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一談EOS超級節點競選投票!那個飯局上他們買了2個億的EOS!

談一談EOS超級節點競選投票!那個飯局上他們買了2個億的EOS!

節點競選和主網上線對EOS的影響

從4月初開始的一個月裡,EOS勢如破竹的從6美金漲了到20美金上下,小夥伴們普遍心情不錯。

最近EOS的上漲,很大程度上與越來越臨近的6月份的主網上線關係很大。同時,另外一個原因是,距離6月初將進行的超級節點投票也越來越臨近,部分資金實力強勁的競選者正在大肆收集籌碼,無形中推高了EOS價格。

因此,EOS也走出相對獨立於大盤的行情,這種獨立行情很可能會持續到6月主網上線之後。

在這個時候,筆者建議大家多關注節點競選中,一些規則和競爭形勢方面的變化。

如果節點競爭越來越激烈,EOS的行情不會太弱。但節點競選落幕後,市場有可能會出現一定的動盪,比如:出現少量的落選者拋盤套利等情況,我們也可以適當的做些思想上的準備。另外,投票的細則隨時有可能調整,需關注會不會發生某些特別重大的調整,造成某些競選者收集籌碼的意願降低。目前看,這種可能性還是蠻小的。

對於投資者,即便在形勢一片樂觀之時,也能將最壞的狀況納入自己的計劃之中,才能達到雲淡風輕的投資境界。

現在EOS的大形勢還是蠻好的,EOS節點投票競爭非常白熱化,競選者收集籌碼是窮盡所能,甚至不惜一切代價的,這個時候,似乎有點散戶割競選者韭菜的意味了。

EOS的深層投資價值在哪?

筆者認為EOS的投資之路現在僅僅是剛開始而已,即便是轟轟烈烈的超級節點競選,也不過是其歷史上的一小抹波瀾,未來EOS真正巨大的升值空間,更應該是蘊含在整體生態快速成長的趨勢之中。

未來必然會有大量的DAPP(分佈式應用程序)在EOS主網上落地紮根,而EOS是需要DAPP項目方持有代幣來換取帶寬資源使用權的,所以,隨著整個EOS生態體系的壯大,項目方和投資人都需要積極的持有EOS,相對於現在單純的幣價升值屬性,EOS未來的流動性會變低,EOS的真正增長階段也會隨之到來,這才真正進入了EOS信仰者一直所期待的生態增長紅利期,並且這個紅利期有可能持續很長。

今天(2018-5-8)EOS的總市值是ETH的32%,是被高估還是仍被低估,相信每個人的判斷也不盡相同,大家可以在下面的評論區說說自己的觀點。

在EOS的投資佈局中,二級市場的幣價升值是大家所熟知的維度,但同時還有另外一個空間更大的投資維度——對未來EOS生態中眾多DAPP項目的早期投資或者說是項目孵化。

我身邊的各類專業投資人及投資機構,他們一直在著眼這個維度的投資。當然,這個層面的投資,是有諸多門檻的,對於普通投資者較難有機會參與,比如:有合格投資人的身份,有效的項目信息來源,以及對所處領域的深層面認知和趨勢把握。

早期投資的風險也會明顯高於二級市場投資,但綜合收益是非常高的,會遠遠高於股票或者數字貨幣的二級市場投資,某些成功的項目,有可能會讓早期投資者獲取百倍千倍甚至萬倍的投資收益。

那個飯局上,他們買了2個億的EOS

4月20日“EOS溫州”將參與EOS超級節點競選的消息被放出,這個競選者可以算是節點競選中的一個異類了,他們既沒有做線下路演,也沒有大搞社區或EOS生態,而是通過飯局、見面會、朋友之間的口口相傳,讓大家一起買入EOS,以此獲得未來的投票權。就憑藉溫州商人抱團和強大的資金實力,簡單粗暴地加入到了這場原本是信仰者們參加的節點爭奪之中。

據說,在一次飯局上,一個EOS溫州的核心成員講完將要參加EOS超級節點競選的事,幾個溫州做實體經濟的商人當場就買了價值兩億的EOS。

OMG,難怪EOS最近像打了雞血一樣呢。

據估計,EOS溫州至少已經手握不少於7000萬個EOS,如果按今天(5月8日)的幣價來算,這些EOS的總市值超過了80億人民幣。

從4月11日到4月29日,不到20天的時間裡,EOS的價格從6美元漲到了20美元以上,漲幅超過3倍。這對於EOS這樣一個市值百億美金級別的項目而言,顯然是非常驚人漲幅了。而這顯然與“溫州幫”及其他節點大肆收集選票是不無關係的。

與此同時,不少身邊的朋友擔心,“溫州幫”在股市和樓市中,慣用的手法是兇悍的大肆買入,等待價格暴漲,然後再伺機集體拋盤,讓散戶損失慘重。

4月30日EOS突然出現了大幅下跌時,身邊有朋友擔心溫州幫開始出貨,急匆匆的賣掉自己手裡的EOS暫時離場了。

一些人把EOS溫州定義為“遊資”或者“投機者”,這不一定準確。但不容否認的是,現在的EOS超級節點競選,已經演變成了靠資本說話的競技場。

浮躁而喧囂,是不是還少了點什麼呢?

