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鮑師傅真假難辨,品牌該如何避免山寨店“遍地開花”

鮑師傅本是北京一家著名的糕點小吃,通過社交媒體的宣傳,迅速躥紅網絡,成為了一批“新晉網紅店”。可是,這家估值為10億的糕點品牌,最近煩惱可不小。

◆◆◆◆◆

你可能吃到了假的“鮑師傅”

隨著鮑師傅的名氣大增,不知從何時起,街上湧現出了很多山寨門店。本來只想一心建立百年糕點品牌的鮑師傅創始人鮑才勝,現在根本無心經營,而是在到處奔走“打假”。

網紅鮑師傅真假難辨,品牌該如何避免山寨店“遍地開花”

3月中旬,鮑才勝的“維權行動”確實起到了作用,很多打著“鮑師傅”名號的小作坊已紛紛關店或是更名。但是北京易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名下的“鮑師傅”卻依然“健在”,這又是為什麼呢?

網紅鮑師傅真假難辨,品牌該如何避免山寨店“遍地開花”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這件事,只要口味好、質量好、衛生沒問題,對自己的利益損害並不大;但是從商家的角度出發,自己苦心經營的品牌就這樣被“山寨貨”給盜用了,既損害了品牌的合法權益,也打擊了自身的聲譽。

◆◆◆◆◆

被山寨“盯上”的網紅店

事實上,“鮑師傅”品牌的遭遇在網紅店裡並非個案。喜茶、外婆家、桃園眷村等等在餐飲業耳熟能詳的網紅店都慘遭山寨。

在一點點還沒火的時候,貢茶便是商場裡最受歡迎的茶飲料之一,但是其山寨貨非常之多。不少消費者指出,只知道紅底白字的LOGO就是貢茶,但味道時好時壞,後來才發現原來每個LOGO的前綴都不太一樣,而且非常細小,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到。

網紅鮑師傅真假難辨,品牌該如何避免山寨店“遍地開花”

去年,抹茶甜品開始流行起來,打著宇治抹茶名號的甜品店開遍了大街小巷。品質良萎不齊卻統一賣著高價,標榜自己是日式的經典做法、正宗京都抹茶等等。

可除了西尾、初代、無邪等做得比較久的抹茶品牌外,多數抹茶甜品店都是山寨的。不僅直接盜用日本的抹茶甜品照片,連甜品的日語名字都是亂寫的。山寨得如此不專業,這樣的甜品,誰還敢吃呢?

網紅鮑師傅真假難辨,品牌該如何避免山寨店“遍地開花”

抹茶布丁拿鐵,日語是“抹茶布丁變成鐵”

要說成都最著名的火鍋,小龍坎肯定是其中之一,但山寨店卻多到不少本地人都分不清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除了小龍坎以外,成都大龍燚、鋼管廠五區小郡肝串串等有名的火鍋也遭遇過仿冒風波。

網紅鮑師傅真假難辨,品牌該如何避免山寨店“遍地開花”

◆◆◆◆◆

品牌該如何避免山寨危機

1.商標註冊儘量全面

由於資金有限、人手不夠、自我保護意識差等諸多原因,創業者往往選擇先把生意做大、產品做好後再考慮註冊商標的事情,或者先註冊一部分商標,以後再去完善。鮑師傅的經歷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建立品牌時,只申請了麵包糕點類的商標,讓北京易尚餐飲公司有機可乘,註冊了酒水飲品類和餐飲服務類的商標。

網紅鮑師傅真假難辨,品牌該如何避免山寨店“遍地開花”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品牌在註冊商標時,儘量把所有的類別都算進去。就像董明珠之前的名字被不法商家冒用後,馬上就把自己的名字註冊成了商標,讓山寨貨鑽不了空子。

2.科普加盟店官方認證

如今,模仿網紅店的山寨貨實在太多了,消費者也搞不清楚哪家才是真的。如果官方能宣佈一個門店分佈地址,起碼也能給消費者在選擇的時候做出一些建議,儘量不讓山寨店得逞。

3.積極維權不是壞事

如果已經被山寨了,那麼品牌們就要為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進行維權。不要亂了陣腳,充分收集資料,才能打好漂亮的一仗。

前期做好品牌建設和常規推廣,後期實時監控近似商標申請註冊情況,抓典型進行維權,才能保護好品牌的合法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