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打骂孩子的父母,会养育出一个怎样的孩子?

1792082321202人参果

孩子经常被打骂的话,很容易养出两种性格。一种孩子被打骂惯了,畏畏缩缩,很害怕冲突,甚至很害怕高声。带着太多的恐惧,压抑自己,常常没有精力去发展自己,所以可能会被视为窝囊、没出息的孩子;另一种孩子恰恰相反,在面对打骂呵斥时极度恐惧,也许他反而用“向攻击者认同”来克服自己的恐惧,也就是学习到父母的攻击行为,在外面去打骂更小的孩子,鄙视弱者,相信“胜者为王”和拳头才是硬道理。希特勒就是在一个严苛的环境下长大的,从小一犯错就被父亲用皮带抽,读书以后成绩优异也无任何不良嗜好的他,其实把极度扭曲的内心掩藏得很深。直到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德国民众,当上首相之后,他才有机会对这个世界展开疯狂的报复。而我们在新闻上看到的个别富二代因为一些小事就杀人,有的其实是因为小时候一犯错就挨打,父母没有给他足够情感滋润。


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一个技能是“共情”,即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当一个孩子能够有共情能力,他就是善良的;当他从小被父母打骂,他就失去了“共情”的能力。因为小孩子在面对身形巨大面目狰狞的父母打骂的时候,他是毫无还手之力的。他的那份恐惧太强大,所以常常需要去压抑自己的感觉,用“解离”的方式,好像身体不是自己的,他才能感觉不到痛苦。当他常常这么做的时候,他就习惯也把别人看成是物体而不是一个人。这样他就可能做出缺乏人性的、很残忍的事情。像连环杀手这种反社会型人格的犯罪分子都常常出自这样的家庭。



青音约

父母经常打骂孩子有这四种危害!

一、经常打孩子影响心理健康和亲子的关系

从小经常被打,孩子会明显缺乏自信,内心封闭,不喜欢和别人沟通。别人靠近自己会有不适感,防备心比较强。

等孩子长大后,几乎有什么事都不会主动和父母交流,父母和子女缺少话题!严重的话孩子有可能得抑郁症,最后还有自杀倾向。



二、经常打孩子容易脾气暴躁,仇恨心理强

打骂不仅影响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等孩子长大后容易记恨父母。社会上有很多案例,孩子从小被打, 父母老后,孩子会有殴打父母。记仇心理强,喜欢报复别人,报复社会等。



三、 孩子有撒谎的坏习惯源至于打骂

有些父母总认为棒棍底下出孝子,让孩子服软,认错。长期如此,孩子为了避免被父母打,出于保护自己,往往会编很多理由来逃避挨打,当孩子说谎坏习惯一旦形成,想改变就比较难了!



四、经常被打孩子容易出现自卑、固执、

挨打的孩子表面上看,似乎是听从了父母的“教导”,实际上,孩子自尊心受到损害,产生自卑感,或者孩子一看到父母,就会感到害怕,不敢接近。

因此,不管父母要孩子做什么,父母的话是对是错,孩子都只会乖乖服从,性格会变得没主见,自卑、懦弱。

有些叛逆的孩子,容易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在家故意捣乱或在外面惹事来表示无声的反抗。父母要孩子往东,他偏要往西,故意让家长生气。



父母也要明白一点,3-6岁是孩子是最活泼好动,经常会犯错、爱调皮捣蛋的年龄阶段。打骂孩子并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要讲究方法,暴打谩骂孩子都属于极端的做法,伤害孩子还让彼此之间有距离感。



谁也不想被打骂,孩子被打后,表面上服从你,心里却在记恨你!兵法言,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对待孩子也是一样,多跟孩子沟通,引导教育孩子,打开孩子不听话的心结!


