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每天有100萬人在假裝談合作

在北京,每天有100萬人在假裝談合作

北京機會多,這是年輕人們擠破腦袋,都要往北京鑽的根本原因。

北京有很多牛人。話說,不到北京,就不知道自己官小。除了官,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咖、精英、怪才。

參加一場高大上的會,與各種CEO、COO、CMO、CXO,合個影、換個名片,就覺得有無限的可能,發在朋友圈裡更有無比的滿足感——這是在其他地方,全然感受不到的氣氛。

北京的人際關係充滿了玄妙。開口就是,我一個哥們哪兒哪兒牛;閉口,就是我以兄弟幹嘛的。一會兒是,我今天剛跟某大大的某親戚剛吃了個飯;一會兒,或者是改天帶你參加某某牛掰的局。地鐵裡、咖啡廳裡,走路上,聊著的都是幾百萬的預算、千萬的投資、上億的生意。

只要出去走一趟,感覺就能遇到各路神仙,加在一起好像就能幹出通天大事。

在北京,每天有100萬人在假裝談合作

但是,這些看起來的機會,背後卻有不少坑。有的是無效的社交,有的是無止境的消耗,有的是分分鐘就想逃離的尷尬,有的是步步為營的忽悠甚至騙局。常有人感嘆: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

1、

小A,來京12年。工作3年後,趕上雙創熱潮,腦子一熱就開始創業。他選擇做食品,日常生活都能用得上,打品質、講情懷、拼故事,好不熱鬧。

年底了,要搞“A氏宗親聯誼會”。在一起,要選會長,要搞聯誼,要謀發展。聯誼得吃喝,吃喝就得要禮品。於是,熱心組織者找到小A,說:小A啊,為宗親事業做點貢獻呀。活動上也給你宣傳宣傳,全國宗親一嚷幾千份說不準都賣出去了。好勒!小A二話沒說就準備贊助20份,每份市場價500元。

在北京,每天有100萬人在假裝談合作

聯誼會上,活動拿小A的產品進行抽獎,小A上臺去抽,剛剛抽完準備開腔介紹兩句自己和所抽的禮品。這時,一個DB那疙瘩的老哥,頂著大肚子,一手把玩著手串兒,衝上臺去搶過話筒說:我贊助2萬塊錢,今天大家的餐費費用我都包了。

小A被涼一邊,灰溜溜的走下了臺。心裡那個真為自己的一萬塊產品和剛交的200元餐費,隱隱作疼。

自那以後,小A退出了宗親群。每次搞活動,組織者也都來找小A要東西。沒辦法,一毛不再拔,逐漸都把那些來自村裡的、縣裡的總之是天南海北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A氏宗親全刪了。

小A也覺得特奇怪,自從自己做點小買賣,不管大活動還是小平臺,每年各種以合作之名要贊助的總有十幾波。現在,小A一個活動都不給東西,每次遇到這種情況就直接扔給對方一句:需要請到xxx平臺下單,量大從優!

2、

C要約B去見一位D總。C對B說:一直覺得您的產品不錯,約聊一下看能不能有合作的機會,我正在跟“STHM”的D總談一個500萬的採購合作,也可能需要你們的產品。

好啊!天上突然掉下來這麼好的機會,去聊一下也不會少一斤肉。

聊天約在一個北京老字號的老闆辦公室進行。B一進去,裡面的人已經聊開了,喝著茶、笑呵呵,氛圍融洽。“大佬”坐鎮,對B這樣的小輩算是自然忽略。B堆著笑,伸著脖子、身體前傾聽著。

待20多分鐘過去,D總開腔。“我們聯合GL、MD等知名家電品牌開展智能電器惠民工程,針對有房有車的商家的顧客贈送價值15000元智能家電,這套家電包括冰箱、洗衣機、家電影院、空調等。只要顧客承諾在24月內在指定平臺每月購物750元。在顧客購買的每月的750元的產品中,有一份是你的產品,你一年能賣20萬份。”

D總接著講:“我給你一個省級代理名額,給你20萬套家電拿去送人。招10個市級代理,讓每個代理去簽訂100家社區合作商(超市、酒樓)。最後把這20萬套家電分配到這100家社區合作商去送。社區合作商為什麼合作呢?白得的東西啊,用來做促銷贈送多好。”

在北京,每天有100萬人在假裝談合作

這些發完呢,就能夠獲得:2000萬產品的採供權,收益率為15%,就能賺300萬;20萬套家電每套提22.5元收益,就是450萬;10家市級代理勞務費100萬;150萬奔馳車和150萬房屋獎勵。

前提就是,讓B你趕緊交2萬元保證金鎖定一個代理名額,越早加入收入越高,省級代理50個名額。這TM就是一個投入2萬可賺1000萬的世紀暴富良機啊。

聽到這兒,B捏著一把汗,這分明就是一個騙智障人士保證金的低級騙局。藉機上廁所,火速逃離現場。

隨後,B把之前冒出來的C火速刪掉,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加的渣渣。

3、

一天,朋友F讓幫忙他多年前的同事G應個急。確實是非常著急。G憑藉關係從某大型企業那兒拿下來了一個項目,這個項目裡面還有不少明星資源可以用。重點是在項目期間,要做一些social的話題和文章選題的傳播,但又缺一個對策劃可以進行全盤把關的人。

