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還在吐槽房價高的時候 東莞大三學生已經買房了!

前有樊綱“6個錢包論”,後有深圳90後無業小夥靠父母買1700萬豪宅惹熱議,啃老買房,一直是樓市中容易引起爭議的話題。隨著房價的大幅攀升,捆綁父母買房,已成中國青年的常態。

在東莞,這種現象也屢見不鮮,父母自願甚至主動“被啃”,有條件的早早做好各種投資打算,經濟能力稍次的,賣田賣地也想為孩子買房鋪路。

當你還在吐槽房價高的時候 東莞大三學生已經買房了!

寧在市區擠電梯也不願住鄉村別墅

孫剛(化名)現在是東莞理工學院一名大三學生,還未踏出校園的他已經擁有了人生的第一套房,且無需揹負房貸壓力。不過他並非是家裡富到流油的富二代,也不是個人能力有多出眾賺了大把錢,他能買房僅僅只是因為家裡有地可賣。

在孫爸孫媽的原計劃裡,本打算把那幾塊地留給兒子建婚房,但孫剛或是考慮到自己計算機專業的就業問題,或是不想以後上班太過奔波,又或是厭倦了鎮街安逸的生活,他寧捨棄在村裡住“別墅”的機會也想在市區擠電梯。

這兩年東莞房價飛漲,待在象牙塔裡的孫剛並未感受到房價的壓力,但做父母的看在眼裡,急在心頭,擔心等他畢業後就買不起了,於是,籌錢買套市區商品房成了當下孫家的頭等大事。

為兒把兩塊宅基地都賣了!

孫剛出身在一個傳統的家庭裡,爸媽都是土生土長的東莞人,是名副其實的“土豪”,這並不是說他們家多有錢,相反,孫家和普通家庭沒什麼兩樣,爸媽只是鎮上村委的一員,每月工資僅三四千,而孫剛還在東莞理工學院讀大三,還沒有賺錢的能力。

不過,他們自帶“本地人”屬性,錢不多沒關係,地多就行了!據瞭解,孫家一共有4塊宅基地,其中有一塊地在早年已用來建造舊屋,現用來出租,每月收租就有兩千多元;一塊自建了五層新屋,一家老小就住在新屋裡;還有兩塊位於河邊的地一直荒廢著,是為孫剛準備的。

當你還在吐槽房價高的時候 東莞大三學生已經買房了!

怎麼才能最快籌到買房錢?對於孫家來說,除了中獎,就只有賣地!在以前,宅基地是很多村民的命根子,但現在城鎮化加快,村民的思想越來越開明,賣地的現象很普遍,更何況大部分的本地村民都有幾塊地,少一兩塊並不礙事。

另一方面,在房價普遍2萬左右的東莞,幾十萬只能勉強夠一套新建商品房的首付,但卻能在鎮區買一塊100㎡左右的宅基地,一兩百萬就能自建一套豪華的鄉村別墅。

自賣地的消息放出去,孫家門庭若市。由於地塊周邊幾公里內陸續有幾個品牌開發商在興建樓盤,未來居住氛圍被看好,孫爸盤算著將地價往高喊。經過幾次與意向買家談價,最後將河邊兩塊各120㎡的地以每塊70萬的價格賣給了一個潮汕家庭和一個東莞家庭,款項各分兩期結清。

還未畢業就擁有了房子

5月,孫家開始留意市區的新樓盤,目標鎖定在100㎡左右的三到四房戶型,萬科中天城市花園、碧桂園東江月、中央美地等都在選擇範圍內。因萬科中天城市花園是個大社區,學校、地鐵、商場等環繞在小區周邊,讓孫氏一家更鐘情於該樓盤。

只是,約22000元/㎡的價格意味著一套100㎡左右的房子至少需220萬,賣地的款項只有140萬,剩餘的房款則需向銀行貸款或找親戚朋友借。

考慮到孫剛還是學生,貸款手續麻煩,加上銀行房貸利率上浮了幾個點,利息大大增多,讓他們最終決定跟親戚借。就這樣,還沒踏出大學校園的孫剛就輕易的擁有了人生的第一套房子……

當你還在吐槽房價高的時候 東莞大三學生已經買房了!

實際上,在東莞,像孫剛這種有家人幫襯買房的案例有很多,有的是父母給首付,子女承擔月供,有的家庭直接全款為子女減負,單靠年輕人自己要猴年馬月才能湊齊幾十萬上百萬的首付呢?

前段時間,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在CCTV2《大講堂》電視節目中提出“六個錢包買房”的建議,意思是隻要自己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和愛人的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能幫你湊夠首付的話,那麼最好還是買房。

這建議雖然有些雷人,但也反應出現在已不是大多數人靠雙手就能掙出一套房的時代了,用家人的錢買房,漸漸成為大部分年輕人面對高房價的無奈之舉,能適當啃老上車是件很幸運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