科尼说育儿

讲两个故事

  • 第一个故事:被殴打的一家人

1. 背景

其一,有个村上的干部,退伍军人,长得高大挺拔,那个年代颇受女生欢迎。因为是干部,他家的经济条件不错。结婚以后,他和妻子育有两女一子。

这个人部队回来,很狂傲,脾气暴躁,嗜酒、好烟且爱赌,因为自己的恶习,让自己的工作也是摇摇欲坠,所有的烦躁全部给了家人。

【你知道孩子心里,阴影有多大吗?】

2. 发展

他刚开始打妻子,后来打两个女儿,再后来,连儿子也打。女儿小的时候,经常是周身淤青,放学了躲在菜地里,不敢进家门。儿子曾经被他用绳子吊起来打,青筋暴露。一家人活在恐怖的阴影下,惶惶不可终日。可他妻子,却没有离婚的勇气……

要知道,那个年代,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没有,“离婚”也是丢脸的事情……

真正结束这个日子,是大女儿初中时放弃学业,去了外面打工,然后鼓励母亲和自己的生父离了婚。在此后的很多年岁月里,她们再也不联系那个人,直到他死去,孩子们再没喊过他一声父亲。

3. 影响

因为过度缺乏父爱,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大自己十几岁的离异男人;这样的男人懂得谦让,而且性格都很温和。

可是,父亲的暴躁并没远离,女儿继承了父亲的暴躁因子,脾气上来的时候,能把家里的东西都摔了,甚至还会殴打老公……

儿子走散了很多年,直到他20岁左右被找回来,却在一家看守所里。因为他参与了一些社会青年的暴力活动,而且也染上了赌博的恶习……


  • 第二个故事:没有打骂的一家人

1. 背景

纯农民家庭,因为穷,男人到27岁才结婚(那时候妻子20岁),男人高小,妻子初小,婚后育有一儿一女。因为贫穷,两个人在非常拮据的条件下,艰难地过着日子。

妻子有个暴躁的母亲,那时候裹着小脚,做事麻利,可就是脾气混蛋。遇到情绪上来时,可以

不分青红皂白,不分时候,不分人,大骂出口,甚至动手打人。妻子厌恶极了自己的母亲,才选择了老实巴交的丈夫,希望过得平静、安宁。

【不经意的很多温柔,都会成为孩子的力量】

2. 发展

男人酷爱读书,深信“读书改变命运”,

他很老实、懦弱,基本不发脾气。而妻子是一个能干的女人,持家有道,家庭教育基本都是妻子在做

这个家庭最好的一点,就是父母极少发脾气。父亲懦弱本分,对孩子宠溺有加。而母亲生性坚强,对孩子多以身教和言教从不破口大骂,举起的木条也从没落下过。

没有打骂,没有暴脾气,只有循循善诱,以身作则。

尽管有贫穷的压力,孩子们身体素质不好,吃穿都很贫瘠,但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孩子们很争气,一儿一女先后考上重点大学,自己贷款解决了学费,家庭很快走上正轨。

3. 影响

这家的两个孩子,

礼貌周全,遇事不慌乱。从小到大,一直和父母保持良好的互动。大学毕业后,一个成为高校老师,一个成为人民教师,父母从此扬眉吐气。全村的人,都羡慕这双父母,吃尽人间苦,终成幸福人。


评价

打骂根本就不是教育,无论家长能找出多少借口。

恶言伤人,或者出手打人,都是一个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的很极端的一面。如果苹果有问题,大家都会去土壤和苹果树上找问题,一个孩子出了问题,也是环境和大人的问题,有什么想不通的吗?

