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蒸发272亿市值,格力怎么了?

一夜蒸发272亿市值,格力怎么了?

4月25日,在公布了一份营收与净利润均创出历史新高的亮眼财报的同时,格力电器破天荒地宣布,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这是自1996年上市以来,格力第三次不分红,也是近11年来再次不分红。

两年前,董明珠曾放下“豪言”:我五年不给你们分红,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如今豪言成真,市场投资者选择用脚投票回应。26日开盘,格力电器低开低走,最终暴跌8.97%,收于45.58元,总市值定格于2742亿元。目前,格力电器总股本60.2亿股,按照昨日50.07元的收盘价看,格力电器总市值一夜蒸发了272亿元……

为此,格力电器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说明2017年度未进行现金分红的具体原因及合理性,说明是否切实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一夜之间,格力电器由人人追捧的白马股变成了竞相抛售的烫手山芋。格力电器怎么了?

一夜蒸发272亿市值,格力怎么了?

1

转型多年,仍是一家“空调”企业

早在2012年,格力电器就提出多元化战略,董明珠豪言要“5年再造一个格力,每年业绩增长200亿元”。她曾说:“希望大家坐着格力造的车,打着格力的手机,控制家里的空调温度,享受格力给你们带来的美味佳肴。”但多年来,格力的多元化之路似乎走得并不顺利。

近年来,格力在家电、厨电、小家电领域动作频频。2012年5月,格力旗下的晶弘冰箱全面进入全国2万家专卖店的格力销售体系,2013年格力电器在珠海投资3000万元成立名为“珠海大松生活电器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格力旗下已有油烟机、炉具、净水机、电饭煲、抽湿机、净化器、加湿器、电风扇等一系列小家电产品。

如今,格力电器给自己的新定位是“全球型的工业集团”,不过,从2017年财报上看,空调依然是格力的绝对主业。

在家用空调、商用空调领域,作为家用空调龙头的格力电器继续高歌猛进,“好空调,格力造”的口碑深入人心。财报显示,2017年格力空调实现营收1234.1亿元,占比83.22%,较2016年增长40.1%,空调毛利率达35.8%,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1.47%,人均销售额同比上升16.5%,盈利能力稳居家电行业榜首。家用空调产销量连续23年位居中国空调行业第一,商用空调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6年保持第一,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生活电器、智能装备等多元化业务方面,尽管去年实现新突破,增速迅猛,但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仍然微乎其微。财报显示,去年格力生活电器业务收入23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1.55%,同比增长33.95%;其智能装备业务去年收入21.26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1.43%,同比增速高达1220.27%。

2

手机业务近乎失败,“10亿赌约”将兑现

手机是格力多元化战略布下的又一个棋子。

2013年12月,在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小米董事长雷军向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发起挑战,表示5年内如果小米营业额无法超过格力,则输给董明珠1块钱。董明珠则霸气回应,“一块钱不要再提,要赌就赌10个亿。”

一夜蒸发272亿市值,格力怎么了?

此后,董明珠卯足劲儿发力手机市场,放言三年内灭掉小米,年销量目标一亿台,后来打对折,减至5000万台。

一夜蒸发272亿市值,格力怎么了?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面对媒体对10亿赌约的提问,董明珠称,“他的数字没办法来确认,他不是上市公司,他怎么说也看不到。他如果上市了,或许愿意兑现。上市后不是看市值,是看你的销售,笑死了。”

五年过去了,距离“10亿赌约”的期限越来越近,不少吃瓜观众也越来越关心董明珠和雷军能否兑现当年的赌约?眼下小米和格力的差距究竟如何?

