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十年前後房價對比 最早買房的那批人到底賺了多少?

這十年間,東莞房價漲得有多快,可能那些一直等降價的人最清楚!眼看著房價從最初的三四千漲到了如今的兩三萬,不知當初看衰樓市的人作何感想?最早買房的那批人究竟賺了多少錢?看完文章真有點心塞!

2008年房價大跳水

萬科光大“七折降價”

城區新房僅售5000元/㎡左右

2008年恰逢金融危機,整個房地產市場一片蕭條,東莞商品房的成交量同比下降超過4成,房價迎來“大跳水”,一跳回到2005年的水平,多數樓盤價格低至4千左右。

那一年,塘廈、鳳崗等臨深片區還是很不起眼,石碣、高埗還沒有劃入城區片區,特別是目前房價普遍超過25000元/㎡的塘廈,在2008年的時候單價才4000元/㎡左右,例如塘廈主打大戶型洋房的新世紀錦繡花園,當時均價僅4400元/㎡,同區域的長銀東郡均價3900元/㎡,與當年的麻涌南峰時代廣場同價!

回想當年,房價不止低,樓盤還捨得下血本大幅降價!據合富數據顯示,由於2008年市場不景氣,在3月初,萬科、光大兩家龍頭企業在全市掀起“七折降價”贏得了市場,兩家的年度銷售總額佔全市份額的24.6%。

東莞十年前後房價對比 最早買房的那批人到底賺了多少?

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城區樓盤也紛紛加入降價促銷的行列。例如首推600套的東城新世紀星城二期售價才4500-5500元/㎡,南城的江南雅筑當年也才賣5000元/㎡。城區樓盤大幅度的降價促使其當年成交比重高達55.32%,遠高於鎮區。

在那一場全市規模的價格戰中,僅有松山湖的房價還依然堅挺,並領跑全東莞。據中原數據,2008年松山湖的均價在8000元/㎡左右,當年光大錦繡山河的均價約8081元/㎡,成為最高價樓盤,然而2018年的錦繡山河沒有30000元/㎡是買不了的!

2009年均價6263元/㎡

32萬搞定小三房

周邊城市購房者感嘆“在東莞買房很幸福”

2009年初始,東莞開發商依然繼續低價走貨。據業內人士透露,那時候很多樓盤的價格都回調到2007年之前的水平,均價在4500元/㎡左右,甚至首套房首付只需10萬元就能買到一套100㎡的房子。

當年,中信凱旋國際新品售價在4500-5300元/㎡,相當於總價32萬就可以買一套A戶型74㎡的小三房;價格偏高的景湖時代城一套76㎡的戶型也才售54萬,按照20年月供算,每個月大概是2000元左右。

東莞十年前後房價對比 最早買房的那批人到底賺了多少?

2009年報紙

3月份開始,市場環境開始好轉,開發商醞釀著後期漲價。8月開盤的宏遠江南第一城均價5700元/㎡並受到熱捧,開盤當天還沒到中午就取消了所有的折扣還加推了十幾套。緊接著,景湖時代城、萬科金域華府等樓盤也都熱銷,當時的均價分別是7200元/㎡、9000元/㎡。

不過,就全國來看,2009年各地樓市很是瘋狂,房價漲幅普遍在30%以上甚至高達80%,就連佛山、珠海、南海、順德等地方的新房均價也高達8000元/㎡,甚至超過10000元/㎡。而當年東莞的房價漲幅僅15%左右,整一年的均價約6263元/㎡,讓不少周邊城市的購房者感嘆“在東莞買房真是很幸福的事情。”

2010年住宅均價7634元/㎡

普通住宅產品線豐富

常平最貴洋房售價8千

2010年東莞房地產市場飄紅:住宅均價約7634元/㎡,同比上升1400元/㎡。當年東莞普通住宅產品線豐富,高檔洋房、豪宅洋房、高贈送、非毛坯修等產品明顯增多,這些成交量的增加使得整體價格被拉高。

據房掌櫃瞭解,當年御泉山的“樓王”均價僅7200元/㎡,金域華府的均價約9000元/㎡,位列高價位梯段,就連號稱常平最貴的洋房也只是在8000元/㎡左右,這價格在2018年連二手房都買不到啊!