无论是我们的孩子,还是我们的家人、父母,没人应该承受我们的暴脾气,不要觉得不和你计较,就是理解你了,很多伤口,一辈子都难愈合。



素秋慈

不知道大家有看过前一段时间的新闻吗?是一个小学生拿了妈妈不用的手机,结果手机弄丢了,不敢回家,最后找了很久没找到还是回家了,结果被妈妈打死了。看了真是触目惊心,为孩子惋惜。

先不说养育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对孩子的影响是身体和心理上双重伤害,之前看过知乎的一个帖子,描述了自己就是4-12岁每周挨打两次,小到上厕所时间太久挨打,不和阿姨打招呼挨打,到成绩不理想挨打。描述了整个童年到成年的经历和心理历程。对于一个人从小到大的影响,总结如下:

1、遗弃感:一些父母在打骂恐吓孩子之时,常使用“不要你了,扔了算了!”等语言,别小看这不经意的气话,却可能给孩子心灵上留下较深的创伤。  2、恐惧感:对孩子而言,神经发育尚不完善,恐吓或粗暴的态度都会使孩子出现夜惊、过度紧张及恐惧状态。  3、自暴自弃:经常被责骂或挨打,也会因此而感到自己“不行”而自暴自弃。他们本来可以将某事做好,但偏偏不做或干脆去搞破坏。这些孩子还可能表现出遇事冷漠,行事胆怯等。  4、逆反心理强:不难发现,那些经常挨打的孩子比较倔强,父母让他干什么,他偏偏不干,连挨打时都可能“不屈服”。有的人认为,是因为孩子太拧才挨打,其实,挨打时,别看小孩子,你打他,他也会不服的,这种不服而产生的反抗便以犟的形式表达出来。  5、暴力性:经常挨打的孩子,他会模仿家长打他那样去打别人,父母打他时表现得越粗暴,孩子也就越粗暴。  6、说谎行为:孩子被打后,可能暂时被镇住了,但由于怕挨打,他们会渐渐不敢对父母说实话,或者找理由来摆脱挨打,久之,便会养成说谎话、不诚实的恶习。  7、

仇恨心理: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施暴,孩子渐渐就会在感情上与父母疏远,日后可发展为仇恨父母。

同样,在美国也有过相应的调查,童年挨打的孩子犯罪率要比正常孩子要高出几倍。在日后的正常生活中也会经常出现各种问题,心理上,性格上都会出现不同的状态。

相信天下所有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带着阴影生活一辈子。


Levi妈妈

还记得江苏泰州九岁的航航吗?今年年初,大雪天气,航航因为弄丢了妈妈的一个废弃手机,而活活被打死!航航似乎知道等待自己的就是这样一个命运结局,因为在被打死之前,他因为预知手机丢了的结果,而吓得战战兢兢,不敢回家,还请人帮忙寻找手机,怕的就是“回家会被打死”,结果真的被亲生母亲打死了。

毫无疑问,航航在短短九年的人生里,早已不知被自己的母亲打过多少次,否则也不至于吓得不敢回家,也不至于小小年纪就预感到会被打死——他太了解自己的母亲了,太了解自己母亲对待自己的方式了。

航航是早早就离开这个世界了,一个对他来说并没有多少温暖和爱可言的世界,但是,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航航侥幸长大成人,那么长大后的航航又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将来他又会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呢?

生活中,有多少人,是在父母的打骂声中走过来,又把这一打骂的恶果传递下去。

有一位这样的亲身经历者发自内心的警示说:“永远不要打骂你的孩子,否则你将用一辈子去偿还。”这位亲历者,不但因为父母当年对自己的打骂而对父母生出终生的嫌隙,而且他痛心的发现,他开始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孩子,好在他是一位勇于自我反思省察和改变的人,否则,他的家庭恶果将继续传递下去。

我们都知道,原生家庭是我们最初最深的烙印,父母是我们不得不模仿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行为模式,父母的人生格局,都将变成深深的烙印镌刻在我们的生命里,并且由我们不由自主的传承下去,这些传承里,既有优良的积极的,当然也有恶劣的消极的,比如题主提到的父母对孩子的打骂。那么这样的孩子将来会是怎样的呢?其实,他们的父母几乎就是他们的翻版,如果可以去追踪研究他的父母的父母,我们可能会发现,他的父母在当年有着和他几乎同样的遭遇。所以,这样的孩子难以避免会有这样的结局:

