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足夠優秀,才能培養優秀的下一代

你要足夠優秀,才能培養優秀的下一代

教師而言,“立德、立言、立功”的人生追求並非高不可攀,教師當追求“立德、立言、立功”。

一、教師要以德立身,即立德

不是誰都能當教師。柏拉圖曾說,一個民族只有最優秀的公民才有資格當教師。只有最優秀的人才能培養更優秀的下一代。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教師優秀首先優在師德,師德是教育的形象、教育的質量。有無師德是教師事業成與不成、大成與小成的試金石和分水嶺。教師要有良好的教養,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贏得學生的敬重,以模範的言行舉止成為學生的標杆。

首先,樹立底線思維,廉潔從教。在一定意義上說,選擇了教師職業,就決定了不可能大富大貴。教師上班違紀、違規收受家長禮品禮金、體罰辱罵學生等問題,皆為師德所不容。教師的尊嚴既來自於社會的尊重,更來自於自我要求。教師要自覺講規則、守戒律,絕不能用“小事一樁”來自我原諒,用“下不為例”來自我麻痺。做到經常審視自己的思想,看看有沒有不健康的苗頭;經常審視自己的情趣,看看有沒有庸俗的追求;經常審視自己的行為,看看有沒有越軌的地方。

其次,學會自我管理。傳統的管理思想認為,調動教師積極性關鍵在校長。然而,在辦學實踐中,校長卻沒有多少經費支配權、人事調配權,往往只能依靠人格魅力等影響力調動教師積極性,這樣畢竟不是長久之計。經驗告訴我們,一所需要校長來調動教師積極性的學校好不到哪裡,一個等著校長來調動積極性的教師也好不到哪裡。我們知道,對學生來說,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作為教師更應該學會自我教育。

二、教師要以德立學,即立言

時代在變遷,農耕文明時代教師學幾年可以教一輩子,工業文明時代教師可以學十幾年教一輩子,現在信息文明時代,教師必須學一輩子才能教一輩子。教師在擔心身體透支的同時,必須防止知識被掏空。如果不學習,學生時代積累的老本、庫存,馬上會在工作“輸出”中消失殆盡。

別人不讀書,只是習慣問題,教師不學習,卻是態度問題。“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對教師而言,學習要作為一種素養去培養、一種操守去堅持、一種樂趣去享受,內化為行動自覺。教師除了多閱讀,還要多寫作。閱讀是知識輸入的過程,寫作是提煉深化的過程。寫然後知不足,寫然後知困惑。只有寫作,才能意識到自己成長中的痛點、堵點,才能把對教育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更有效地指導教育實踐。

我們的立言不一定成名成家,不一定著書立說,但一定要留下自己奮鬥與思考的痕跡。

三、教師要以德施教,即立功

教師的立功不是做多少轟轟烈烈的大事,而是教書有成績,育人有效果,在助人中實現自助。得天下英才而育之,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是教師的最大成就感。

如同欣賞花卉的發芽、長葉、含蕾、開花一樣,每天青春為伴,看著新生命的成長日新月異,這是教師最大的精神福利。教師的立功要從服務學生做起,“花朵的事業是美麗的,果實的事業是尊貴的,但我願做一片綠葉,綠葉的事業是默默地垂著綠蔭的”,教師就是教育這棵大樹的謙謙綠葉。以服務學生為己任,堅持教書育人,為學生走向社會、適應社會鋪墊底色,為學生創造未來世界、幸福人生涵養底蘊。

服務要從細節做起。立德樹人的工作由無窮無盡的細節組成,透過細節可以折射教師教育理念的高低、工作態度的優劣。服務學生成長要多一些量身定製,多一些雪中送炭,立足於點滴細節,把平凡的事情做得閃亮起來,把平淡的事情做得輝煌起來,把簡單的事情做得立體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