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鷲大山中的“領頭雁”——記全國勞模李應芝同志

文/邵天偉

赤鷲大山中的“領頭雁”——記全國勞模李應芝同志

走進雲南省富民縣赤鷲鎮龍潭村,你會為磚房林立、綠樹成蔭、牛羊成群的美麗田園風光而陶醉。問起村中一個響噹噹的人,有的說她是大山中的領頭雁,讓我們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的說她是高山上的一株蘭花,馥郁芳香,小村子也跟著出名了;有的說她是山谷中的一棵臘梅,不畏嚴寒,讓人欽佩……聽到這些發自肺腑的讚美句,你也許會說“文學語言嘛”;然而當你走近她,聽到她平實的語言和看到鄉村的變遷,你一定會豎起大拇指。她就是村黨支部書記李應芝同志。

赤鷲大山中的“領頭雁”——記全國勞模李應芝同志

龍潭村距鎮政府——永富所在地十七公里,是一個地處高寒山區的彝族村寨,現有六個村民小組,117戶,487人,在山區屬於一個大村子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它是縣上、市裡有名的貧困村,年輕人出門打工,上年紀的在山中種地養牛。儘管頂著星星出門,披著月亮回家,風裡來雨裡去,然而因大山阻隔、交通不便,致使思想落後、產業結構單一,僅能解決溫飽,不少人腰包裡經常沒有“三毛錢”。上趟街,常常是兩頭黑,小跑著也要七八個小時,要是下雨天更是苦不堪言,泥滑路爛,摔跤是常事。

1999年李應芝當選為村委會黨支部書記,許多人不解,就連當小學教師的丈夫也不同意。當晚回家說起“喜訊”,哪不知丈夫臉拉成苦瓜樣,悶悶地說:“窮村子當官,有什麼意思?民意難違,當半年吧。”那晚,一向睡眠好的李應芝失眠了。是啊,沒錢、沒路、沒水,怎麼當這書記呢?李應芝翻來覆去睡不著,“要致富先修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沒有過不去的坎”等俗語在耳旁響起,快天亮了才睡著,儘管很短,卻做了一個夢:夢見村民有自來水喝了,汽車開進村了……

赤鷲大山中的“領頭雁”——記全國勞模李應芝同志

自當上村支書起,只有小學四年級文化的李應芝喜歡讀書看報了,村上訂閱的《雲南日報》《昆明日報》《致富天地》等報刊雖然新聞變舊聞,但對於她來說是“寶”,遇到生字和不解的話就問丈夫。在第一次召開的村委會上,她對各委員說:“我們生活是苦是窮,但大家別忘了學習文化。”一段時間後,村幹部讀書看報成了風氣,人人養成了愛動腦子想問題的習慣。聽說誰家的孩子輟學了,她不管多忙都要去苦口婆心地動員,不返校不罷休。窮則思變,經過村委會多次調查研究、開會論證,李應芝提出了“科技是先鋒,教育是出路,水電打基礎;要致富,烤煙、核桃、板栗是支柱”的發展思路。

“天上不會掉餡餅”,說幹就幹。沒錢,帶頭和村民一起湊;湊不夠,找各級政府要;要不夠,先自己墊著;墊不起了,先賒著,慢慢賠。幾年下來,鎮上、縣上各部門官員都熟悉了為民請命、為民謀福的幹練的農村婦女李應芝,一個雙手沾著泥土、滿身土氣、說話一個釘子一個眼的李應芝。2002年,翻蓋龍潭小學,是她墊著錢建,並自願投工投勞,村民被感染了積極參與;2005年,修路佔著村民的田地沒錢補助,是她將自家的土地拿去換,錢不夠挖機錢都是差著,五年才賠清;2006年,建設蓄水池和更換管道,實在墊不起了,她賒著幹,三年後資金才落實……天道酬勤,好在李應芝“一路綠燈”、“有求必應”,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以及老闆、村民的信任下,她的建校、修路、引水、引種核桃、大面積種植烤煙等願望都一個個實現了,一個個好不容易地實現了。