1、 首先,他们将会潜移默化的接受父母的行为模式。一对暴力的父母,其孩子也将是暴力的,如果父母只会使用暴力来与外界联系,那么他们的孩子长大后在人际交往中首先会选择使用的也是暴力,包括他们将来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对待孩子的方式也会是打骂的模式。

2、 其次,这样的孩子因为得不到关爱、认可、鼓励,而无法建立其相应的足够的自信和自尊,在将来的人生历程中,他会被自卑压得抬不起头来。

3、 为了逃避责罚而不得不学会说谎,而且说谎一旦成为习惯,会一直延续下去。

4、 人际关系不够融洽,因为逆反、敏感、自卑、仇视,很难与别人建立起健康长久的友谊,特别是和父母的关系会越来越冷淡疏远,甚至仇视。

所以,不要打骂自己的孩子,如果你曾经被自己的父母打骂,那么请一定反思省察自己的行为模式,让这个家庭的恶循环在自己的手里中断消失。

让我们记住,当我们的孩子对我们犯错误,惹我们生气,那是孩子在向你求助,请蹲下身去,了解孩子的需要,给孩子以爱和关注,如此,你将收获亲子关系的幸福硕果。

答者:暖心理咨询师王红艳


暖心理

经常打骂孩子的父母肯定是不会养育出一个心态平和幸福感极强的孩子!

从现实和心理的角度两方面来讲 有两个极端:

第一种情况是,经常受到父母打骂的孩子极度没有自信,心里的受到极大的压抑,在为人处世学习工作之中表现出来 就是唯唯缩缩,总是有一种惧怕的感觉。一旦离开父母的视线,自己做事拿决定 却总是没有一种安全感,也有可能 离开父母的视线 就表现轻狂无根。

第二种情况是,经常受到父母打骂的孩子极度的逆反,心里充满了恨意,和父母乃至周围人的相处就比较不容易,甚至和自己相处起来也是非常的不愉快,这类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 他的心态一般比较急躁 很难平和下来。

当然 ,我们也可以把父母的打骂看成是对孩子的一种磨练,借口说是为了孩子好,不过这只是借口而已,其实经常性打骂孩子只是父母一种不愿自我改变的自私表现。

尽管一个人的成长 还有后天自我的成长, 还有周围除去原生家庭之外 其它方面的影响,也有可能长大之后这个孩子表现的很有出息,从正面理解了父母的用心。但是 父母自小对孩子的打骂肯定在孩子的心里产生了一种磨灭 不去的影响。睿智的人 会理智的看待自己小时候受到的不良影响,并引以为戒,让 自己尽可能做的更好,但终归是性格中的一种影响。

图片来自网络


快乐庭院

以爱施暴的结果注定是恶果!

每天有千千万万的孩子活在父母的拳打脚踢之下,只因为他们还未成年,不能奋起反抗。其实靠打骂来教育孩子的父母并没有起到管教的作用,在长期的身心煎熬下,这些孩子除了智商发育落后,还会产生许多行为和性格上的偏差。

1.说谎

孩子因害怕被打而说谎,这时的孩子看不到父母原本想要教他的规矩或道理,也认识不到错在哪里,他只认定父母比自己更强大,必须逃避或躲过“灾难”。

2.继承暴力倾向

长期遭受打骂的孩子会认为父母管教自己不是为了使自己“变好”,而真实的原因是父母用愤怒来伤害自己,让自己懂得父母是主宰一切的人。由此孩子也会模仿这一模式,慢慢地便形成了暴躁的性格,成人后会重复父母的暴力行为。


有个极端的例子,有位父亲长年累月地打妻子,而且为了防止妻子逃离,开打前必定剥光妻子的衣服,自己也赤身裸体。他们的儿子长大娶妻后也以一模一样的方式辱打妻子,迫使妻子带着孩子离家出走。 遭遇家庭破碎的儿子把愤怒撒到邻居孩子的身上,杀了2个,伤了4个。其实, 他的可怕人生就是其父亲暴力行为的恶果。

