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盤賣了227億!2017年,哪些樓盤賣得最多?哪些開發商最賺錢?

點擊上方藍字“圈哥說樓”一起策房聊房!

圈哥最近正在冥思苦想怎麼交總結,查詢了不少數據。有份克而瑞的榜單數據,可謂是各大樓盤和房企的期末成績單,這賣得好不好,總得要見人的,今天給各位圈友參考和分析看看。(數據供參考)

於開發商而言,

2017,是高潮迭起的一年,每一次政策出臺都得頭腦風暴想對策;

2017,是痛定思痛的一年,開或不開,已經不是簡單的選擇題;

2017,是小眾狂歡的一年,網籤被壓,這個成績單並沒那麼好看;

……

根據數據顯示,長沙排行前十的樓盤共計吸金227.91億!!!

老大還是你老大,老二就不一定了?

老大還是你老大,這句話是給北辰三角洲的,這已經不知道是多少屆的單盤銷售額冠軍了(按成交金額)。

同在“三大天王”行列的保利天禧和萬科裡金域濱江同樣擠進前十(按成交金額)。

十盤賣了227億!2017年,哪些樓盤賣得最多?哪些開發商最賺錢?

十盤賣了227億!2017年,哪些樓盤賣得最多?哪些開發商最賺錢?

從前十強榜單來看,八個樓盤在銷售額和銷售面積榜單上重疊。最讓圈哥意外的還是——老二竟然是雲頂梅溪湖吧!就是那個你來,或者不來,我都在這裡等你來買的樓盤。在限籤還有捂盤的大行情之下,雲頂這股清流也算是賣得其所,實至名歸。圈哥記得去年的老二是華遠華中心,前年的老二是恆大雅苑。

其中,還有一個大贏家是中建嘉和城,不到一年時間,直接賣完清盤走人,位居面積成交榜的首位。不用說,正在看文章的你,是不是也做了貢獻。

值得注意的是,在十強榜單上的北辰三角洲、明昇壹城、萬科魅力之城、陽光城尚東灣等貨量充裕,2018年將有望繼續盤踞於此。

都說心裡苦,開發商的錢賺得更少了?

2017年,長沙樓市可以說是”躺著賺錢“,購房者不再是稀缺物種。開盤沒有日光,估計都不好意思拿出來說事。2017,已然成為大家口中的豐收之年,

但卻有不少開發商卻說:寶寶心裡苦!

例如,萬科地產2017年實現銷售額62.13和銷售面積46.89萬㎡,摘得長沙地產銷售雙冠王。(文中為網籤數據,後文沒特指時均為銷售額)

十盤賣了227億!2017年,哪些樓盤賣得最多?哪些開發商最賺錢?

但是,對比2016年排名第一的恆大地產,年銷售額65.59億,銷售面積77.53萬㎡,貌似看起來要賺錢能力少了那麼一丟丟。只是細心的圈友發現沒,總銷售額是少了,但銷售面積可是也少了呀,可見房價的上漲幅度有多少。

如果恆大與萬科的對比,還不直觀、不科學、“沒有可比性”,那麼北辰三角洲均價從2016年9165元/㎡,上漲到2017年11954元/㎡,漲幅達26.5%。

十盤賣了227億!2017年,哪些樓盤賣得最多?哪些開發商最賺錢?

通過2016年一輪上揚,開發商的日子其實已經好過不少了,真正的原因是吃了網籤的虧,上萬套住宅積壓,尚未進行網籤,後續各房企的實際銷售額,均會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特別是單價高、開盤晚的房企。

是大魚吃小魚,還是強魚吃弱魚?

從另一個維度來看,2016年,長沙房企年銷售額在20億以上共14家,其中十強的臨界點是28.32億元。

十盤賣了227億!2017年,哪些樓盤賣得最多?哪些開發商最賺錢?

2017年,在不考慮網籤延遲的基礎上,28.9億站穩腳跟,成為長沙地產十強的正式分界線。而在2015年,長沙地產十強的門檻僅為14.1億。

十盤賣了227億!2017年,哪些樓盤賣得最多?哪些開發商最賺錢?

從2015年到2017年,短短3年,長沙房價跳漲了不少,同時房企前十名的入圍門檻直接翻番。

長沙樓市戰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這已是不爭的事實。有人在忙著出貨,也有人在忙著囤貨,

比如入湘多年的恆大、碧桂園今年跌至14和16位,但是對於他們來說可是真正的“豐收年”,在長沙以及周邊可是儲備了不少糧草。

十盤賣了227億!2017年,哪些樓盤賣得最多?哪些開發商最賺錢?

除了品牌類的開發商,後生力量同樣不容小覷,中建信和地產躋身全國百億房企俱樂部,金星北的潤和系列也是很生猛!

所謂的地產黃金時代早就過去了,咱們看著的不少開發商表面風光,其實有些咱們不知道的故事正在發生。

還記得,前兩天光耀地產破產新聞傳遍圈內,大魚吃小魚的說法不絕於耳,個人倒是認同另一種說法。

不一定是大吃掉小,或許用強兼併弱更好。

一個良性的樓市圈裡,不應該只有萬科、恆大、碧桂園這些牛逼哄哄大開發商,我們也需要造出美而精的房子、有自己風格的強勢房企。

房子是用來住的,開發商是要賺錢的,也是要造好房子的!這個要求,並不過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