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生在上海年薪150萬,在上海是不是這樣的多如牛毛?

零下一渡

剛好看到虎撲步行街有人說上海年薪30萬屬於前5%、年薪100萬屬於1%,然後很多人不信。曾經先後在上海多家銀行總部和信託工作,可以來談談所謂的“金融行業年薪輕鬆百萬“的說法。

和很多人所想象的不同,即使是券商、基金、投行,剛畢業的大學生也很少有稅後30W的水平,更不要說銀行這種金融行業的“低端”機構。金融行業真正收入較高的是從事【資產管理】業務的這個群體,但這部分人在整個金融業也只佔很小一部分比例。

就好像一個精銳的航空師,雖然擁有數千人,但其中真正的戰鬥機飛行員不過幾百人,其餘大部分則是地勤保障、通信導航、偵查預警、機場和油庫警衛等支持人員,包括銀行在內的任何金融機構也都如此。

以本人工作過的機構來說,總行有幾千個人,最近十年招的基本上都是清華、北大、復旦、上交、浙大、南大、同濟、上財這些學校的碩士,一般的211還排不上隊。這幾千個人裡面,包括了總行辦公室、黨團部、人力資源部、行政部、財務部、科技部、運營部、後勤部、宣傳部、培訓部等等,真正屬於總行業務部門的也就不到一千個人。而所謂的“業務部門”(公司金融、個人金融、金融市場三大部門),每個部門裡面又有綜合處、行政處、風險管理處等中後臺的二級部門或者團隊,真正做“金融業務”的,加起來也就兩三百人——未來真正有機會實現年薪100W+的年輕人,一類就是這兩三百個做業務的人,另一類就是通過日復一日努力在資歷戰爭中成為勝者的那些人。

一般的員工,從清北復交這些學校碩士畢業出來25歲左右,稅後年薪也就是15-20W,工作三五年之後職位會小有進步,年薪大概能達到20-30W,但也並非100%的比例。五年到八年的時候是一個瓶頸,70%以上的人會卡在30W左右的水平止步不前,這其中有一半的人或許終身再也無法突破35W,另外一半可能會再熬過五年乃至十年實現突破達到35-50W的水平,但這時候年紀也已經超過40歲,50W就已經是天花板,基本上再也無法上升成為中層管理幹部,只能以“資深員工”的身份終老。

所以即使在以一流高校碩士作為通行證的銀行總部體系裡面,最終能夠達到年薪100W的,推測也不會超過15%,而且達到的時候大多已經超過40歲。這15%裡面,一類是前面所說真正做業務,然後通過換工作進入券商、基金、私募、信託等行業從事【資產管理】或者【投行業務】、並且又遇到【市場機會】的群體,另一類就是通過內部升職成為中層及以上管理幹部的人。 這些人,已經是勝者中的勝者。

而稅後年薪30W,在上海的幾家全國性銀行總部裡面,確實可以說是一個通過幾年努力普遍能夠達到的水平。但如果放眼上海的所有行業,30W仍然是一個非常靠前的數字。

2017年上海全市高校畢業生約18.7萬人(其中研究生4.7萬,本科畢業生9.2萬人,專科高職畢業生4.8萬人),我們可以估計一下其中”一流大學“的畢業生數量(復旦、交大、同濟、上財、上外、華師大、華理、華政、第二軍醫大)也就大概3萬人,再加上其他大學畢業生中非常優秀的人才,有機會進入”年薪30W“序列的,不會超過4萬人,也就是大概20%的比例。

這20%有機會的人裡面,又有很多從事薪酬相對較低的行業,比如公務員、事業單位、學校、新聞媒體、夕陽產業國企等等,所以其中能夠真正達到稅後30W水平的,恐怕也很難超過一半。

以上已經是大學生群體的水平。而根據《上海市人才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到2020年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受過高等教育比例達到40%”的描述,目前上海的主要勞動力中還有至少60%是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這些人之中年薪超過30W的比例更是微乎其微。

所以即使在上海,年薪30W以上不超過5%,年薪100W以上不超過1%,並不是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


易極徐廣東

年薪達到150萬的

  1. 其實很少(千里挑一)