3.孩子变得孤僻厌学

对自己没有了自信,对家庭没了安全感,对父母只想躲避,那么孩子的性格 一定会变得孤僻。长期封闭自己,没有玩伴,没有赞扬,如果再因为厌学而逃学, 那么人格形成一定会发生障碍,长大后易成为反社会型人格,不能融人社会,不能换位思考,始终抱怨他人,以极端的行为来报复社会。


4.产生报复父母的想法

体罚和打骂会使孩子的情感受到伤害, 对父母和自己的关系感到彻底丧失信心。在憎恨和无助的双重压力下,孩子会漠视亲情,对父母心生报复之念。

小的方面,可以故意把考试考砸,破坏家中物件,偷父母的钱财;大的方面,可能会在自己长大后的某一天,对父母施暴。

最后想说,或许,武力的确可以让年幼的孩子暂且低头屈服于父母的意愿,但一个很少被父母尊重的孩子,长大后即使功课不错、举止规矩,在精神上所遭受的伤害也会永远让他的内心成为一个弱者。

我是育儿达人果妈,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一起交流共同成长。

果妈说育儿

父母经常用打骂来管教孩子,证明父母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唯有用暴力来惩罚孩子。而一旦父母开启了暴力教育模式,那么孩子就会经常性的因为犯错、达不到父母的要求、不听父母的话等各种理由被打。

我小时候也是在妈妈的棍子中成长起来的,那么经常打骂孩子的父母,会教育出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首先,孩子越发叛逆,不服管教

父母因为孩子做得不够好而打骂孩子,只是在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父母小时候肯定也是这么成长起来的。所以,在面对孩子的各种问题时就很容易情绪失控,而打骂孩子不能带来任何益处,孩子只是当时屈服了,可是事后将会更加叛逆,更不服父母的管教。

其次,孩子也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

经常遭受暴力的孩子,因为内心的不满得不到有效的宣泄,那么,在外面遇到问题时就会想着用暴力解决问题,也容易去欺负一些比自己更柔弱的孩子,成为校园暴力分子。

再次,因为父母的不接纳变得很自卑

父母经常用打骂来管教孩子,就是对孩子的各种现状不满,不能完全接纳孩子的现在。父母的长期否定和打骂,会让孩子变得越发自卑,在学校也很容易成为暴力实施者的下手对象。

最后,亲子关系冲突不断

在家庭教育中,只有亲子关系融洽,孩子才更愿意听从父母的教导。如果亲子关系不好,孩子会把父母的话当耳边风,更本不会听从父母的教导,导致孩子越来越叛逆,父母越来越难以忍受孩子的各种问题,亲子关系不断的恶化升级。

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与父母关系不好,长大后只想尽快逃离父母的掌控。


青青宝贝

父母经常打骂孩子,或许本意是为了孩子好,但往往事与愿违,培养出一个心理不正常的孩子。因为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会有意或无意地模仿父母的行为。

可能 这种信奉“棒打出孝子”的父母会说,我们绝不会让孩子养成这种坏的习气和毛病。那是没到时候,到他们脱离你们的管束,会把从你们身上习得的暴脾气反射出去。比如:如果他有幸能当个领导,可以像长辈一样对待下属时,他会把从你们身上潜移默化学得的坏脾气用在下属身上。

