敗為勝的機會。“我們敢輸,她未必敢贏!”

輸掉半決賽而失聲痛哭,我卻絲毫不同情這位日本乒乓小將

伊藤美誠與鄧亞萍的打法非常相像,不離臺什麼球都想扣殺,快速兇狠不講理,而且身材也很像!就是不知道性格像不像,有沒有鄧亞萍的穩定性?將來能否達到鄧亞萍的高度還有待時間檢驗!但鄧亞萍當年也有相剋的打法與對手,何智麗就是一個,就像如今的丁寧與王曼玉和陳幸同,所以認真分析伊藤美誠的技戰術特點,找到限制其特點的打法,贏他幾次使他喪失信心變成一顆流星,今後哭的心都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