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崗職工和城鎮靈活就業人員繳納養老保險金額和退休後領取養老金有什麼區別嗎?

狐狸萬歲

題目:下崗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交納社保有沒有區別?退休待遇有區別嗎?

下崗職工在失業後可以自己繳納社保,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也可以自己參加社保,這兩種社保實際上是一種保險。

他們參加的都是靈活就業人員保險,這是由我們2001年勞動部關於完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進行明確的。

不過他們也是有一定區別的,主要是指下崗職工領取失業金的情況下,我們的失業保險基金會給我們交納基本醫療保險。如果我們參加靈活就業人員保險的話,就能夠省下醫療保險費了。

2007年人社部對失業保險條例修訂徵求意見,提出擬為失業人員代繳基本養老保險,如果未來可以實現的話,我們失業人員就不需要自己掏錢交養老保險了。

關於我們的退休待遇問題,我們的退休待遇一般跟交費年限、交費基數、個人賬戶養老金總額、退休年齡、退休上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等因素掛鉤。

如果我們的繳費年限不同,繳費基數不同都會導致退休待遇不一樣。

但是,只要正常繳費,繳費基數相同,能夠增加的退休待遇就一樣。

比如我們按照60%基數交費,每交費一年就能夠提升0.8%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增加的數額也是一樣的。

所以,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交納的社保是一樣的,但退休待遇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


暖心人社

是這樣區別的:



一是下崗職工和下崗失業人員的區別。

現在全國所有國有企業、集體企業、民營企業、股份制企業、外資企業、港澳臺商企業及個人獨資企業的在崗職工,統稱為企業在崗職工。

由於企業不景氣,企業安排職工下崗輪訓、培訓或休息的,沒有與企業解除勞動關係的,企業給予繳納社會保險金、並領取最低生活保障費的稱為下崗職工(這在企業中佔有一定比例,企業叫下崗職工)。

與企業解除勞動關係,領取買斷工作年限補助和領取《失業就業優惠證》、領取1年至2年失業保險金的稱為下崗失業人員。

二是下崗失業人員與靈活就業人員的區別。

下崗失業人員在沒有下崗失業之前,企業和個人都依法繳納了社會保險費,經批准並可低於企業和個人工資的60%繳費。

企業按本企業員工工資總額的20%繳納了社會保險統籌基金,企業員工個人按本人工資的8%繳納了社會保險個人帳戶基金,企業員工個人下崗失業後,個人帳戶基金可以帶走;

企業繳納的社會統籌帳戶基金已經進入當地政府統籌帳戶,不得帶走。

而靈活就業人員是按當地上年度城鎮職工月社會平均工資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標準為20%。由靈活就業人員全繳,其中12%進入社會保險統籌帳戶基金,8%進入個人帳戶基金,規定了起點標準,和不超過300%。

下崗失業人員領取《下崗失業優惠證》和從領取失業保險金的當月起,養老保險金繳納標準與靈活就業人員繳納標準一樣,並連續享受三年的社會養老保險金政府直補60.7%優惠政策,個人只繳39.3%。

三年後,個人先全繳,政府憑地稅發票報銷60.7%,直致退休,統稱102項國家優惠政策。

而純粹的靈活就業人員不能享受此優惠政策。



三是下崗失業人員與靈活就業到達退休年齡領取養老保險金待遇是不一樣的。

如下崗失業人員連續繳納了三十多年的養老保險金,個人帳戶基金是很多的,而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會保險金是按年齡算著去繳納的。

繳納了30年的下崗失業人員可能月領2800元左右,而靈活就業人員繳足15年後,只能領800元左右,這就是區別。



管見了。


世好3

下崗職工和城鎮靈活就業人員繳納養老保險金額和退休後領取養老金有什麼區別嗎?

下崗職工可以繳納以下兩個類型保險:

1.靈活就業保險

靈活就業人員社保為靈活就業人員提供了最基礎的社會保障,給靈活就業人群提供社保起到了促進勞動力合理流動和促進城鎮化具有一舉多得的效用,切實保障靈活就業人員這一特殊勞動群體的社會保障權益。

2.城鄉居民保險 不論是城鎮還是農村居民,只要具有本市戶籍,年滿16週歲(不含在校學生)不滿60週歲,不屬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也不符合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

參保條件的,都可以在戶籍所在地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下崗工人的養老問題該怎麼辦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358babe2d436c88e52aced729b623719\

