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线城市房价普遍破万,是否是最后的疯狂?

引子:一二三四线房价一般呈阶梯状,如果四线1万/㎡,三线就1.4~2万元/㎡,二线就2.5-3万元/㎡左右,一线就5~6万元,㎡左右。当然,这不能简单地对号入座,楼市地域性特征,城市间的分化较严重。四线城市房价破万与一线城市破5万,近6万,基本是相呼应的,所以基本还是与房价的阶段性结构相吻合。但是与阶段性房价结构相吻合,未必就是合理的,也未必是住房消费者所能承受的。

正文

居住在三四线城市的同学朋友们,近来都在哀叹当地房价已经涨到失控了。在这种焦灼之中,这些同学都陆陆续续下手买了。此前他们因为适婚等原因,都面临在三四线城市买房的抉择。在早两个月,他们都花了比去年同期高一倍的价钱买了房。 面对这种情况,他们不只是压力大,

四线城市房价普遍破万,是否是最后的疯狂?

更多的是不甘心,“像我们这种十八线县城,凭什么冲到一万多去啊?”但要是不买的话,房价继续涨上去,怕亏得更多。其实以后一线城市生活体验和二线的差别不会有多大,而二线与三线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举个例子,三线城市已经不会批地铁了,就这一点三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生活也将有本质区别,同样房价也会和二线差距越来越大。其他的四线和县城就不要提了,完全没前途只会逐渐成为无人区。二线及以下城市的人群,经历本轮房价up,普遍拥有了获得感,四线及以下城镇的人群,经由购买自己不一定会充分使用、但看起来比原来漂亮很多的资产,也拥有了获得感。

四线城市房价普遍破万,是否是最后的疯狂?

2014年,随着经济下行,全国楼市开始调整。一二线城市房价一蹶不振,杭州等地甚至出现退房潮,三四线城市,更是饱受库存高企之累。高峰时期,这些三四线城市去化周期高达25多个月。换句话说,这里的房子,即使不再建新的,按当时的销售速度,最少也要2年多才能处理完。2016年,楼市去库存成为重点政策,一二线房价出现暴涨,随之新一轮楼市调控正式开启,限购限贷限售限价摇号接连上阵,从2016年10月一直延续至今。与此同时,三四线城市棚改正式进入高潮,PSL(抵押补充贷款)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三年1800万套的改造目标,让三四线楼市开始有所复苏。

2017年全国棚改户数为515万套,涉及20个省份的三四线城市。

四线城市房价普遍破万,是否是最后的疯狂?

按照PSL支持棚户改造的贷款余额计算,平均每户补偿到50万元。而以平均数来看,每个省份棚改三四线城市为10个,相当于每个城市2.6万套,每套50万,杀入该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钱就到了130亿。房价怎么可能不飙上去呢? 一二线城市被房地产生吞活剥的时候,三四线城市本来还是中国安居乐业的最后净土。然而2017年肇始的棚改货币化,政府去杠杆,百姓加杠杆。三四线城市也被迫跟着玩起了房价游戏。接盘的是收入水平不高,风险承受能力极差的老百姓。 三四线城市房子流动性较低,如果房价跌下去,流动性会更低。伴随着去库存逐渐完成,不小心就被套牢。四线破一万,对三线,二线,一线房价有没有什么影响?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叫衬涨。比起由上而下的领涨,由下而上的衬涨,能级没那么大,对整体房价的阶梯性传导,相对缓慢。“四线涨了,三线涨;三线涨了二线涨;二线涨了一线涨。”的效应不太会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