  2. 但又確實很多(上海近3000萬人口)
  3. 為什麼讓你感覺很多?(因為上海充斥著金融高科技互聯網等高大上的行業,到處是奢侈品消費商圈,讓人錯覺自己身邊都是百萬年薪的圈子)
  4. 你最想知道的是:我怎麼擠入這個圈層


明白了123這三點,讓一刀老師重點教大家怎麼做到第4點

首先你要選擇一個高收入的行業:

金融、高科技、互聯網等,

你要明白:

在百度做客服,也要比當車間主任要有錢!也更有上升空間。

BAT的虹吸效應,讓更多的優秀人才聚焦到它旗下,所以即使你只是BAT裡面的客服崗,也能耳濡目染受到薰陶,意味著你也有大量學習的機會,然後進行內部轉崗,同樣的,大家思考一下:

報考大學時,是報北大清華的冷門專業呢,還是報考三流大學裡的熱門專業?

不象製造業,雖然有可能你目前待著的工廠,它目前利潤較高,但是它的風險性很高,因為絕大多數的工廠只要拳手產品一倒,你就失業了。比如尼康相機的製造工廠。

不象BATJ華為等優秀企業,它們是東方不亮西方亮,你作為其中一個員工,可以在集團內的各業務線進行轉崗。

題外話:每年至少購買一手的騰訊港股,也能讓你在五年內步入中產階級。

其次,在高收入行業,慢慢向核心業務線靠攏。

要知道即使在高收入行業,也只有5%不到的崗位達到年收入150萬以上。

比如金融行業的風控核心崗位,核心精算師崗,能拉大額存款的,能賣理財產品的。

作為非名校,無背景的人仕,一開始不可能進入這些崗位,你只能是先從一些門檻低的崗位切入:客服(但不能是外包的客服),前臺,採購,行政,某細分垂直領域的崗位(在專業領域,你比BAT的純互聯網人才有優勢)。然後慢慢轉P線,轉M線。總之轉到核心崗位來。

照這個辦法,五年內,你如果做不到年入150萬,來咬我!


關注我,回覆[福利],查看更多幹貨。

一刀職場

朋友,真實的世界裡並不是人人都這樣光鮮亮麗。

電視劇是拍給窮人看的,窮人已經看到了苦日子,他們想看看有錢人的生活,所以拍了電視劇,真正意義上的市民生活,拍了誰願意看啊,出門就可以看到啦!

可以看看上海目前的收入水平,年薪過百萬的還是少數吧。你看街上的那些豪車,其實大部分人還是腳踏實地的紮實工作生活,和電視劇中的相差很遠。

多如牛毛這種說法太誇張,我怎麼沒看到我年薪150萬的工資卡呢?

而且電視劇中,陳俊生的收入,顯然和家庭的開支不成比例。羅子君買的東西,還有生活費、學費、保姆工資,給羅子君媽媽妹妹的錢,離婚後更要供養兩個家庭,孩子的學費、贍養費、買房子的錢,還是壓得他喘不過氣來。150萬還是不一樣的。

所以說啊,如果要維持劇中那樣的生活的話,不買房恐怕是最好的,減輕了還貸的壓力,可以有更多的錢享受生活。至於年薪150萬多如牛毛這個說法,只在電視劇裡。醒醒。



上海小資美食生活

座標上海,今年剛好三十週歲,工齡七年。上圖為稅後到手工資,今年加年終獎預計會到120W+,繼續努力!


手機用戶51274980315

畢業十年多了,身邊還沒有哪個同學能拿到150萬以上的年工資收入。150萬年收入的人在我們公司應該不超過10個人(公司4000人+),我們公司的效益已經很不錯了(技術密集型高新企業)。所以按比例來算,在整個上海,150萬年收入以上的人群,應該不會超過0.3%,也就是說1000個人裡面不會超過3個。


駐京辦副主任

上海市公佈的平均工資為6500,一年是78000元。

來做個小學生的題目,有100個人,他們的平均工資為78000,第一步,算出這100人的工資總額,780萬!

第二步,假設有人有150萬年薪,最高能有幾人?150萬年薪有5個,工資總額就750萬了,如果有6個,就爆了。也就是說最高5%比例!而前提有兩個,一是另外95個工資為0,這不可能!二是這裡面沒有超高薪!