此外,由於深圳限購,使得深圳客繼2007年後再次入莞,深圳客的增多讓一些東莞房企看到了廣闊的市場機會。為了更好地推介產品,提高企業的知名度,2010年有不少莞企赴深圳進行宣傳推廣,比如,金地將黃江湖山大境產品推介放到了金地華南品牌深圳發佈會上、萬科松山湖1號悅組團在深圳發佈新品推介、匯景集團赴深圳開展品牌發佈會、中惠熙元各項目和深圳二手市場聯動促進營銷等。

同樣在2010年興起的還有明星營銷。據瑞峰資料顯示,在2007年之前,用明星做形象代言、走秀、籤售、歌舞等是很多東莞開發商常用的營銷手段。但在2008年金融危機來襲後,開發商們大都捨棄這一手段。直到2010年,東莞樓市雖經調控但仍然成交可觀,明星營銷也就再度興起。

2011年東莞“限購令”難產

長安塘廈鳳崗逐漸崛起

全市均價去到8186元/㎡

2011年全國大中城市紛紛出臺“限購令”令東莞房地產市場風聲鶴唳,不過東莞的“限購令”並沒有如期而至,反而演變成一場聲勢浩大的“促銷令”。據東莞中原透露,當時部分品牌開發商的樓盤工程日夜加班加點,以趕在某些時間節點發售,過後普遍取得了非常不錯的銷售率。

當年的金九銀十中,城區的樓盤大多單價還在7500-9500元/㎡徘徊的時候,長安、塘廈、鳳崗逐漸崛起,其中長安沃多夫公寓單價去到14000元/㎡,塘廈御庭苑的洋房打出均價12000元/㎡的旗號,就連鳳崗的祥利上城也高喊9600元/㎡。

隨著房價不斷衝破政府8200元/㎡的警戒線,加上東莞周邊城市又一次加碼調控,導致東莞轉入11月後樓盤上門量大減,誠意客戶、認籌量都得不到保證,大部分樓盤每週的成交不足兩套,開發商不得不以低於市場預期價開盤,或推出部分特價單位,這時候的樓市從“賣家市場”轉為了“買家市場”。

東莞十年前後房價對比 最早買房的那批人到底賺了多少?

房掌櫃瞭解到,2011年樓盤的促銷活動很多,比如黃旗山1號推出“保值回購計劃”,花樣年君山推出“3年包月供”等,濱江體育公園附近某樓盤號稱新品“6字頭”起,而前一批產品均價早已超過7300元/㎡。

那一年,東莞住宅均價約8186元/㎡,不過,這也有受到12月政府有意放緩高端樓盤審批,部分高價項目被迫延緩簽約的影響。

2012年均價8276元/㎡

南城某精裝房只需8150元/㎡

外來品牌房企標杆樓盤遍地開花

以往幾乎每年的房價都是漲1000元,但到了2012年,全市均價只漲了一百多元,漲幅約1.1%,是2007年以來漲幅最低的一年,全年的均價僅8276元/㎡。

東莞合富輝煌研究部認為,如剔除非毛坯房增多及開發成本增加等因素,2012年東莞房價實際為微降,東莞樓市長期保持理性與平穩。

據東莞中原研究部透露,2012年年初,銀行房貸利率向9折、85折推進,開發商順應市場推售剛需產品,新入市樓盤定價普遍謹慎,普通住宅定價在6000元/㎡左右,達到市場價格底部。

到了5月份,市場還在調控的陰霾下平靜如水,很多開發商採取“以價換量”,部分加推的樓盤例如花樣年江山、深業歐景城、皇家公館,二期價格進一步下調到“5字頭”、“6字頭”;還有的開發商在房價近萬元的南城區域內,推出6套房源統一價8150元/㎡起並送1500元/㎡滿屋的裝修。

