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吵架就回孃家,你是有多不成熟?

一吵架就回孃家,你是有多不成熟?

一吵架就回孃家,你是有多不成熟?

今天下午接到一個消息,菲菲和老公吵架又回孃家了,之所以用”又“字,是因為距離上次她吵架回孃家還不到一個月,動用了孃家婆家的七大姑八大姨勸了回來,頗費了些周章。

菲菲,一個四歲女孩的媽媽,結婚六年,這六年間因為夫妻吵架回孃家的次數用兩隻手已經算不過來了。原因各不相同,有時是因為老公喝酒回家晚了,有時是因為老公的工資沒有上交,反正是都會有一個導火索,最後演變成一場不大不小的鬧劇。

這種鬧劇看得多了,反倒讓我生出一些思考

細觀周圍的朋友,結婚超過十年的,夫妻吵架的也不少,但是吵起架來就回孃家的卻不多。

婚姻就好像是兩個合夥人共同注資組建了一家公司,各佔一半的股份,享有共同的經營和收益權,當然也要風險共擔。這樣說,似乎是太功利了,其實仔細想來,確實如此。

婚前的情侶變成婚後的夫妻,雖然只是多了一張證書,多了一個儀式,但是性質卻大不一樣,婚後的兩人除了是情侶,更是搭檔,需要共患難,共進退的搭檔。

很多人信奉一句話”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估計也是沒有適應這種性質的轉換,到底是不是墳墓應該是各人有各人的體會吧。

婚姻有”七年之癢“我倒是很認同,並不是說兩個人在第七年就會出問題,只是在這結婚之初的七年裡,一定會有痛苦的磨合,生活方式的磨合,認知的磨合,就像是將一棵小苗移栽到新的盆裡,一定要有允許它生根發芽的時間。

十年婚姻,我也曾如菲菲一樣,將孃家做為避風的港灣,不論風吹草動,動輒就回孃家苦訴一番,驚動得一家人不得安生,最後還是迴歸到原點,繼續過日子。

我慶幸自己沒有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因為久而久之我發現,我的苦訴並沒有幫我解決問題,反而是讓更多的我的親人為我擔憂,他們的期望是我要幸福,而不是一個被婚姻折磨得不成樣子的我。事實上,吵架後的我並不是我最真實的婚姻的樣子,而我只是把最醜的一面展現給了他們,更多的美好都被這一時的醜陋掩蓋了。

你的婚姻應該是你當初最慎重且幸福的選擇,你一定不希望半路就放掉那隻牽著的手,況且大多數的吵架其實並不涉及原則問題,那為什麼一定要做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呢?無非是一時的情緒所至罷了,一切風平浪靜之後,還不是樂哈哈的去給他做最愛吃的肉絲麵。

成年人同孩子最大的區別應該就是能夠理智的解決問題,這是成熟最好的標誌。

親愛的姑娘,如果你已是某人的妻子,某家的女主人,恭喜你!你已經走進了婚姻這所大學

友情提示:睡在你旁邊的那個人,是要與你共度餘生的,未來你們會有許多不愉快發生,請不要將你們之間的情緒垃圾倒給愛你的父母。

成熟的姑娘,一定不是那個一吵架就回孃家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