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養豬「明星」的創業故事

延安:養豬“明星”的創業故事

今年42歲的張建霞是甘泉縣橋鎮鄉方家河村人,是遠近聞名的生豬養殖大戶、創業致富帶頭人。她從養殖10頭生豬起步,經過6年打拼,現已發展成佔地近4000平方米的千頭養殖小區,年出欄生豬4000頭。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想要幹成一番事業更是不容易。倔強的張建霞說:“6年多時間裡,有太多的辛苦,有太多的期盼,也有說不完的故事。可對於走過的路,我無怨無悔。”

  張建霞介紹,19歲的她剛嫁到婆家時,家中沒有一件像樣的傢俱,反而有一堆債務。雖然丈夫很勤快,但一家人守著幾畝薄田,只能勉強餬口。直到2013年,村上的駐村幹部引導村民加入到科技致富的大潮中,同時在鄉政府舉辦脫貧致富培訓班,鼓勵村民改變現狀,發展產業。

  窮則思變。只有初中文化的張建霞參加完培訓班後坐不住了。如果再不行動,兒子娶媳婦都成了問題。經過仔細調查研究後,她瞄準了肉豬養殖產業。

  目標確定了,但實施起來困難重重。她和丈夫東挪西湊向朋友親戚借了2萬元,利用自己屋後的空地建了幾間豬舍,購買了10頭仔豬,邁出了肉豬養殖的第一步。

  為了把豬養好,張建霞每天早晨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沖洗豬舍,天熱的時候,每天需要衝洗兩次。養殖經驗不足,她通過各種渠道學習養殖技術。在她家裡,堆滿了畜牧局、鄉政府送來的養殖管理、養豬專業知識等各種書籍;她還積極參加縣裡舉辦的畜牧養殖及疫病防治技術培訓班,逐漸掌握了消毒、防疫、疾控等知識,甚至聽說誰家的豬病了,她都會馬上趕過去,看看技術人員是如何治療的。刻苦學習讓她掌握了養豬技術,也使她逐漸成了同行中的養殖“明星”。

  2014年初,張建霞將附近閆家灣村閒置的豬場租了過來,擴大養殖規模,準備大幹一場。誰知,當年沒掙錢,還賠了好幾萬元。即使賠了,張建霞也沒灰心,重整旗鼓繼續幹。經過幾年的摸爬滾打,她的豬場終於有了起色。2017年,有了一些積蓄的她同村裡的幾戶村民一起投資100多萬元,在方家河村修建了千頭養殖小區。

  日前,筆者看到張建霞正熟練地為一隻脫肛的小豬做消毒及縫合手術。她告訴筆者,這些都是在實踐中摸索出來的。如今,除了清掃和看場由其他村民處理外,配料、病疫防治等技術活都是張建霞自己來做。

  如今,張建霞每天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去養殖小區轉轉。“每天最少要到豬舍去10多次,看看豬長得怎樣,有沒有什麼問題。”張建霞說。除了打理養豬場、料理家務外,她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和其他養殖戶的交流、學習上。對於前來“取經”的鄉親,她更是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他們。現在,在她的帶動下,周邊已建起5戶養殖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