那些說很多150萬可以洗洗睡了吧。


盛夏光年8008

網絡上什麼數據我都不拿出來說,說說本人真實的上海體驗,鄙人初中畢業。生活在一個五六線城市的縣城裡面有一門混飯吃手藝。2016年去的上海,第一家上班地方就是寶馬4S 做售後鈑金修復,服務站經理各種給我談人生談理想,經理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他們給出的待遇6K一個月,我很想扭頭就走。因為我在我們縣城已經混到5K。從五六線城市跑到國際一線城市工資漲1K。在上海寸土寸金4S不提供住宿國際慣例午餐提供一頓。經歷就告訴我有五險一金什麼的。說實話五險一金對於我們這種人來說還不如直接發到工資裡面來的實在。人生地不熟我就在裡面待下來了。

房租每個月1200,上下班一個月400地鐵費,早晚飯錢一個月600。硬開銷2200。還剩3800。

隨後日子裡面我接觸的車主來說,我們是寶馬售後嘛,在中國開這一類車的人基本屬於中產階級(大數據大概是年收入40到100萬,資產500萬以上)我認識的車主百分之25年收入達到40-60,百分之40低於40,百分之10的人60-100,剩下百分之15(你們都懂)

在上海年年收入150萬(不論怎麼獲取財富方式)可以達到千分之一。年薪150萬的人是年收入人數當中的百分之一


囧147584263

多如天上飄牛的毛。是是是,上海遍地都是有錢人,一個三十幾歲的項目經理都在住千萬級別濱江壹號院,開兩百多萬寶馬,包小三養保姆,老婆會動不動就去買鞋子讓一堆服務員伺候.......清醒一點!!人家那是戲劇效果好吧...

國際上最知名的那幾個諮詢公司的PM,年薪一百二十萬人民幣都碰天花板了......一個比一個會吹,年薪150萬的人都跑上海來了不成?

就說說150萬年薪的人們都在哪出現吧,如下圖,牛毛分佈,哈哈:


眾需友

談談年薪150萬是什麼概念,大概需要多少年、需要做到什麼職位,咱們不談數據,只說自身經歷。

以目前全國第一的商業地產公司為例,單店員工分為員工32級、高管22級,副總以下為員工級,副總開始為股份公司高管級。

員工級基本2200左右,每級260元左右,員工最高15級,主管16-22級,副經理22-28級,大部經理28-32級(以上薪資及每級標準會根據城市和地區的不同,有不超過25%的漲幅)。

備註:內部晉升薪資漲幅原則上不超過15%,如果漲幅15%後低於相關級別的最低標準,則按該職務的最低等級發放,也就是說內部晉升的基本都是相應職務的最低等級工資,空出來的薪資等級是留給外招的薪資空間,最高薪資等級只是理論上存在的事實。

高管級共高管22級,22000-24000起,每級2200元,高管22級是股份公司項目老大的標準(不含年終獎金、其他補助之類),區域-單店會逐步遞減,項目公司待遇低於商管公司,商管公司待遇低於地產公司,以上高管標準為項目公司高管標準。

股份公司往上就是集團公司,各股份公司至少區域高管才有成為集團公司基層員工資格,還不是全部,所以集團公司員工目前也不超過1000人。

在這種超級商業帝國,年薪10-20萬的不如狗,20-30的滿地走,40+的才有資格入門高管級,但60-70左右也就差不多封頂,年薪150以上的不是沒有,但也是鳳毛麟角。

在職場,從初出茅廬到一方封疆大吏,各位覺得大概需要多長時間?以一個正常人的發展軌跡,10年夠不夠?在這個龐大的群體中,脫穎而出的比率10%算不算低?

年薪150萬,別說在上海,在哪都是打工一族中的頂尖存在,能拿150萬年薪的,他所負責的業務每年至少要為老闆創造十倍以上的收益才算合格,陳俊生是做什麼的?他憑什麼值這價?


兩江總督

並不多。

壟斷行業除外,在上海金融、IT、互聯網這三個圈子,年薪達到150萬的人士大多處於高層領導崗位。

大多數25歲—45歲的金領階層,年收入都在20萬—70萬之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