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母亲:你应该培养孩子拥有幸福的能力!

母亲个人影响力打造第一人《小七》

2020-03-28

发现爱 懂得爱 传递爱 幸福的追求幸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明星爆出吸毒丑闻,越来越多的富人和官员选择自杀。

这些外表光鲜亮丽,在外人眼中已经拥有一切的“成功人士”,却都围绕着一个挥之不去的词语——空虚。

内心的空虚,源自于心灵的徒有其表,和精神支撑的缺失。


简单来说,他们不幸福。

古往今来,对于幸福的定义,从来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在生存条件低劣的情况下,能活下来就是幸福;在物质条件匮乏的情况下,能吃饱穿暖就是幸福;如今整体人民进入富裕时期,事业有成、家庭和睦、儿女健康快乐好像才算幸福。


母亲:你应该培养孩子拥有幸福的能力!


2018年由联合国发布的《年度全球幸福报告》中,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评选出了“全球最幸福国家”——芬兰,并且排名前五的几个国家——挪威、丹麦、冰岛、瑞士都位于北欧,而中国大陆排名86名。


一、幸福的起点

哈佛大学的《幸福课》风靡全球,教授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Shahar)在课上说——幸福取决于你有意识的思维方式,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让孩子拥有幸福的能力。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内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竞争愈加激烈,于是出现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之类的理论。

越来越多的家长从孩子幼儿园开始,就提前了“升学预科”,奥数、奥英、心算等一概不落,甚至家长并不清楚该让孩子学什么,干脆全部都学,每天12小时的学习时长,让家长和孩子都沉浸在压力的环境下。

家长们一边心疼孩子的压力大,一边担心孩子长大后无法在社会立足。在被竞争环境影响的过程中,家长慢慢忘了在孩子出生前,他们唯一期望的只是孩子平安健康。


母亲:你应该培养孩子拥有幸福的能力!


北师大心理学曾组织过一次面向家长的讲座,讲师让家长列出对孩子的所有期望词,然后按照重要等级一一划去不重要的词语,从“事业有成、学习好、健康、美貌、独立、个性、快乐、幸福”等一系列词中,99%家长留下了“快乐/幸福”。

由此证明,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我们最本质的期望就是让孩子能够幸福快乐。尤其如今80后、90后的家长,教育观念和生活方式比上一代大步超前,对应试教育的抵触也格外强烈。

可是大环境的影响下,国内大部分教育机构的目标依旧目标化,以成绩定输赢,提及“幸福”的教育少之又少。

泰勒·本-沙哈尔教授说:“幸福不是一种状态,幸福是一种能力,幸福是一种对幸福的感知能力。



那么,该如何培养才能让孩子拥有幸福能力呢?

1.创造和谐欢乐的家庭环境

影片《茜茜公主》中,茜茜拥有一个充满欢乐和谐的家庭,母亲喜欢交友、聚会、骑马。她的母亲告诉她,生活中有任何的难过就到大自然去,看看树,听听花开的声音,难过的事情就被抛到脑后了。


母亲:你应该培养孩子拥有幸福的能力!


和谐有爱的家庭环境,也让茜茜成长为一个内心充盈、乐观向上的女孩,最终她也因身上美丽的光芒,赢得了奥地利国王的青睐,拥有了自己的幸福。

2.认同和鼓励孩子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两个自我,一个消极的自我,一个积极的自我,幸福感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你和他们中的哪一个更亲近。

消极的自我总是持续不断给我们负面的声音:

“你能行吗?”

“你不可能做得到,何必去试?”

“你能行吗?”

“你不可能做得到,何必去试?”

而积极的自我就会一直告诉我们:

“你可以的,去试试吧!“

“这件事看起来并没有那么难,勇敢去做吧!“

“你可以的,去试试吧!“

“这件事看起来并没有那么难,勇敢去做吧!“

明智的母亲懂得正确引导孩子的内心,让他们去亲近那个积极宽容、自信向上的自我。当一个人的自我认同度越高,并且随着他的成长和阅历增长,他对其他事物的接纳度也会越来越宽高,就更容易获得幸福。



母亲:你应该培养孩子拥有幸福的能力!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懂得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让孩子懂得善待自己,内心平和宽恕;也懂得善待他人,不自私冷漠。当他的内心一直充满温情,即便在逆境之中,也足以让他重拾希望,对抗艰难困苦,人生的路也会越走越宽。

母亲对未来的思路越清晰,接受新事物的心越开放,针对孩子的“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奔向幸福的道路上风雨无阻,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