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這些股票躺著也賺錢!但前提是你要躺十年

炒這些股票躺著也賺錢!但前提是你要躺十年

來源丨喜馬拉雅管清友的精品課《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的投資課》

如果用一句話來定義股票的特性,我想那就是:“股票是長期收益最高的資產,沒有之一。”

短期的擇時其實是一件性價比很低的事情,當你頻繁交易的時候,看上去可能會在某個短期時間內賺到錢,但長期來看,大部分是瞎折騰。最好的投資方式還是去選擇具有真正價值的好股票做長期投資。



過去十年,儘管A股指數跌去了一半之多,但依然有很多股票穿越了牛熊週期,實現了十倍股(tenbager)的神話。有53只股票是從十年前到現在漲幅超過十倍,有171只股票是十年期間,從最低點到現在漲幅超過十倍。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十倍股有哪些成功的基因呢?我們系統梳理了近十年裡(2008 年4月末至2018年4月末)從最低點到現在漲幅超過十倍的171只股票,發現它們有以下共有基因:

一、擁有堅實的業績基礎

長期來看,業績和股價之間的相關性非常高,業績基礎好的股票才可能持續上漲。在171只十倍股中,有88%的個股持續盈利,ROE最低也有12%。

以漲幅最高的H公司為例,2008年至今其前復權價格上漲了90多倍。自2011年借殼上市後,H公司牢牢把握京津冀一體化、PPP模式等重大發展機遇,大力發展產業新城模式,連續6年淨利潤增速超過30%,ROE年均高達 35% 以上,業績亮眼成為其股價上漲的核心動力。

反觀其他一些主要依靠概念炒作的公司,也許在短期有很好的表現,但長期無一例外的都被市場給淘汰了,典型的就是樂視。

二、所在行業以新興產業為主

分析十倍股的行業分佈可以發現:醫藥生物行業有27個,電子有20個,計算機18個、傳媒15個,醫藥和TMT佔據了一小半,行業分佈相對集中。

這些行業其實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醫藥,代表的其實是服務業的投資機會。人民對醫療的剛性需求非常迫切,而現階段醫藥行業管制水平較高,供給不足,所以整個醫藥行業的基本面是非常好的。長期看,醫藥需求是剛需,比較抗週期,所以十倍股在醫藥生物板塊出得最多。

炒這些股票躺著也賺錢!但前提是你要躺十年

另一類就是以TMT為代表的的新興產業。國家對這些新興的科技領域給予了最優惠的政策和最大力度的扶持,在內外條件的支持下,業績和估值自然都不是問題了。當然,在不同的時期,新興產業的內涵會有不一樣。

三、出自發達地區的上市公司

邏輯很簡單,發達地區的經濟體系相對健全,不僅硬件的基礎設施更紮實,而且軟件的營商環境、投融資環境也遠遠優於落後地區。

這一方面使其金融化水平更高,孕育出了更多的上市公司,另一方面也給上市公司的成長創造了最好的環境。

從十倍股的地區分佈可以看出,地處長三角、珠三角的上市公司在其中佔據了半壁江山,其中廣東位居首位,有30家。浙江28家、江蘇21家、上海11家,江浙滬合計60家,超過三分之一。

炒這些股票躺著也賺錢!但前提是你要躺十年

所以我們可能要把更多的目光投向發達地區。

四、初始估值低,便宜是硬道理

業績和估值都是影響股價表現的核心指標。業績是正向指標,越高越好,而估值相反,估值較低的會更有優勢。從估值來看,這些十倍股的初始估值都不高。

我們統計的數據顯示:171只十倍股中有47只是在這十年內新上市的,比如2008年上市的東方雨虹、大華股份、科大訊飛等;比如最近2017年11月新上市的貴州燃氣,半年的時間內從最低點至今已上漲了11倍。

炒這些股票躺著也賺錢!但前提是你要躺十年

如果算上借殼上市的三安光電和華夏幸福等,新上市股票佔比更高。新上市股票持續上漲的主要原因有兩個:除了行業符合經濟和技術的轉型方向之外,還因為投行在輔導上市時一般會給發行市盈率設定一個上限,導致初始估值相對較低。反過來想一下,如果一個公司從一開始估值和市值都很貴的離譜,那即便你是巴菲特也無濟於事。

最後,需要特別提醒大家的是,雖然十年十倍股總體收益較高,但其走勢並非平穩上升,很多股票在這個期間經歷了多次劇烈調整。只有寵辱不驚,買入後堅持長期持有,才能真正分享到股價上漲帶來的收益。

炒這些股票躺著也賺錢!但前提是你要躺十年

關於主播:

選擇比努力重要,現在做出正確的投資選擇,5年後你將領先身邊大多數人。管清友,如是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

【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的投資課】是管清友十多年投資經驗和研究方法的精華總結,能助你形成專業的投資思維;內含多位投資大佬的獨家乾貨,幫你拓寬視野掌握實戰技巧;更有多場針對答疑,管清友及其專業團隊將結合市場最新熱點,解答你個性化的投資難題。

關於喜馬拉雅:

隨時隨地,聽我想聽!4.7億用戶的共同選擇,聽段子聽小說聽新聞聽音樂,就用喜馬拉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