2012年,東莞商品房迎來供應激增的時期,創下2007年以來的五年新高,尤其是外來品牌房企的標杆樓盤蜂擁入市,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被外來房企所斬獲,致使塘廈、鳳崗、大朗、厚街樓市競爭進入白熱化,購房者恰好“漁翁得利”。因而,從5月份到12月,東莞樓市的成交量創下了歷史同期最高。

2013年均價8812元/㎡

城區房價萬元徘徊

2012年年底的熱度使得2013年東莞房地產市場供需兩旺,當年住宅成交均價8812元/㎡,同比2012年微漲6%,其中超9成鎮區價格出現上漲。

有數據顯示,當年大部分鎮區均表現出不同大小的的上漲幅度,約4成鎮區的上漲幅度大於10%,6成多鎮區均呈現量價齊升的局面。

東莞十年前後房價對比 最早買房的那批人到底賺了多少?

從已有的資料可以看到,當年的南城萬科金色夢想還是9700元/㎡、莞城的地王廣場還是8800元/㎡、東城怡豐君逸名軒7500元/㎡,萬科金悅香樹11000元/㎡的價格算是城區最高價樓盤之一,總體來說,城區房價都還在萬元左右徘徊。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普遍3萬元的松山湖在當年也不過是萬元左右,比如2018年還有貨在售的錦繡山河,在當年打出的廣告是9300元/㎡就可以買到140-220㎡的全新洋房。如果購房者知曉這個盤在時隔幾年後就能翻近3倍的價格,或許當時砸鍋賣鐵也會買上幾套吧!

2014年均價9174元/㎡

首付4.8萬買南城一套精裝房

回顧整個2014年,東莞房地產市場處於不斷調整狀態。由於上半年受到銀根收緊、利率上浮等負面影響,許多開發商持觀望態度,有意放緩動工進度,造成了上半年整個市場供應緊張。

進入第三季度,市場形勢回暖,開發商便加快了推貨節奏,大肆跑量快速回籠資金;進入第四季度,央行降息,市場窗口擴大,開發商加快並大規模化推貨衝刺全年業績,引發了一股開盤潮,推動年底東莞住宅成交量刷歷史新高。

儘管第四季度的成交量快速回升,但也無法完全彌補前三季度銷量差距,因此,全年住宅成交量全線飄綠,總成交593.31萬㎡,同比2013年下降22.62%,同比2012年下降1.90%;住宅價格漲幅為2008年以來的第三低,均價為9174元/㎡。

在2014年,只需要首付4.8萬就能買到南城恆大御景一套精裝房;在2009年售價7200元/㎡的景湖時代城,到了2014年就漲到了11000元/㎡!

以買一套景湖時代城100㎡的房源、首付3成、貸款30年來算,2009年買入時月供是2650元,2014年買入月供變成了4086元,這上漲的速度簡直讓人不寒而慄。

2015年均價9783元/㎡

臨深片區房價剎不住車

深圳客成主力軍

2015年央行利率五連降、房貸首付比例降低、公積金異地互貸等一系列新政持續加碼,樓市政策前所未有的寬鬆,在深圳客刺激下,東莞樓市成交量大幅增長,年內房價上演“兩級”跳,從“8”字頭跳至萬字頭,整體均價為9783元/㎡。

在這一年,最為熱門的鎮區當屬臨深片區,洋房簽約均價上漲幅度超過40%的5個鎮街均位於臨深片區。當年塘廈、鳳崗、松山湖、長安的房價高達12000-13000元/㎡,城區還是10000-13000元/㎡,而大嶺山、大朗、清溪等區域還是八千多的房價。

由於政府頻頻救市,刺激了購房者入市,2015年東莞住宅成交量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市場蛋糕首次突破1000億元。