節點之爭從來不缺少看點,從賄選爭論、驚人收益的討論、大佬紛紛加入、直至部分投機者進場,每個階段的故事都很博人眼球,儼然成了一場幣圈的娛樂大戲。

但是,你是否會覺得似乎有點怪怪的,少了些什麼呢?是不是我們的輿論導向出現了偏差呢?

筆者覺得,整個輿論環境中缺少了一樣很重要的東西——作為EOS信仰者發自內心的正義感!

從最早老貓提出的節點社區分紅思路後,公眾就被代入了一場關於自身利益的思考,估計很多朋友現在想得最多的也是如何讓自己手中的EOS從節點投票中獲得最大化的收益。以至於當前的輿論導向很少有關於價值觀、信仰、生態發展層面的思考。

對於EOS,我能幻想的最美麗畫面是,整個生態繁榮興盛,治理體制公平順暢,幣價扶搖直上,趕超以太,趕超比特,整個生態成為區塊鏈信仰者的夢想國……而這一切實現的深層基礎應該是公平和正義的治理體系。

這也是每個投資者最大的利益所在,誰在踐踏競選的正義,誰就是在傷害所有EOS信仰者的核心利益。如果21個節點被搞得烏煙瘴氣,V神一直在詬病的EOS中心化,不就真的被言重了嗎?我們如何期待那個完美世界的到來,EOS拿什麼去超越以太坊。

此時,我們需要做點什麼,而不是隻在旁邊談笑風生。

當選超級節點,需要多少選票?

EOS的節點投票規則是,每個EOS可以投票給30個節點。猜想BM這樣設計應該是希望投票更趨於公平,增加了整個投票過程的不確定性,最終勝出者所需的投票數難以預估。這樣,也就讓希望通過購買足夠多的EOS來鎖定勝利的難度變得很大。

總量10億個的EOS,其中項目方持有1億多個,最終到底需要多少投票的支持才能取得勝利呢,這是無法準確預算的,按筆者推測,很可能需要至少1.25億個以上EOS的支持,才比較有把握當選21個超級節點之一。

這個推測主要是參考了BM的另外一個項目比特股,比特股同樣採用DPOS共識機制,投票的方式也比較類似,實際的結果是最終如果想獲得前21名的投票,大概需要獲得六分之一的投票支持。

而EOS在初期的投票比例,很可能並沒有比特股高,因此,我猜測想勝出大約也需要取得八分之一以上的投票,也就是大約1.25億票,當然這只是猜測而已。

怎樣的競選者更容易勝出?

從各個角度分析,今天的EOS超級節點競選已經是巨頭的遊戲了,大體來看這兩類參選者更容易勝出:

1、自持數千萬EOS的競選者,結盟互投後是非常有把握當選的。很遺憾,拉幫結夥的節點顯然更易勝出。

2、知名度高,且口碑好,社會形象好的競選者。由於每票最多可以投給30個競選者,大眾在投票時很大程度上是憑印象來投票的,比如EOS NewYork這樣公眾形象好且知名度高競選者,自然有望獲得大量的公眾隨機選票。

這種情況下,會有一種類型的競選者是非常弱勢的,從EOS生態發展的角度講他們應該當選,但實際上卻機會不大,這些優秀但弱勢的競選者,其實才是我們EOS信仰者應該去幫助的。

這類弱勢的競選者,通常是更偏重技術的團隊,他們或許一直在為EOS的生態建設埋頭努力,或許已經幫助了大量DAPP開發團隊的早期成長。但是,他們可能不善炒作,不善推廣,因此很難為公眾所熟知。自然最終投票時,也很難被大眾所選擇。

但其實,他們是非常適合成為未來超級節點的,或許更有能力用自己擅長的技術積澱維護和服務好EOS主網,並且幫助更多的新的DAPP誕生和繁衍。

我們能做的更有意義的事,應該是利用自己媒體的影響力,以及身後高度共識的粉絲,去為那些低調的、踏實的、但卻並不為人所熟知的技術型或者生態建設型競選者呼喊助威,讓更多的人瞭解他們,認可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