赤鷲大山中的“領頭雁”——記全國勞模李應芝同志

記得2000年底鎮上開總結表彰會,其它村紅包裡是獎金,而李應芝領著的紅包裡是欠條(電費、話費、伙食費等),那個晚上她偷偷流了一晚上的淚,然而第二年就賠清,且年底有了獎金;記得當聽到村民一次次說“李應芝這個婆娘了不起”時,丈夫沉默了,收回了“只准當半年”的禁令;記得2005年當在龍潭村生活了一輩子的老人看到從未看過的汽車、摩托車響徹山谷時,李應芝笑了,甜甜地笑了……

十五年過去了,讓我們來看看李應芝艱辛而閃光的足跡吧。2000年,試種烤煙,現已發展到950畝的規模,上萬元收入的農戶已普遍;烤煙嚐到甜頭後,她又把核桃種植引進村裡,親自帶頭種植,且挨家挨戶動員、指導,先後共爭取到20000棵核桃苗,現已發展到3000畝的規模;2002年,建蓋龍潭小學,讓村裡孩子讀書舒暢;2003年,她爭取到上級30萬元補助資金,經過兩年的親自義務投工投勞,終於貫通了希望之路;2006年,她帶領村民投工投勞3000多個建起一個150立方和一個500立方的蓄水池,更換了3.8公里人畜飲水管道,徹底解決了人畜飲水及農田灌溉難題;2014年,她又爭取到上級部門60餘萬元的資金支持,硬化村道3400米,改變了村民出行“晴天一路灰,雨天一身泥”的窘境。十五年來,在她的帶領下,龍潭村甩掉了“貧困村”的帽子,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人均純收入從原有的幾百元增至現在的4000元,人均佔有糧食1650公斤,移動電話、摩托車、電視、自來水普及率分別達93%、72.5%、96.9%、98.7%,小康戶佔79.5%,“十星級文明戶”佔89.1%。總之一句話,村民有水喝、有車坐、有錢花了!真是“一花引來萬花開,一燈點得百燈明”啊!

赤鷲大山中的“領頭雁”——記全國勞模李應芝同志

十五年過去了,讓我們來分享李應芝的榮譽吧。2004年,榮獲“昆明市農村稅費改革先進個人”和“昆明市優秀黨員”稱號;2005年,榮獲“昆明市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稱號;2009年,榮獲昆明市五一勞動獎章;2011年,榮獲“昆明市特等勞動模範”榮譽稱號;2014年,被雲南省人民政府授予“雲南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2015年,榮獲“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走進了北京人民大會堂,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作為家鄉人,筆者曾說:“李大姐,你真了不起,是我們家鄉的驕傲啊!”她羞澀一笑:“謝謝大家的幫助!成績是大家的,我只是盡了一個黨員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值不得宣傳,值不得宣傳。”問起今後有什麼打算,她爽快地說:“鄉村路今年有望全程硬化,小康路會越走越寬。幾年後,核桃、板栗大面積掛果,如果有個收購、加工基地該多好!”

當了十五年村幹部,李應芝酸甜苦辣都嘗過。值班、開會、要錢等事務纏著她,想鬆懈都不行,一月近二十天的忙裡忙外工作,自家的農活耽誤了,重擔只得落到丈夫週末的肩膀上以及家人老老少少的肩膀上。十五年來,初步估計,李應芝損失了30餘萬元的收入。曾有人問她到底值不值,她說:“我是靠黨的好政策致富的,黨和人民群眾需要我,我就義無返顧地當好群眾的領頭雁!”樸實的話語,發自肺腑,擲地有聲!

赤鷲大山中的“領頭雁”——記全國勞模李應芝同志

美國女畫家愛迪娜.米博爾說:“美的最主要表現之一是肩負著重任的人們的高尚與責任感。我發現這一特點特別地表現在世界各地生活在田園鄉村的人們中間。”誠哉斯言,李應芝就是這樣的“美人”:勤勞、儉樸、淳樸、善良、無私……大名鼎鼎、家喻戶曉的李應芝,你走近她,你會覺得她像母親、鄰居一樣可親,同時也像智者一樣可敬。她沒有明星般亮麗的外表,卻有一顆親民、愛民的赤子之心;她沒有感天動地的豪言壯語,卻有一步一個腳印的艱辛旅程;她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有一股“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韌勁。

“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國泰民安,山清水秀,祝願李應芝這隻大雁越飛越高,越飛越遠!

(注:寫作本文參考了鎮、縣有關材料及採訪了李應芝,致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