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台湾有很多移动支付平台,大陆的微信和支付宝份额怎么样?

养鸡种树的农民

在台湾官方的分类中,分为三种:电子支付、电子票証、第三方支付。电子票証最简单,就是悠游卡这种,最高只能储值一万元台币;电子支付则是要发牌照,最高储值可以到五万台币,目前台湾只有五家有电子支付的牌照。而第三方支付,则是功能类似支付宝、信用卡这种,但在台湾的第三方支付,是不能储值的,是一种代收代付的服务,而台湾核准做第三方支付的,有4000多家。如果以台湾的分类方式,ApplePay、Google Pay、Samsung Pay、Line Pay都只是第三方支付,而不是电子支付。

在2017年国际四大支付ApplePay、Android Pay、Samsung Pay、Line Pay全部登入台湾,而台湾本土的类似行动支付业者也有14家以上,堪称是百花齐放的一年。手机里的支付大战已经开打,不过,台湾消费者却没有兴起热潮,因为,太多、太乱、太麻烦了。

Apple Pay是在2017年 3 月 29 日登入台湾的,台湾金管会银行局发布了Apple Pay、Samsung Pay、Google Pay 登台以后累计到2018年2月底的数据,3 大 Pay 绑卡数已达 321 万张,交易总额 138 亿元,但是只占信用卡刷卡的比重却不到 1%。由此可见,即使加上Line Pay,台湾在2018年的行动支付还不会成为主流。

行动支付在台湾这几年算是有点进展,但与其他支付管道相比,使用率仍然偏低。原因很多,例如:配合通路不多、绑卡限制多、使用者搞不懂行动支付、已经习惯既有管道(如超商支付、悠游卡)等,这些都是使用者对行动支付使用意愿低落的原因,也还须ˇ要时间去打通很多问题,以及法令的修改才能跟上行动支付的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