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芒假”

童年的收麥時節

近日清晨,被那一年只聽這麼幾天的鳥叫聲驚醒:現黃現割、現黃現割……我至現在也不知這是什麼鳥,想必大家都聽過這鳥的來歷和傳說。

聽著這一聲接一聲的現黃現割,又把我的記憶帶到了三十年前……

應該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我八,九,十歲的樣子,那時讀小學是要放收麥假的,也就是芒假,六一表演過節目,學校開了大會,就放為期十四天的農芒假,現在的孩子還真沒體驗過!

童年的“芒假”

這個芒假,不光有大量的各科作業,還有一個光榮又艱鉅的任務:那就是“勤工儉學”!一一開學來每人要帶自己在假期憑自己勞動拾來的八斤麥子!現在的孩子沒聽說過吧!

這八斤麥,我們可比寫作業還要重視了!這不,假期也不睡懶覺啦,相約幾個小夥伴,5點多天剛放亮就挎著小籃出發了,一個個精神抖擻,到了麥田,看哪片地剛收割過,因那時都是人工收割,所以在扎捆的時候有遺漏的麥穗,那就供我們拾了,一個個舞動著小手彎腰拾得歡,誰發現了遺漏的較多的地方,就會驚呼起來,快來這裡拾,這裡好多!拾著拾著,誰就喊著,唉呦我的腳,原來是割過的麥茬劃了穿涼鞋的腳,再看看我的腳,幸虧了我奶奶先一晚上就把布鞋給我拿出來交待了去麥地不能穿涼鞋的!就這樣到十點多,太陽已經毒起來了,看看小籃也已裝滿了,就都一路說笑蹦跳的回家吃飯了!到了家,奶奶就接過籃子鋪在院子曬上了,我們也不閒著,剪下滾圓飽滿的空心麥杆,洋瓷缸子和了洗衣粉水,咕嚕咕嚕吹滿一缸子,也可以把麥杆沾了洗衣粉水挑起吹,比誰吹的大,啪,濺一臉……依舊笑著鬧著……

童年的“芒假”

而這時,我爺爺卻坐在家門口還操心著我家那一畝多地麥子麼收割呢,他是坐在門口等麥客呢!麥客,這一消失的行業,在那時可管用著呢!就看見有三三兩兩揹著鐮刀,頭戴草帽的外鄉人,從門口陸陸續續經過,爺爺相中兩個身體壯實,人也厚道,價錢合適的,就讓爸爸把人帶到麥地開割了,人家只負責割下來,最後還是爸媽紮成捆往返幾次用架子車拉回來的!其間,奶奶做了過水涼麵和燒了三電壺開水,我也跟著給送到了地裡,外鄉人出門做活不容易,給人家管頓飯也是人之常情。

因我西關村耕地極少,一中午就割完了,下午爸媽拉回來,爺爺負責提前去佔路面,那時都在家門口的柏油路上攤麥子,讓過往的車輛把麥粒碾下來,過一陣子,爺爺和爸爸就會用鐵釵翻一遍,因我在城區,沒有農村的碾麥場,農村都是用牲口拉著石頭碌碡碾的!到第二天麥粒和麥杆都脫離了,就把麥杆操起,把麥子掃在一堆,爺爺看風向,趁起風的時候,把長木鍁剷起揚上空中,麥粒上的皮就會被風吹走,麥子落到另一邊,這叫揚場,沒風的時候,則會選擇用落地扇來吹!當然,這一最原始的工序,後來先發展成脫粒機,省去了攤在公路上碾的麻煩,再後來更省事了,就是現在的聯合收割機了!

童年的“芒假”

到了晚上,我們這些小人精才不省事呢!大人們把碾好的麥杆堆成麥秸垛,那可成了我們的遊樂園,瘋了一樣的爬上麥秸垛亂竄,反正跌下來也摔不疼,我居然還在九歲那年芒假,在鋪滿麥草的地上和麥秸堆旁學會了騎自行車,其間摔倒也無大礙的!

轉眼,快收假了,奶奶把我拾來的麥穗曬乾收集用棒錘把麥籽分離,看著拾的不少,可麥籽遠遠不夠八斤,看著我撅起了小嘴,我奶奶忙去麥口袋把自家打的糧食裝了些,讓爺爺稱夠八斤,後來開學一問,他們也都從家裡拿糧食了……

童年的“芒假”

一晃二三十年過去了,現在的學校沒有芒假了,孩子們失去了一份體驗農忙時節的樂趣,農田收割也已現代化了,爺爺奶奶已永遠離開了我們,當年正值壯年的爸媽也正老去……我的童年一去不復返,那將是我最幸福快樂的年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