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臺灣人均GDP那麼高,工資卻不高?

14206766

臺灣行政院主計總處公佈 2016 全年經濟成長率 1.50%,每人 GDP 2 萬 2,530 美元,CPI 上漲 1.40%。世界排名約22。

官方預測 2017 年經濟成長 1.92%,則較去年 11 月預測數字 1.87%上修 0.05 個百分點,每人 GDP 2 萬 3,827 美元,CPI 上漲 1.08%。

臺灣經濟增長主要依靠電腦相關產品和集成電路為主的電子配件的出口。伴隨著臺灣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電子信息產品出口迅速增長,取代紡織品及其相關產品成為臺灣第一大出口商品。臺灣的對外貿易依存度較高,臺灣內部政治環境也會影響臺灣的貿易發展以及GDP。

臺灣年輕人的收入,一直被說起薪22K臺幣,也就是約5000人民幣,這樣的起薪已經維持很多年了,臺灣官方數據,近50%的臺灣人民收入年薪低於50萬臺幣,約11萬人民幣。

臺灣經濟已經近20年沒有大的發展,以及大企業的出走,使得臺灣除了高科技的代工產業外,其他的產業並不好,造成不容易找到好工作,而高勞力的工作,年輕人也不願意做,這都是臺灣平均收入不高的原因。

當然,臺灣內部也檢討,認為業主以降低成本、加強管理等等原因,幾乎是集體的壓低員工的待遇,使得多數工作者成為:苦勞的勞工。

民進黨的蔡政府上臺以後,推動了”一例一休”的新規定立法,原意是讓勞工可以強迫休息,結果卻變成加班費變成原來的3-4倍,老闆們只好寧願院休息,也不要員工加班,這也使員工收入變得更低。


臺灣自由行

臺灣工資真不高嗎?

我們算筆賬,首先看看臺灣和大陸的人均GDP對比。

臺“中研院”經濟所日前發佈報告稱,2017年臺灣GDP增速為2.64%,比之前預測上調0.46個百分點,按此預測,臺灣2017年GDP或達3.43萬億人民幣。目前臺灣人口約為2350萬。

按這樣算,臺灣的人均GDP約為2.25萬美元。

我們再看看大陸,目前正式數字還沒出臺,所以只能預測,目前的預測是9100美元。

2.25萬/0.91= 2.47倍,臺灣的人均GDP比大陸高2.47倍。

好。那麼我們再比較下臺灣和大陸的收入對比。

有個大家都很熟悉的數字叫”22K“

中國臺灣網8月18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灣“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歷經勞、資雙方6小時多的角力,最終由“勞動部長”林美珠拍定漲價4.7%,月薪22K(新臺幣,下同)、時薪140元。對此,勞方代表新竹縣總工會理事長陳福俊表示,雖然勞方目標沒達到,但“勉強接受”;資方憤而離席,臺灣工業總會常務理事何語會後二度重申,“資方反對到底”。

這個基本工資的意思接近於大陸的最低工資,22K相當於4800人民幣。

好了,請問下,各位網友,你們當地的最低工資線是多少??

隨便搜了下張《2017年全國各地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是上海,基本工資為2300元人民幣,不到臺灣的一半,至於內陸的江西最低只有不到1200人民幣,只有臺灣的1/4。各位,這個數字算高嗎???

就算我們只拿一線地區的上海與臺灣單獨比吧,上海的人均GDP2016年是113731元,越合17500美元,已經達到臺灣人均GDP的77%,可最低工資只有2300元,2300元/(4800元)22000臺幣,只有臺灣最低工資的47%!!!!

各位,不是什麼臺灣工資低的問題!我們該問的是,相對於我們的GDP,我們的工資為何這麼低!!!!

看評論有些人不相信上海有人每月拿2000多元,還說讓我找幾個來看看,好吧,我找個上面的調查表格來,看見沒有,在239778份調查中,工資每月在3000以下的有15.2%,意思是有36446個人報告月收入不到3000!