2016年全市均價破1.3萬

地價暴漲190%遠超房價增速

火熱樓市遭遇“最嚴調控”

2016年是收穫與轉折的一年,這一年裡東莞樓市先是大起——大量投資投機需求入市、房價暴漲、地王頻現,後是大落——10月6日首次出臺限購限貸限價的“最嚴調控”政策,促使樓市大幅降溫。

從價格來說,2016年住宅均價為13687元/㎡,同比2015年暴漲了40%!其中,松山湖、塘廈、鳳崗、黃江、莞城等區域的房價進入“2萬時代”,就連石碣、道滘、茶山也都趕超1.2萬元。

最誇張的是,2016年出現了12宗單價地王,最高地價達到25264元/㎡,而全年商住地樓面地價均價高達9584元/㎡,同比2015年暴漲190%,遠遠高於房價增速,這讓廣大購房者直呼樓市瘋了!

東莞十年前後房價對比 最早買房的那批人到底賺了多少?

雖然限購限貸攔截了絕大多數有經濟能力的外來投資客,但東莞的房價卻很傲嬌。這一年,樓盤的廣告從以往以“千”為單位進化成以“萬”為單位,例如以前樓盤會說自家房子“6字頭起”,但這個時候最常見的是“萬元以下房源”,似乎房價沒過萬是一件值得大肆宣傳的事。

2017年調控政策頻出

區域分化嚴重

住宅均價維穩在16500元/㎡左右

在政策全面收緊的大環境下,2017年的東莞先後出臺影響樓市的相關政策、補充細則不下10次,包括升級限購、“410”限售令、限價政策調整、禁止“商改住”、房貸收緊、利率上浮等,讓東莞房價上升走勢受到抑制,整體房價高位滯漲,全年均價約16523元/㎡,每月的房價基本維穩在16500元/㎡。

除了調控政策頻出外,2017年的東莞區域樓市分化非常明顯。受調控影響最嚴重的當屬臨深片區,由於臨深片區嚴重依賴深圳客,日益趨緊的限購政策將大部分的深圳客攔在門外,致使臨深片區成交佔比從2016年的50%左右回落到10%左右,出現斷崖式下降,市場萎縮顯著;而由於購房群體迴歸到本土,主打本土需求的主城區及一些價格較窪地的區域成交量上升。

業內人士表示,東莞作為全國唯一處於兩大一線城市中間的城市,獨特的區位優勢,吸引了眾多全國20強房企搶灘東莞;加之近期將迎來眾多城市規劃及交通利好,土地市場及區域樓市價值被普遍看好。故在大方向上,2018年東莞房價向上大勢所趨,不過樓市利好和利空參半,預計房價漲幅暫緩。

2018年房貸利率普遍上浮20%

住宅均價控制在16000-17000元/㎡

23個鎮區房價超15000元/㎡

一年多的輪番樓市調控使得投資投機買房熱度被有效的抑制,2018年的東莞樓市迴歸理性,在第一季度的住宅均價為16874元/㎡,在4月的均價為17056元/㎡,可以說,當前房價基本被控制在16000-17000元/㎡。從全市來看,共有23個鎮區的住宅均價超過15000元/㎡,5個鎮區進入20000元/㎡。

今年的供應大幅放緩,4月上旬之前較為冷清,直到4月下旬,才有部分房企陸續推新衝刺“五一”,加上房貸額度緊張、利率大幅上浮,很多購房者仍在觀望,因而,開年至今,東莞樓市的成交表現稍顯不足。

不過,據東莞中原戰略研究中心表示,6月份開始會迎來今年的首輪推盤熱潮,新舊項目將持續入市,房企在資金壓力下促銷力度有望持續加大,刺激購房者入市,釋放市場需求;同時,在公積金新政刺激下,部分購房者入市積極性有望增強;另外,受“三價合一”持續影響,二手購房成本仍高企,部分購房需求會迴流一手房,尤其加上近期部分項目加大讓利,吸引客戶入市,項目成交有望回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