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能否順利分娩,跟它有關

孕媽咪的骨盆是產道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胎寶貝經過陰道娩出的必經之路。骨盆的位置、形狀以及能否正常地發揮它的功能,對於孕媽咪來說非常重要。骨盆的大小、形狀會直接影響分娩的順利與否,我們該如何評估孕媽咪的骨盆狀況呢?

指導專家/李清璠

孕媽能否順利分娩,跟它有關

孕媽咪骨盆的3個秘密

1.

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和兩塊髖骨(由髂骨、坐骨及恥骨融合而成)所組成的。骶骨與髂骨和骶骨與尾骨間,均有堅強韌帶支持聯結,形成骶骨關節和髂骨關節,一般不能活動。

2.

骨盆分成上下兩部分,上為大骨盆或稱假骨盆,下為小骨盆或稱真骨盆(簡稱骨盆)。大骨盆能支持懷孕時增大的子宮,但與分娩無關。醫生可通過觀察大骨盆的形狀和測量某些徑線等,來間接瞭解真骨盆的情況。真骨盆與分娩關係十分密切,所謂的“骨產道”指的就是這一部分。孕期在激素的影響下,韌帶會稍稍變得鬆弛,因而各關節可以略有鬆動,這是在為分娩做準備。

3.

骨盆的大小與形態因人而異,不同的身體狀況、營養狀況、遺傳因素及種族等造成個體間骨盆的大小與形態各有差異。

專家建議

胎寶貝從母體娩出,必須經過骨盆,與產力、胎寶貝構成了分娩三要素。產前檢查時要測量骨盆,弄清骨盆的大小和形態,瞭解胎寶貝和骨盆之間的比例。

孕媽能否順利分娩,跟它有關

骨盆測量2個方式

醫生測量骨盆後,會對孕媽咪是否能夠自然分娩做出認真的評估。盆骨測量時間一般在孕28~34周之間進行最為適宜,因早孕期會陰、陰道不夠鬆弛,這會影響檢查的效果;若太晚測量,容易招致產道感染或引起胎膜早破的情況。

● 通常首先進行骨盆外測量,即髂前上棘間徑正常值為23~26釐米,髂嵴間徑正常值為25~28釐米,能恥外徑大於18.5釐米,股骨大轉子間徑正常值為28~31釐米,坐骨結節間徑正常值為8.5~10釐米,恥骨弓角度大於或等於90度。

● 如骨盆外測量各徑線或某徑線異常,應在臨產時做骨盆內測量,並根據胎寶貝大小、胎位、產力選擇正常的分娩方式。

專家建議

骨盆形態正常,但各條徑線均小於正常徑線最低值2釐米以上,可能難產。若骨盆形態輕微異常,但各徑線均大於正常徑線最低值,則可能經陰道順利分娩。

孕媽能否順利分娩,跟它有關

骨盆決定孕媽咪“生”力3因素

1.

正常的骨盆寬而淺,如產力及胎寶貝無異常,胎寶貝很容易娩出。但如果骨盆狹窄或存在明顯的畸形,胎寶貝就不能經骨盆娩出。

2.

骨盆各徑線測量值正常時,骨盆形態多屬正常,胎寶貝多數能夠順利分娩;反之,如果骨盆過於狹窄、太小不對稱、有畸形等,即使測量數值正常,也會影響胎寶貝的通過,造成難產。

3.

骨盆在結構上有兩個直徑,前後徑短,左右徑寬的利於胎寶貝通過,可以自然生產,如果天生骨盆窄小,前後徑長、左右徑窄,胎寶貝就不易娩出,要選擇剖宮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