既然是F介紹的,平時看F都挺靠譜,那就幫助人應個急吧。G確實也不客氣,當晚8點聯繫上,當天晚上10點就約到了附近一個咖啡館見面。在咖啡館,G大概介紹了一下項目,一看就沒做過,邏輯混亂,還拉自己的家人老爹兄弟啥的組隊。

在北京,每天有100萬人在假裝談合作

小E再怎麼也得對得起自己的專業。於是,給她提了一系列的建議,以及接下來的操作思路。並商定好,讓小E核算一下提個勞務報酬。小E回來後,第二天一早就把前一天晚上聊的步驟、建議和酬勞梳理了相應的內容發過去。

一天、兩天......直到一個月都過去了,沒有任何回覆。小E問起:G總,您的項目沒有做了嗎?G回答:做了。

小E特別想發火,但考慮到顧及F的面子:算了吧,就當沒認識這個人兒。後來偶然發現,G先把小E朋友圈屏蔽了。

4、

H是做公關傳播的。一天,經朋友介紹,拉了個小群,認識了做傳統生產製造企業市場的I經理。

I經理他們公司生產了兩款新產品,每款產品都需要做推廣。新媒體的內容沒人做、新聞軟文沒人做、社群運營也沒人做、還想做點視頻。H與I見面,聊得很好,H講述了自己大大小小品牌的策劃和傳播案例,有的還能產生銷售效果。I覺得特別接地氣,很好。經H瞭解,I他們每月的推廣預算可以佔全年目標銷售的X%,大約就是小几十萬。

H與I約定好,回去先擬一個初步方案,方向沒問題約總經理進一步溝通。一個星期後,H向I提交了第一版方案。I也沒說方案不行,說能不能在這個基礎上做一版細化的,要不然不好跟領導彙報。

H很是犯嘀咕,剛見一面也沒約進一步領導的溝通就直接做細化方案,多半會石沉大海的。於是對I說:您看上次,咱倆聊得也挺好。您要是覺得我的思路各方面還可以支撐咱們這邊的需求的話,先定方向,等跟領導溝通後再做細化方案吧。

I這次也沒據理力爭,只是淡淡的說:不瞞您說,我們其實也找了別的兩家公司。

H心裡很明白咋回事兒,沒搭理I。幾天過去了,I經理冒出來說:對比了其他幾家的方案,你家沒啥競爭力。H也很淡然:沒事兒,有機會再說吧。

在北京,每天有100萬人在假裝談合作

許多天過去了。I經理突然一天對H說:也不是不可以做,其實咱們主要就是想做做搜索軟文的優化。H很直接:每月預算多少?I回答:10000塊!!!!沒聽錯,就是10000塊。H回答:這個每週能做1篇小軟文,每篇發2個左右網媒吧,起不來啥作用的。I說:也是可以商量的。H回:哦!

“商量尼妹啊,一萬塊也要找第三方公司。”H心想。待幾天沒有溝通後,H默默把I經理刪除了。

5、

小J也做公關很多年。他說,去年,他一共寫了60多個方案,但是最後沒有幾個成的。這裡面有的可能是方案不行,有的可能是不符合客戶的需要,絕大多數其實都是被當陪標或者被騙了方案。

有個大K,女的,行事風格把自己當女王,出門旁邊要有擰包的準備各種細節的,得在她出現之前準備到位。她每到一個地方做營銷方面的副總裁,那個公司後來都會死。

她每到一個地方,都會找一堆人先過來進行品牌提案、公關提案,然後供自己做思路參考。

在北京,每天有100萬人在假裝談合作

據說,欠了一家品牌策劃公司的錢,很多年都不付。現在,出去混居然連名字都換了好幾個,連很多年合作的人,也到頭來根本不知道她的真名是什麼。想想,在合同上簽字的居然是一個路人甲,那真可怕。

在北京,確實就是這樣。你會覺得到處都是機會,人人皆可勾搭。但這背後其實隱藏著坑,會導致自己覺得什麼都能夠做一點。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事情。

但很多人,找你“合作”,並不懂得跟你講清楚來龍去脈,他們更在意自己的需求,也不太想著去照顧對方的需求,都覺得自己很牛、自己就是天。

在北京,每天有100萬人在假裝談合作

一次次找你幫忙,卻從不幫你;一次次“請教”你,從來沒見過他主動跟你發生點好事;一在你身上花點錢,就恨不得把你賣給他;一涉及到錢,就隱晦、含糊。那這樣的局,這樣的合作,請遠離吧。

老有人說,要樂善好施。也老有人說,自己會發光,身邊就不會黑暗。其實,都錯了。你自己發光,首先吸引來的是飛蛾臭蟲。你自己會發光,你得遇見另一束光,才能一起照亮更大的世界。

看起來的機會,會害人;而時間,也耗不起。

時間,永遠留給重要的事重要的人,留給靠譜的人靠譜的事。

當然,更重要的是要留時間給自己,讓自己價值倍增、越來越硬氣,見誰不見誰、跟誰合作,自己選。

當然,無效的、不靠譜的“合作”,不只在北京,哪裡都會有。最後,請你在留言中遇到的奇葩不靠譜合作故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