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说,她没有娘家可以回了。

母亲说,她没有娘家可以回了。

01

我第一次为母亲没有朋友圈而感到庆幸,在这两天,女儿回娘家的日子。

朋友圈里是满满的自豪:结了婚的女人今天最幸福!曾几何时只身一人赴战场,而今日,领着俘虏带着战利品回到根据地,彰显一个成功者的自豪与骄傲!

但母亲没有娘家可以回了,因为每年等在村口的姥爷已经不在了。母亲没有说,但我感受得到她的失落。

16年的那个寒冬,姥爷离开了我们,没有经历任何痛苦,安详地离开了。

我没有见到姥爷最后一面,当我跪在地上哭到不能自己的时候,大人们安慰我:你姥爷是有福的人,没受一点儿罪,八十多,也算是高寿了。

母亲过来拉我,让我别哭了,可没有人能止住我的眼泪,我为自己没有见到姥爷最后一面而自责不已。

但转眼间,母亲就出去了,我听到她和大姨在商量,话语中充满了疲惫。

从我来到姥爷家,到姥爷出殡,我没有听到母亲哭泣的声音,我在心里想着:或许母亲和大姨终于松了一口气,不用再照顾姥爷了吧。

我的心里充满悲伤,眼泪流个不止。

那时候我想的太过天真,就像《1988》里的德善一样,我还不知道大人们也会疼,大人们只是一直在强忍着,忙着做作为大人应该做的事,用故作坚强来承担年龄的重担,但其实,大人们也会疼。

姥爷出殡那天,看着越来越远的棺材,但根据习俗,作为女儿不能再往前送一步。

原本安静的母亲跪在地上像疯了一样,追着棺材奔跑,撕心裂肺地痛哭,我手无足措地抱着母亲颤抖的身体,一句安慰的话也说不出口。

她知道:这一世,父女之情就此诀别,再无瓜葛。

母亲说,她没有娘家可以回了。

02

16年的春节,过得很压抑。母亲在人前强颜欢笑,人后却常常呆坐在那里,转过身来是红肿的眼睛,我张张嘴,欲言又止。

她从不表达对姥爷的思念,也没提回娘家这件事,只是沉默着。大年初二这一天,很少看电视的她看了一天的电视。

或许伤痛太过沉重,所以时间怜悯世人,替人们带走了一部分。17年的那个春节,母亲或许是忘记了大年初二初三要回娘家这件事,她忙着跟邻居家的大娘大婶们串门聊天,我不知道母亲跟他们聊了什么,但感受到母亲的心情还不错。

我为母亲松了一口气,终于不再那么悲伤,但也有了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18年的今天,大姨家的表姐打来电话,让我们一家四口去聚一聚,但是母亲拒绝了。

我对母亲说:“大过年的,聚聚呗,为什么不去呢?”

虽然,我知道母亲这一年来,身体大不如前,不敢太折腾,但大过年的,还是想要让她跟着热闹热闹。

母亲笑着说:“你姥爷一离开,我哪还有什么娘家,我是没有娘家的人喽。

我正绞尽脑汁想着怎么转移话题,母亲又来了一句:你姥爷在那头有你姥姥、你大舅照顾,早就忘了他闺女啦。

一句话逗笑了自己,却差点逗哭了我。

都说:父母在,人生尚有归处,父母去,人生只剩下归途。

姥爷走后的这几年里,有一次弟弟惹母亲不开心,她气急了,生气地说:你就气我吧,反正你姥爷也不在了,我也没有人疼了。我就等着去找你姥爷了。

那一瞬间,妈妈就像一个可怜巴巴的孩子,跟别人吵架吵输了,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我没有爸爸护着我,所以你们都欺负我。

一句话,让平时一定要顶嘴的弟弟都沉默了,我的心里像打碎了五味瓶,但却只有苦涩。

打记事起,我们就只知道妈妈就是妈妈,却不知道妈妈其实也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宝贝,只是做了妈妈之后,为母则刚让她忘记了柔弱。

03

这一年,母亲身体大不如前,时常感叹自己老了,也总是回忆起过去的往事。

有一次,我周末回家,吃着饭,她跟我说:“要是你姥爷还在的话,这个时候,估计好让我去割韭菜了。”

一句话说得我心里酸溜溜的。

没等我接话,她就开始了独白式的自言自语:你姥爷这个人,太勤快了,六七十了还去给人看大门,上山砍柴火,不让去还生气。

闲着就捯饬自己的小菜园,弄得有模有样,韭菜、菠菜、白菜,能种的你姥爷都能种!

你姥爷是老党员,那时候在村委会做会计,那个账管得分毫不差。”

那天晚上,母亲跟我聊了很多她过去的事情,她爬树的,放牛的,跟姥爷一起赶集的,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回到了那个年轻的时候,父母还健康如泰山,可以为儿女撑起一片天的日子。

那个时候,家里孩子多,日子过得很苦,但是母亲说,日子穷又有什么关系?有爹娘的地方才是家。

在母亲心中,家的意思大概就是:有爹娘的地方,即使在街头,那也有家的温暖。

母亲说,她没有娘家可以回了。

你无处可归,我也愿意随你流落街头,你衣衫褴褛,我也依旧喊你爹妈。

那没有爹娘的地方,即使富丽堂皇,也没有家的味道。

网络上曾经流行这样一句话:出嫁的姑娘,再回娘家就是客人。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心酸。

但如今,就连这客人,母亲都做不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