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寫給孩子: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

《傅雷家書》是一本特殊的家書集。父親傅雷,是著名的作家和翻譯家,學貫中西;兒子傅聰,是卓絕的鋼琴大師。這樣的家書充滿了文學色彩、藝術色彩,是在藝術的氛圍中用優美的筆調寫成的。翻開《傅雷家書》,就能看見傅雷作為一位父親樸實無華、真摯感人的拳拳愛子之心。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裡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啟迪。

為大家摘選了一些,願大家能有所得。常說見信如唔,讀一位父親的書信,大概也如同父親在耳邊叮嚀教誨吧。

傅雷寫給孩子: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

傅雷與傅聰

這一回痛苦的經驗,大概又使你靈智的長成進了一步。你對藝術的領會又可深入一步。我祝賀你有跟自己鬥爭的勇氣。一個又一個的筋斗栽過去,只要爬得起來,一定會逐漸攀上高峰,超脫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不經歷尖銳的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所以孩子,我很高興你這種蛻變的過程,但願你將來比我對人生有更深切的瞭解,對人類有更熱烈的愛,對藝術有更誠摯的信心!孩子,我相信你一定不會辜負我的期望。(一九五四年四月二十日)

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太陽太強烈,會把五穀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我們只求心理相當平衡,不至於受傷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來的人。我預料國外這幾年,對你整個的人也有很大的幫助。慢慢的你會養成另外一種心情對付過去的事:就是能夠想到而不再驚心動魄,能夠從客觀的立場分析前因後果,做將來的借鑑,以免重蹈覆轍。一個人唯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終不至於被回憶侵蝕。我相信你逐漸會學會這一套,越來越堅強的。( 一九五四年十月二日)

傅雷寫給孩子: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

傅雷家書手稿

你能堅強(不為勝利衝昏了頭腦是堅強的最好的證據),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們掌握之內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賦,但只要堅強,就不怕失敗,不怕挫折,不怕打擊--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術上的,學習上的--打擊;從此以後你可以孤軍奮鬥了。何況事實上有多少良師益友在周圍幫助你,扶掖你。還加上古今的名著,時時刻刻給你精神上的養料!孩子,從今以後,你永遠不會孤獨的了,即使孤獨也不怕的了!

赤子之心這句話,我也一直記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六日)

人沒有苦悶,沒有矛盾,就不會進步。有矛盾才會逼你解決矛盾,解決一次矛盾即往前邁進一步。到晚年矛盾減少,即是生命將要告終的表現。沒有矛盾的一片恬靜只是一個崇高的理想,真正實現的話並不是一個好現象。

苦悶也須用智慧來解決,至少在苦悶的時間不能忘了明哲的教訓,才不至於轉到悲觀絕望,用灰色眼鏡看事物,才能保持健康的心情繼續在人生中奮鬥,而唯有如此,自己的小我苦悶才能轉化為一種活潑的力量而不僅僅成為憤世嫉俗的消極因素;因為憤世嫉俗並不能解決矛盾,也就不能使自己往前邁進一步。由此得出一個結論,我們不怕經常苦悶,經常矛盾,但必須不讓這苦悶與矛盾妨礙我們愉快的心情。(一九六一年二月七日)

傅雷寫給孩子: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

傅雷家書手稿

孤獨的感覺,彼此差不多,只是程度不同,次數多少有異而已。你的精神波動,我們知之有素,千句並一句,只要基本信心不動搖,任何小爭執大爭執都會跟著時間淡忘的。人不知而不慍是人生最高修養,自非一時所能達到。對批評家的話我過去並非不加保留,只是增加了我的警惕。即是人言籍籍,自當格外反躬自省,多徵求真正內行師友的意見。

認真的人很少會滿意自己的成績,我的主要苦悶即在於此。所不同的,你是天天在變,能變出新體會,新境界,新表演,我則是眼光不斷提高而能力始終停滯在老地方。每次聽你的唱片總心上想:不知他現在彈這個曲子又是怎麼一個樣子了。(一九六四年四月二十四日)

傅雷寫給孩子: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