从营收上看,2013年,小米的营业额为316亿元,格力的营业额为1200.43亿元,彼时,小米在营收上与格力不在一个数量级,董明珠的确有定下十亿赌约的底气。

而到了2017年,二者在营收上已经十分接近。2017年年报显示,格力电器实现实现营收1482.86亿元,同比增长36.92%,创下历史新高。而雷军在今年2月小米年会演讲中称:“2017年10月,我们提前实现年初提出的营收过千亿目标。跨过千亿门槛,小米用了7年。”

雷军表示,2017年是小米人极不平凡的一年。这是小米“逆转之年”“跨越之年”,更是小米新征程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一年。尤其是小米手机触底反弹,重返一线手机厂商之列。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的最新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排名前五的厂商分别是:华为、OPPO、vivo、小米、苹果。

在生态链布局上,雷军表示,小米和近100家价值观一致的小米生态链企业一起,把小米模式和方法论复制到了上百个行业,推动了智能新生活方式的加速渗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费级IoT平台。

一夜蒸发272亿市值,格力怎么了?

而反观格力,2015年3月,格力发布第一台智能手机,正式进入智能手机领域,此后还推出了格力手机2代、格力色界等。但由于格力将手机定位为智能家居的“遥控器”,在功能建设上偏向与智能家居的互联互通,一味强调硬件和质量,而弱化了手机的娱乐、应用、个性化等功能。同时,格力手机起步较晚,且坚持走高端化路线,最终难以获得大众市场认可。

经过多年“挣扎”,据媒体报道,截至今年4月,格力二代手机销量不到10万部,其在京东商城的评价只有100多个。

一夜蒸发272亿市值,格力怎么了?

3

新能源汽车业绩不佳

多元化之路步履蹒跚

随着空调市场渐入瓶颈期,消费需求升级,格力的多元化转型显得更加迫切。

新能源汽车是继手机之后,又一个被董明珠寄予厚望的领域。董明珠看重了基于钛酸锂材料而制成的新能源电池产品,希望由这一脉络展开并进入新能源汽车、储能产品的开发、生产及销售。

2016年10月28日,为了收购银隆新能源股权,格力曾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不过,根据10月30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的公告,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股权的议案勉强获得通过,但募集96.9亿配套资金等15项议案,却在中小股东的联手阻击下,最终未能成行。

为此,董明珠只能以个人身份投资珠海银隆。

目前来看,2017年珠海银隆业绩不太乐观,在营收略增的情况下,净利下滑近七成。格力电器在业绩报告中透露,未经审计,珠海银隆2017年营业收入为87.52亿元,净利润为2.68亿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为315.12亿元,负债总额为237.67亿元。而根据格力此前公告,珠海银隆2016年营业收入为78.98亿元,净利润8.36亿元,如此来看,2017年银隆在营收增长10.8%的同时,净利却下降了67.94%。

珠海银隆前任董事长魏银仓此前曾公开表示,2017年银隆的目的是3万辆产能,销售额三百亿,但实际上2017年银隆业绩大幅逊于预期。

4

做芯片行不行?

2016年,格力电器收购银隆的临时股东大会的一段视频显示,董明珠在会上十分不满,“我进来不鼓掌,还是第一次。格力没有亏待你们!我讲这个话一点都不过分。你看看上市公司有哪几个这样给你们分红的?”并放下“豪言”:我五年不给你们分红,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

如今,一句豪言变成现实。4月25日,格力发布公告称,2017年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这是自1996年上市以来,格力第三次不分红,也是近11年来再次不分红。Wind数据显示,格力电器自上市以来,累计分红总共19次,现金分红金额达到417亿元,分红率达40.96%。

近年来,格力主要竞争对手美的集团、海尔集团为了强化智能制造战略,连续发起大手笔的跨国并购,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给专注于闷头自己干的格力造成巨大压力。格力在年报中表示,留存资金将用于生产基地建设、智慧工厂升级,以及智能装备、智能家电、集成电路等新产业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因资本性支出较大,因此需要做好相应的资金储备。

中兴事件让科技界警醒,一时之间全民热议芯片和自主创新。格力是受中兴事件刺激一时兴起,还是早有预谋,留存资金为更大的收购做准备?格力能否实现多元化整合?都有待在董明珠的下一任期中给出答案。

据报道,有接近格力电器高层的消息人士称,董明珠有望获得格力电器第十一届董事提名资格。这意味着,在5月31日即将召开的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董明珠会大概率连任格力电器董事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