紅楓歷史觀

臺灣工資以前與大陸有巨大落差,只是有二十多年沒有明顯增加,才顯得不高。

二十多年前很多到大陸的臺商、港商,其實是當地工薪階層,存了點錢到大陸就能當個小老闆。現在就是真正的臺灣商人到大陸參加商務會議,都是比較寒酸的一群。


科技文化鄭軍

臺灣自1950年代便開始現代化建設。到1978年,臺灣GDP達到了274億美元。同一年,大陸是2139億美元。1980年代的10年,臺灣依然保持快速增長。1990年臺灣GDP1666億美元,大陸為3945億美元,臺灣佔到大陸經濟總量的42%。大陸第一經濟大省廣東那時僅為188億美元——只有臺灣的11%。臺灣以佔全國不到2%的人口、0.4%的土地,卻奇蹟般地佔了近一半的經濟總量,不可謂不是奇蹟。

進入1990年代後,臺灣經濟明顯減速,尤其是亞洲金融危機之後。到2000年,臺灣GDP10年增長99%,達到3315億美元。和臺灣的冷清不同,大陸搞得熱火朝天。2000年大陸GDP12113億美元,較1990年增長了2.07倍。該年,臺灣佔大陸經濟比重依然高達27%。

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大陸又迎來了一個黃金增長機遇。到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前夕,大陸GDP進一步增長到35538億美元,7年增長了1.93倍。而臺灣僅增長23%至4083億美元。臺灣佔大陸比重進一步下滑到11%——和1990年廣東佔臺灣的比重一樣。歷史巧合的是,就在2007年,廣東省GDP這是超過臺灣,成為大中華區第一經濟大省。

2007年爆發的次貸危機席捲全球,由於臺灣船小,受風暴拍打。2009年一度出現了經濟負增長。大陸由於經濟體量大,收的影響相對較輕。2010年,大陸經濟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6年,臺灣GDP5297億美元,大陸為112029億美元。臺灣只有大陸的4.7%。

2007年,廣東超過臺灣;

2008年,江蘇、山東超過臺灣;

2011年,浙江超過臺灣;

2013年,河南超過臺灣

2017年,四川、湖北將超過臺灣

1978年,大陸人均GDP222美元,臺灣1606美元,是大陸的7.2倍。1990年,大陸344美元,臺灣8216美元,兩者差距擴大到23倍。2000年,臺灣人均GDP接近1.5萬美元,大陸不足1000美元,但差距縮小到15倍。到2016年,大陸人均GDP達到8126美元,臺灣為22530美元,差距進一步縮小到2.8倍。相信從隨著大陸的進一步發展,差距經越來越小,最終消除。


紅谷新視界

一句話,虛的,死要面子活受罪。

當年新加坡和臺灣地區一前一後加入wto,新加坡是以發展中國家名義加入的,而臺灣地區打腫臉充胖子,非要以發達地區名義入世,結果好處沒落到多少,責任倒不少。

最高時臺灣地區GDP總額達到大陸地區的三分之一以上。而現在近十個大陸省份超過臺灣。

臺灣產業空心化嚴重,在大陸臺商有一百五十萬。這些臺資企業和工廠,都被臺灣計入GDP,實際上跟臺灣沒任何關係,稅收不在臺灣,就業不在臺灣,利潤也很少寄回臺灣。

產業競爭,無非就是人才和資金和制度,三方面的競爭。

之前臺灣為啥發展這麼快,第一就是帶走了整個大陸一半的人才。而現在這批人才老的老死的死,就憑現在的臺灣島能出多少人才。

第二才是常凱申帶去的黃金和外匯儲備。這些錢說實話大量花在了軍事上,但剩下的也不少,再加上外資,所以資金也不缺。

第三是制度。常凱申在大陸不土改,是因為自己陣營就是大地主。到了臺灣馬上土改,因為臺灣的地都不是他們軍政官員的,大部分都是日本人、皇民和漢奸的,當然不心疼。

臺灣當年土改極其成功,政府低息貸款給農民買地主土地,地主拿錢去城市開工廠,農民為了土地不被銀行收走,拼命攢錢還貸款。這種模式是聯合國推薦的,當然裡面的死結是政府得有錢貸款給農民,這又回到老蔣帶過去的黃金了……

