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P2P投资人都会有的3大误区!谨防入坑!

每一个时代,新兴事物的诞生,都会伴随巨大的困难与阻力。

这几乎是历史铁律之一。

网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不过十几年光景。

从野蛮扩张到有序发展,从草莽江湖到逐鹿中原,从筚路蓝缕到敲钟上市,这一景景,一幕幕,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我们见证了它的崛起,也目睹了它的丑陋。

提现困难,逾期坏账,暴雷跑路,清盘延期等等,这些字眼无不挑动着神经,让人紧张。从行业巅峰5000多家平台到现在的1700多家,这数字变化的背后有着太多心酸。是铁与血的洗礼,是一个行业自我净化的阵痛!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那么,如何在这曲折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是每个投资人都应关注的话题!

然而这3大误区是几乎是p2P投资者都会遇上的,今天分享一下,以免让更多的人走入误区,让每位p2p的投资者们在这条道路上走的更远。

90%的P2P投资人都会有的3大误区!谨防入坑!

误区一:平台注册资本多≠平台实力强

有不少人都认为: 平台的注册/实缴资本可以侧面的反映出平台的部分实力。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假,但并准确。

实力强大的P2P注册资本/实缴资本一般都比较高,但反过来,注册资本/实缴资本高的P2P≠实力很强。

为什么一些实力不强的P2P,也能有那么高的注册资本/实缴资本呢?

先说注册资本。

现在的公司注册资本,是非常虚的东西。 2014年3月1日后,我国修改了公司法,取消了注册资本限制、验资等环节,改为认缴制度。

认缴资本反正是不用先出钱,注册一万亿都没问题。

一般情况下,对于什么时候实缴资本达到认缴资本,这个期限是没有规定的,可以50年、70年或者100年。

再说说实缴资本。

实缴资本的套路,其实更加深。

一般情况下,实缴资本在公司的证照全部办全以后,就可以取出来作为公司运作经费取出来运转公司了。所以一般情况下等平台真出问题时,这个实缴资本里面的钱,也早就没了。

好吧,就算证照办全后,实缴资本都被P2P平台拿出来用了,那能说公司原先是有过这笔钱的吗?

非也!有很多的验资机构会提供垫资服务,通过验资后再抽回资金,公司股东只需要支付按天计算的利息就可以,所以实缴不代表公司有实力,因为钱不一定是公司的。

所以,我们能看到一些诈骗的P2P公司, 本身实力就非常弱,老板也没有啥钱,为什么实缴资本还能这么高的原因。

90%的P2P投资人都会有的3大误区!谨防入坑!

误区二:迷信平台的股东一定会兑付?

网贷平台背景身份的不同,我们可以划分为国资系,上市系,风投系,银行系,民营系等等。

这些平台谙熟人性,通过花钱来买国资背景,巧妙包装,大肆宣传。让他们看起来很强,拿上市、国资、风投背景大作文章,其实不过是只纸老虎。

让很多的投资人信以为真,觉得这个平台很安全。如果平台出事了,平台股东一定会给我们兑付。

这几天,不是好好理财传出逾期问题吗?该事件我们暂不评价,就说说它背后的国资背景,它号称100%国资控股,经过调差发现,山西能源总公司,该公司领导却表示,子公司作为独立法人,做出的投资决策与母公司无关,概不负责。

多少投资人用自己的血汗钱也证实这个事实:国资背景也不是百分百靠谱的。所以大家在投资的时候还是要要个谨慎,细心调研,看看背景的证实性。

90%的P2P投资人都会有的3大误区!谨防入坑!

误区三:P2P利率就应该高?

P2P行业初期,平台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吸纳资金的需要,很多都是在做烧钱赚吆喝的买卖。

为了吸引投资者的眼光,很多平台甚至给出年化24%的利率。

相比于那个时候只有4-5%年化的理财产品,当时的P2P利率实在太恐怖了。

这也是很多投资者转投P2P最赤裸裸的原因——投P2P赚得多啊。

加上平台宣传的低风险,谁不想赚这个钱呢?

这种情况直到现在,依然普遍存在,传说中的羊毛党也就应运而生了。

很多中小型的平台会通过广告公司进行高额返利,而平台这种行为也就是俗称的放毛。

这种做法造成现象就是,投资者的胃口都被喂大了。

认为P2P的利率就应该在20%左右,更有专业薅羊毛的投友已经进入了一种走火入魔的状态。

只是,互联网的金融本质还是金融,互联网只是一种手段,改变不了金融本质的风险。

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是投资规律,你看不到不代表不存在。

在监管出台以前的P2P行业一直呈现的是一种高收益,低风险的“盛世”。

这个“盛世”终究会在监管枷锁之下,慢慢回归到金融的本质。

既然,你想要低风险,你就需要接受相应的利率,不能再拿着以前那些虚高的利率来作为投资的指引。

总而言之,不要再抱着以前那个期望收益投P2P了,与其一直观望,不如适当地调低期望收益,获取相应的收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