天笑講職場

在崗、下崗、失業、三無人員領取養老金區別不大,基本一樣。只有繳費指數、年限、退休年齡有區別,停保七年三無人員提前退休路過。






才131985477

一是退休前參保繳費負擔不同,在企業從業,繳費由企業與個人按比例共同繳費,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全部由本人負擔。

二是參保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不同。以職工養老保險為例: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養老保險,其交費標準是以當地上年社會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交費人員在最低不低於60%、最高不超過300%的範圍內自選比例的20%交費(社保部門通常是在這個範圍內設五到七個檔位供參保人選擇);

企業在職職工的養老保險繳費,是單位與職工共同按職工工資28%繳納的(其中單位按20%、職工個人按8%)。當職工工資低於當地上年社會職工平均工資60%時,按當地上年社會職工平均工資60%為基數交,單位員工工資超過當地上年社會職工平均工資的300%,最高交費額的基數不得超過當地上年社會職工平均工資的300%。

三是以職工養老保險為例:參保繳費基數記入賬戶比例不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養老保險,其交費總數的“3/5”記入社保統籌賬戶,交費總數“2/5”記入個人賬戶;企業在職職工的養老保險繳費,其中單位交的20%記入社保統籌賬戶,個人交8%記入個人賬戶。

四是參保險種不同。在企業從業參保是包括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在內的“五險”,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只有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職工醫療保險。

五是享受國家補貼不同,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可以享受到諸如“4050”等補貼,在企業從業參保是享受不到的。

六是所有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員,退休確定養老金的辦法是一樣的;享受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其它待遇(諸如病殘補助金等,詳見社保法)也是一樣的。也就是在一個統籌區,性別一樣、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一樣、記入個人賬戶的金額一樣、退休年月一樣,無論是誰,退休時確定的按月領取的養老金是一樣的。



我愛我家214230147

中年男性下崗職工,如果不能確認你能活過平均壽命75歲,經濟收入又不高,又沒有單位給繳納,建議你不要交了,算算就明白了!到退休要交到62歲以上,假設你能活到75歲(男子平均壽命72.5歲,下崗的可能更低)。假設你50歲繳納二十五年養老保險,按照內地三線城市退休標準計算,如果不再繳納每月大概可以領到1200元:如果你選擇繳納到退休大概能領到1500元。十三年能多領40800元,而你需要繳納多少錢,按照今年標準6800計算,再交十二年共計81600元!虧了40800!不知我算法是否正確,歡迎專業人士參與討論!


石磨坊主

沒有什麼區別。下崗,失業,退伍,退職,買斷工齡,開除,釋放等人員,隨人與人事檔案存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保險三科《靈活就業》《參加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從《你參加工作算你退休工齡,工資》。%100@%90@%80@%70@%60@《五個檔次》自己根據家庭情況選擇參保。


劉愛源

下崗職工和靈活就業繳納養老保險的基數,都是按照社會平均工資做為繳費基數,按照公佈的繳費檔次自己選擇繳費,沒有任何區別,但是,有不同的是:下崗職工退休是按照城鎮職工退休年齡辦理,即:男60週歲,女工50週歲退休,女幹部55週歲退休(脫離幹部崗位五年以上可以50週歲退休),而靈活就業男60週歲,女55週歲退休,靈活就業達到退休年齡,累計繳費滿十五年,就可以辦理退休,而下崗職工,僅僅繳納十五年是不能辦理退休的,要繳費到退休年齡才能辦理退休。

退休之後的養老金調整,兩者沒有區別,都是同樣的待遇。


一蓑煙雨103284895

區別還是有的。主要體現在下崗職工在崗的工齡長短。據我瞭解,職工在崗時所繳納的金額比靈活就業人員高一倍多,所交部分為按總工資總額,個人佔交8%,單位20%。而靈活就業人員是按當地人均工資繳納,金額比職工少一半左右。職工下崗後就與靈活就業人員一樣了,主要差別就在工齡的長短而導致兩者在繳納金額的不同,從而造成退休後所領取的工資也不相同。


尋婺農業

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下崗職工指國企中職工沒崗可上,但單位給他承擔著最低生活保障和應交的社保。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包括兩類,一類是囯企改制失去國企身份的,另一類是一開始就無固定崗位的,大多比較年輕。就目前國家政策而言,社保金的交納水平參差不齊,差別很大。就我們這邊疆小地區而言,靈魂就業分低中高三檔交納社保,如果交的是中檔而且一直不中斷,和國企一直下崗到退休的且保齡相當,退休後的退休金基本沒差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