不過臺灣的這三個優勢已經是過去時,現在臺灣年輕一代追求小確幸,有理想的就是當律師和醫生,這發展個p的經濟。資金上誰有大陸財大氣粗,也就剩美國了。制度上已被反超,實際上大陸目前制度跟老蔣小蔣時代的臺灣差不多,而當今臺灣已經成為劣質民主活標本,日漸菲律賓化。

總之臺灣已經沒希望了,時間站在大陸這一邊。


駐馬店頭號貪汙犯

臺灣行政院主計總處公佈 2016 全年經濟成長率 1.50%,每人 GDP 2 萬 2,530 美元,CPI 上漲 1.40%。世界排名約22。


再看看臺灣的人均月薪:

我從萬得抓取的臺灣平均月薪數據,最高的9.4萬臺幣,最低的行業3.3萬臺幣,平均大約4.9萬臺幣,摺合人民幣1萬元左右。

選擇幾個行業觀察一下:

可以發現臺灣進入2000年以後,行業工資增長變緩慢了,這和經濟發展有關。

從其他口徑數據看,大學生新入職的工資,其實並不高。

人均GDP雖然很高,高達兩萬多美元,但是人均工資來說,其實並不高。

原因何在?

臺灣的經濟,以電子為主,是出口型經濟,對外依存度比較高。近些年,由於各種原因,臺灣也沒有抓住大陸發展的機遇,隨之迎來更大的發展。隨著產業升級和轉移,臺灣地區工作並不好找,工資水平難有大的提高。

而且臺企一般對員工相對苛刻,這個也不用多說了。

去過臺灣的人,也會發現,臺灣在文化上保留了傳統,但最近基礎設施建設上遠遠落後了,這也是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吧。臺灣的年輕人也在不斷尋找其他的機會。

————


財富精算師

我以前也以為臺灣人工資高。之前有設備是臺灣的,來了個工程師,問他工資,說一個月4萬,我想挺高的啊!他說是新臺幣,等值RMB8000,以他能獨立出去處理設備問題,軟硬件,機械構造,寫程序都能搞定的能力,在國內無論哪個城市,至少1萬起步,深圳年薪3-40萬無壓力。


去年在臺灣,在臺北坐了出租車,與出租車司機聊一會,他們這行基本在5500-6500RMB/月,還有以前接觸臺灣的公司上班的技術人,大概在8000-10000RMB/月,他們說臺灣二十年基本沒有漲工資,現在還不如北上廣深的上班的。


如果把全世界境外臺商的也算進去應該不只這樣,臺灣大企業不多可是做出口的中小企業很多也就是說老闆很多,而且都是對外賺錢,島內才兩千萬人扣掉在大陸的臺灣人大概只剩下1800萬人不到,可是你去臺北看那個消費力根本跟上海市差不多的,你拿國內除北上廣外的城市根本比不上!




11年時經常看臺彎的電視臺,他們一個街邊賣小吃的工資3萬臺幣,而且臺灣的公司文化是與員工分享,年尾賺到錢,老闆都會拿出一定的比例分成,如11年底臺塑的員工就上街示威遊行,抗議公司今年賺那麼多年,卻只有7個月的獎金,臺灣的工資收入起碼是大陸的幾倍。


一顆愛你的心

頭條那個叫“陶屋房軒”的不知從哪來的數據竟稱:"所以臺灣人均GDP比大陸高四倍,人均工資卻比大陸還低的原因就迎刃而解了。"

看看我下面列舉的詳細數據,2016年全年可支配收入,臺灣:大陸2.96倍,臺北:北京1.84倍,我去臺灣旅遊瞭解到的臺北一般平均月薪約一萬元人民幣也可證明,而北京平均月薪稅前也只有五千多。。

