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大地“數據警務”紅利多

從利用現代科技精準打擊犯罪,到校園智慧安防,再到戶籍業務網上辦理……近年來,山東公安機關牢固樹立數據、科技是核心戰鬥力的思想,將科技興警、數據警務作為公安工作的重要推動力,著力打造齊魯“數據警務”品牌,夯實公安基層基礎工作,使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的安全感、獲得感、信任感。

“千里眼”服務精準打擊

5月14日17時32分,東營市廣饒縣公安局李鵲派出所接到報警,後大張村村民焦某停在村委大院南側的汽車被路過車輛刮壞,肇事車輛逃逸。接警後,民警李元星調取了事發時的監控錄像,很快鎖定嫌疑車輛和駕駛員,雙方達成和解,為焦某挽回近3000元經濟損失。

焦某得以挽回損失,視頻監控的功勞大。從2017年起,廣饒縣李鵲鎮投資600餘萬元建設“雪亮工程”,整合視頻監控攝像頭1000餘個,其中新建600餘個,成為加固農村治安的技防保障。

近年來,山東公安機關注重拓展數據科技在防範打擊中的深度應用,他們依託“雪亮工程”等深入推進視頻監控建設應用,全省建設公共安全視頻監控點達85.06萬個,建設完成2764個“技防示範村”,有效服務平安新農村建設。

今年,山東開展疑難逃犯集中研判和攻堅會戰,對潛逃10年以上的重大疑難刑事案件嫌疑人進行追逃。經過前幾年的持續追逃,如今的追逃難度倍增,但新科技、大數據等為追逃提供了“加速度”。煙臺市公安局黨委委員、指揮中心主任李偉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煙臺公安利用公安大數據、合成作戰等已抓獲數名潛逃10餘年、20多年的逃犯。

據悉,山東公安機關已經完成雲計算平臺3.0版本升級,整合各類信息資源758類1000億條,日增數據1.1億條,夯實大數據警務根基,提升了數據資源服務全警能力。

自動預警,智慧安防築平安

安全無小事,校園安全更加牽動人心。

5月24日15時,一名男子走到濟南歷城區洪家樓小學門口,因談業務有約需進校。保衛室的智慧安防系統隨即啟動,保安人員核實相關信息後,准許男子進入學校。歷城區公安分局治安大隊民警田小易說,只要有訪客進入校園,必須先進行身份識別。

據悉,校門口的攝像頭可自主掃描所有經過校門口的人員信息。“比如掃描到精神病人進入校門口區域,系統會立即預警,先期由學校保安進行處置,如果精神病人沒有被驅離,將有民警強制驅離。”田小易說,學生進出校門口時,家長都會自動收到短信提醒,家長還可以查看孩子進出校門口的1分鐘短視頻。

據悉,歷城區共有各類在校生21萬餘人,其中中小學師生9.6萬餘人。歷城區公安分局副局長鬍家安說,這套在15所中小學試點推廣的中小學安保平臺,致力於健全多維感知體系,固化公安、學校、家長“三防聯動”的安保模式,試點後將陸續在歷城253所學校推廣。

“數據多跑腿”釋放數據警務的民生紅利

“推動數據警務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就是釋放民生紅利。”煙臺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聶作坤說,這個平臺全面改造交警、出入境、戶政管理等窗口單位服務流程,打通數據壁壘,實現一次提交、一次辦結,讓群眾“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

截至目前,這個平臺面向群眾提供11類343項行政審批、服務辦事項目,涵蓋交通違法處理、學生戶口遷移、居住證申領等。註冊用戶已突破320萬人,線上處理交通違法320萬人次。據統計,僅處理交通違法一項,平臺累計為群眾節約辦事成本數千萬元,交警辦事大廳違法處理排隊人員比原來減少半數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