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再次提醒,養豬戶注意了,夏季這2種疾病你家的豬一定會感染

專家再次提醒,養豬戶注意了,夏季這2種疾病你家的豬一定會感染

5月即將過去,太陽直射點開始逐漸向北移動,中國北方開始逐漸出現高溫天氣,豬瘟、豬流感、仔豬副傷寒、嗜血桿菌病、腹瀉這些豬的常見病也逐漸開始爆發,給養豬戶帶來不小的麻煩,並且最近豬價也降到了最低,若是豬再患病的話,恐怕養殖已經沒有可言。今天我們採訪了畜牧局陳博士,為大家詳細講解一段,那些並不是大病,但是也會影響豬生長的疾病,希望能為各位帶來一定的幫助。

專家再次提醒,養豬戶注意了,夏季這2種疾病你家的豬一定會感染

第一種:豬溼疹

豬溼疹病是表皮和真皮上皮由致敏物質引起的一種過敏反應,也稱溼毒症,夏秋多雨季節、高溫季節發病較多,以患豬皮膚出現紅斑、瘡疹、瘙癢為特徵,臨床上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類型。發病後食慾不振,常導致生長髮育緩慢或停滯,對養豬生產造成很大危害。

1)發病原因

圈舍衛生條件差、溼熱燻蒸、皮膚不清潔、通風不好、飼養密度大等。飼料單一、營養缺乏,特別是維生素、礦物質缺乏和缺鋅等。昆蟲叮咬,化學藥品刺激以及慢性消化道疾病,新陳代謝紊亂,內分泌失調等也可引起該病發生。

2)臨床症狀

3)預防措施

1.豬舍保持清潔乾燥,通風采光良好,勤換墊草,溼度大的可撒石灰除潮,保持豬的皮膚衛生,消滅蚊蠅等吸血昆蟲。

2.加強飼養管理,飼餵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的飼料,飼料搭配要多樣化,飼料要易消化,減少胃腸刺激等。

2.西藥。急性溼疹可內服或靜脈注射氯化鈣或葡萄糖酸鈣。每日口服葡萄糖酸鈣5~10克,分兩次口服。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50~100毫升,每日一次。同時內服或注射維生素A、維生素C或複合維生素B。防治皮膚感染可用磺胺類藥物口服或注射,必要時可用促皮質素。

3.外用。每天用藥前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清洗皮膚一次,如患部滲出液較多,可塗3%~5%龍膽紫酒精溶液。

專家再次提醒,養豬戶注意了,夏季這2種疾病你家的豬一定會感染

第二種:熱應激

豬屬恆溫動物,皮下脂肪厚,汗腺不發達,體內熱能散發較慢,因此,豬很不耐熱。飼養實踐證明,豬生長髮育需要的適宜溫度隨體重和年齡增加而下降,初生仔豬為27~29℃,斷奶仔豬為21~24℃,生長育肥豬為15~25℃,產仔和哺乳母豬為16~18℃。當豬的產熱大於散熱,體溫升高,容易發生熱應激反應。

1)發病原因

環境溫度超過最適溫度範圍,豬的產熱大於散熱,如果過多的產熱蓄積在體內不能散出,則易使體溫居高不下,導致豬的神經內分泌系統發生變化,引起熱應激甚至熱射病。

2)臨床症狀

發生熱應激反應的豬精神沉鬱,體溫升高,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甚至發生熱性喘息。採食減少,喜歡飲水,活動量減少,伸張軀體,喜睡溼地或滾臥糞尿。躲避陽光直射或趨向陰涼地方,皮膚血管擴張,皮溫升高。生長緩慢或停滯,日漸消瘦。公豬性慾減弱,射精量減少,精子活力降低,活精子佔精子總數的比率下降。青年母豬初情期和性成熟延遲,母豬發情推遲,隱性發情甚至不發情。卵巢機能和性機能減退,受胎率顯著下降。當氣溫達到32℃以上時母豬進行配種,大約20%的豬不孕或重複發情,流產率增加。高溫使配種後8d內的胚胎存活數顯著減少,其次在胚胎附植幾天內(受胎後11~20d)對熱特別敏感,20d後則有較強的抗熱能力。母豬妊娠後期受熱可發生嚴重的繁殖問題,夏季母豬窩產仔數和活仔數減少1~2頭,母豬泌乳量降低,乳豬生長不良,成活率低,斷奶仔豬體重小。

3)預防措施

1.加強豬舍遮陽、通風、隔熱設施,如搭涼棚、植樹、種藤蔓植物;

2.厚墊草屋頂、雙層屋頂、屋頂塗白色;

3.電扇、通氣扇、天窗等,密閉式豬舍可採取溼簾縱向通風降溫系統。

1.安全隔離患豬到陰涼通風處,頭部和心區施冷敷,涼水反覆灌腸。

2.採取斷尾或耳靜脈放血後輸液。藥方:清開靈10~20毫升+強效阿莫西林1~5克+地米10~15毫克+0.9%氯化鈉500毫升靜脈注射。維生素C5克,靜脈注射或靜脈推注。為減輕腦肺充血,可適當耳靜脈放血,然後靜脈輸注複方氯化鈉或生理鹽水,配以5%碳酸氫鈉、安鈉咖、維生素C等。

3.注射安鈉咖、樟腦、尼可剎米,興奮心肺功能。

4.儘量減少長途運輸,必須運輸時,裝豬前用長效土黴素2~3毫升。中途噴霧降溫。到達目的地後用強力黴素和維多利飲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