如果说你管教极严,孩子特别听话,从来不敢违抗父母的意愿。那可能更可怕,或许会是一个唯唯诺诺,没有自己主见的人。

如果一遇到问题,不问青红皂白就打骂,孩子以后有问题就不会对父母说。现在有些父母对孩子挨打的解决办法就是打回去。实际上是太简单了,一群小流氓围着你家孩子,怎么打回去。孩子的世界也是个社会,一个江湖。我们当年上初中时跟现在不同,某个院和某一片的孩子往往因为前几届的积怨而互有戒心。当年的解决办法就是团队作战,抱团取暖,住这个院和住那片的孩子各抱成团,这样每个个体就不至于太受欺负。时间长了,互相认识才融合在一起,按“鱼找鱼,虾找虾"的规律形成新的圈子。现在孩子的世界跟过去不同了,现在没有过去那样大院的楼下,胡同口聚集着一群群的孩子。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的规律不会改变。

如果家长总是打骂孩子,孩子遇事就不会跟父母说。那么他可能就会去找大哥,就是同学中那种能压得住事的孩子。我孩子当年的同学中就有这么一位,是个富二代,从小练武术,又从父母那里学得社交能力。所以同学在外打架遇到麻烦,都找他帮忙解决。这是好大哥,没有相同的气质和秉性,很难跟好大哥交朋友。更多的是坏大哥,结果都是可以想象的,最坏的结果就是进劳教所。那时就不是讨论该不该打骂孩子,而是别让孩子揍了。

教育孩子不能简单粗暴,一定要有耐心,要付出时间和精力,跟孩子交朋友,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对你敞开心扉,发现孩子的问题。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只要能把道理讲透,孩子都能够接受好的东西,摒弃有害的。


无尘结解

我还真见过经常打骂孩子的父母,这种现象,在我小时候的农村并不少见。

我是个女孩,挨过的耳光不计其数。

说来惭愧,我可能是小时候太不听话了,经常挨打,我爸经常大耳光呼过来,我都五六年级了还挨打呢。有时候妈妈也打我,我至今还记得我妈妈拿着扫炕的扫帚追着我打,只是忘了因为什么了。

其实挨打的原因都没什么大事,鸡毛蒜皮的,好多都忘了。记得有一次挨打是因为我摘了一个小黄瓜。

小时候家里太穷了,院子里种的黄瓜西红柿都是美味的零食,西红柿还没红,黄瓜还没等长大,全家人就开始盼着吃了。有一次我偷偷摘了一个特别小的黄瓜吃了,我怕它长大了被别人吃掉。结果就被我爸扇了一个大耳光,而我横着脖子看着她,根本不觉得我错了。

有个男孩很淘气,妈妈打他总是往死里打。

我家附近有个比我小两三岁的男孩,也经常挨打,他妈妈每次打他,用现在的标准衡量绝对算得上虐待了。

他挨打的原因我不是很清楚,估计也是些鸡毛蒜皮的事,男孩子毕竟淘气,比女孩子更容易挨揍。但是我知道他挨打的时候从来不服软,大一些了会跟妈妈叫板:“你有本事就打死我!”

挨打的孩子们怎么样了?

长大后,其实我理解了父亲打我。因为家里太穷了,他过得一直不顺心,很容易把不满发泄在孩子身上,加上我是家里第二个女孩,就是最不受待见的那个,脾气又有些倔强,首当其冲地成了他的发泄筒。


我没有怨恨他,但是我拥有了像他一样的坏脾气。

我没有怨恨父母,自认为待他们还不错,但是我拥有了像父亲一样的坏脾气,这种坏脾气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我有时候也会像父亲一样,无缘无故地冲别人撒气,我老公,我孩子,都成为过出气筒。好在我自己有意识要改掉,也一直在努力,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是漫长的,而且经常反复,到现在也会偶尔发作。

我家附近的那个男孩,现在还住在原来的地方,我经常从妈妈的口中听到一些老邻居的消息。他长大了,经常打老婆,有一次还把他妈妈给打了。

我不知道基因里有没有坏脾气,但是我始终认为,被打的孩子通常会痛恨坏脾气,却不由自主地继承了坏脾气。

所以,为了孩子将来能有一个平和的性格,拥有健全的人格,拥有和睦的家庭,停止打骂孩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