1.臺北 96822元人民幣

2.馬祖 82427元人民幣

3.新竹 77477元人民幣

4.高雄 72601元人民幣

5.連江(縣)71826元人民幣

6.基隆 71646元人民幣

7.臺中 70795元人民幣

8.桃園 70636元人民幣

9.新竹(縣) 70370元人民幣

10.新北 69349元人民幣

11.宜蘭 67528元人民幣

12.嘉義 67407元人民幣

13.金門 65932元人民幣

14.花蓮 64366元人民幣

15.臺南 61117元人民幣

16.澎湖 59917元人民幣

17.苗栗 59621元人民幣

18.金門(縣)57453元人民幣

19.屏東 57372元人民幣

20.雲林 57342元人民幣

21.臺東 57065元人民幣

22.彰化 55869元人民幣

23.南投 55700元人民幣

24.嘉義(縣)55161元人民幣

*******

上海 54305元人民幣(2016年)

北京 52530元人民幣(2016年)

深圳 48695元人民幣(2016年)

廣州 46667元人民幣(2016年)

蘇州 46460元人民幣(2016年)

杭州 46116元人民幣(2016年)

寧波 44641元人民幣(2016年)

南京 44009元人民幣(2016年)

廈門 43143元人民幣(2016年)

無錫 42757元人民幣(2016年)

東莞 41782元人民幣(2016年)

舟山 41564元人民幣(2016年)

紹興 41506元人民幣(2016年)

珠海 40154元人民幣(2016年)

嘉興 40118元人民幣(2016年)

中山 40012元人民幣(2016年)

溫州 39601元人民幣(2016年)

中國大陸平均 23821元人民幣(2016年)

臺灣平均 70638元人民幣


stslly

這個寫手腦子有問題,抓的數據都是別人的,然後拼湊而來,彎彎屬於出口導向型,故一般勞動密集型從早年到內地到今日的東南亞,都是以人工成本考量,具於此全球化的工廠佈局,彎彎2400萬的人口中,約莫有300萬人口不在臺灣,而這批人的所得是比較高的,幾乎是精英白領階層,消費力是強大的,而留在本土的幾乎只有軍公教,金融業與服務業,其中服務業的佔比較高,這批人的所得是比較難提高的,這和內地是相同的,故你所看到的街景不繁華,也是因消費階層並未長時間在彎彎生活《300萬人》,近七分之一。此為一。

現今的中國也是同樣的問題,工廠大量外移至二線城市,低端的到了東南亞,大量的勞動力轉移至物流與騎手,這些騎手多數沒有加入社保,雖平均工資6000左右,可不繳納的養老與稅在未來對國家社會都是問題。

三年輕彎彎人最大的問題是留在彎彎工作,加薪的幅度太低,這是觀念問題,喜歡小確幸的他們,捨不得父母朋友,環境,不願意到內地,東南亞闖蕩,就大學生言,如在島內,起薪大概不到6000,外派至內地的不到8000,可三年後,島內的可能到7000而外派的大概能到11000以上了,再接下來差距就更大了,

綜合起來,就是這個笨寫手所這的彎彎人平均工資在14萬的概念了。


孩子的爹小豬



這是臺灣當局“主計總處”公佈的經濟數據。第一張是收入。第二張是一些相關的經濟數據。

我覺得凡事提問的時候,先問問是不是,然後才問問為什麼。

臺灣的工資低嗎?跟亞洲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是低了。但跟內地相比,還是相當高的,44k相當於人民幣將近1w元。我是寧波人,目前在臺北已經呆了3年。臺北市的物價總體而言跟寧波相差不大,薪資水平卻略高於寧波。我想問,論民富水平,全國又有多少地方高於寧波呢?

我覺得在目前這個階段,大陸的百姓去嘲笑臺灣地區生活水準低是比較可笑的。未來在內地,但就現在而言,臺灣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扔高於大陸,只有沿海少數地區將將持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