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茶結緣後,茶若能言,飲者自慚!

與茶結緣後,茶若能言,飲者自慚!

總是有人不停的問我,為什麼那麼喜愛茶。

小時候,家裡有一臺飲水機。當時就讀於村小,放學回家,喜歡摘點別人家的花花草草,接開水,泡來喝。還記得有一次專門請玩得好的姐妹一起到我家,上樹摘了點玉蘭花,有板有眼,一招一式地泡給她喝,我與她都欣賞這樣的事情,當時連這種事,也很開心。說句多餘的話,現在她結婚了,還長胖了,因為她後來再沒喝過我泡的茶了。

所以我現在回頭來看,我應該是打小就享受這種一片葉子在水裡鮮活旋轉,傾其所有內質,釋放其品格的美好瞬間,如寄蜉蝣於天地,不識晦朔,無意春秋,取足一日,尚又何求?戲渟淹而委餘,何必江湖而是遊。

與茶結緣後,茶若能言,飲者自慚!

中學時代,學業比較重,所以咖啡成了大家最好的提神飲品,我是個例外,一喝咖啡就胃疼。舅舅家普洱茶多,我就喝他的,身體反應告訴我,我更加服帖於普洱熟茶的順滑純粹,這時候開始正式接觸普洱茶。所以每天早晨拎一壺普洱去,見了門衛大爺,相互點頭一笑,他說我才是大爺。那時候好像普洱很高級的樣子,因為同學們總是嘖嘖嘖。說句多餘的話,這也是我每天晚自習後加餐沒長胖的原因。

上了大學後,就更加離不開茶了,漸漸從身體需要轉成了精神也需要。第一套正兒八經的茶具是哥哥送我的生日禮物,擺在寢室裡,一杯敬室友,一杯敬自己,剩下的全部敬青春。大一時候,開始有意識去主動了解茶類知識,幸好學校圖書館也小有幾本相關書籍,所以別人去圖書館是上自習考研或是耍朋友的,我就比較單純了,研究幾片葉子的問題。說句多餘的話,大一暑假遇到了初戀,正好他也愛喝茶,便更加堅定,我離不開這個東西,茶這個東西。

與茶結緣後,茶若能言,飲者自慚!

大三換了校區,從郊外校區搬到了城鄉結合部校區,聽說學校為了力爭自己是城裡的,故意縮了一下校區建設範圍的腳,免得規劃到隔壁去了。大三真閒,因為不愛上課,上了也不聽,聽了也不記,記了也得忘。這時候,心態發生了變化,希望找到一個愛喝茶的朋友,可以在學校任何一個地方,留下我們喝茶的身影。說句多餘的話,初戀大二就分手了,便沒辦法跟他交流這方面的事情。

然後,流竄於重慶大小茶城,混茶,學點書上沒有的知識。學知識是一門技術活,學著學著就交學費了,生活費節約下來買他們的茶,遇到有的茶商,會忽悠我這樣一個小妹兒,我不怪他,畢竟他沒有素質。於此同時也養成了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出去旅行,唯茶是依,帶有很強的目的性,一切以尋茶看茶為目的,如果這個地方沒有茶,便失去了旅行的意義。也喜歡單獨出行,那是在完完全全之中,我屬於我自己,沉浸於我自己,當然也怕拖泥帶水,怕耽誤了同伴看其他景緻的體驗機會。平日極少買衣服鞋子之類,我爸媽給我錢讓我建設下我自己,對自己好一點,我卻用來買這些不實際的,所以不敢讓家裡知道,獨生娃會受到更多嚴厲批評。說句多餘的話,我沒有受到獨生女的優待,但是卻給予了我最完整無私的愛。

與茶結緣後,茶若能言,飲者自慚!

要買更好的茶,就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後來,便鼓起勇氣找了一家茶館,打工,勤奮打工,不分晝夜打工。打工那段時間,好羞澀,總是要和陌生人講話。我像個沒見過世面的崽一樣,漸漸也居然在裡面找到了阿爸阿媽的關懷,他們都閱歷豐盈,比我懂怎麼講故事。出來以後到現在,我最深刻的故事,也停留在裡面沒走出來過。現在才算明白,要想得到一個人,你就去走近他;要想失去一個人,你就去無限度地走近他,於人於物來講,都是這樣。無比感恩,在那裡遇到的每一個人。說句多餘的話,算了不說了。

快畢業那會兒,經朋友介紹,又換了一家茶館打工,做茶與茶道培訓,圍繞“所謂茶道,無非燒水點茶而已”來鋪敘。茶的樸素自然,韻味雋永,與精行儉德之人最配,也包容萬物,所以無一物之念,人人可結廬岑寂,處處皆安心道場。我像個心理老師一樣,藉助茶這樣一種介質,幫他們找到一片自己的白露地。

與茶結緣後,茶若能言,飲者自慚!

畢業後,有了正式的工作。原先的青石板路也還是一直在鋪設,繼續做茶,他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很大一部分,最忠實的伴侶,最依賴的伴侶。有壓力的時候,喜歡一個人獨處,泡上一壺茶,情緒此時最穩定,最有安全感;和茶友茶客們喝茶時,總是提到,茶無上品,適者為珍,心中也明白,茶若能言,飲者自慚,誰喝誰體會。

所以就這樣,之所以愛,是因為依存,依存到現在,也直到以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