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方法助你寫出形象豐滿、立意深遠的好作文

寫作方法|四個方法助你寫出形象豐滿、立意深遠的好作文

一、妙串材料

1、用排比句,鋪排材料

為了豐富文章的內容,考生可以用排比的句式列舉大量的材料,這樣既顯得材料豐富,又顯得富有氣勢。

【例如】高考滿分作文《說“安”》:林覺民的壯烈來自對妻子的薄倖,一紙《與妻書》成就了他一生的輝煌,千古的美名,可誰又曾想到那可憐的如花嬌妻悽苦迷離的下半生呢?唐玄宗的沉淪迷醉似乎扯到楊玉環的糾纏而變得更加容易被寬恕,那又何須吟上一首《長恨歌》來歌頌其天長地久?吳三桂的“衝冠一怒為紅顏”使他的情聖身份抵過“亂臣賊子”,但為什麼陳圓圓變成了“禍水”而遭人鄙棄?紂王好色淫亂,民不聊生,但為何總說妲己是禍國的元兇?

文章主體部分先以林覺民、吳三桂、唐玄宗、紂王四個人物打頭,以反問句式構成排比,為四個女子鳴不平,駁斥歷來所謂“紅顏禍水”的論調。內容豐富,文采飛揚。

2、引用詩文名言,充實材料

恰當的引用,不僅豐富文章的內容,增強文章的說服力,而且能顯示考生的文化修養,特別適合考場作文使用。

【例如】高考作文《那些風雨,那些人生》:“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聽此聲,就便深知身在盛唐,是詩仙李白的佳句。循聲望去,卻見詩人獨自飲酒,月下獨酌,不免吟到:“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暗自傷感,本是一腔愛國熱情,卻因遭貶而壯志難酬;看不慣當朝者花前月下的嬉戲而獨自離去,放鹿青崖,一聲蜀道難,一杯將進酒,回望盛唐,人們看到仙人離去的腳步。意外嗎?是的,高官厚祿有幾人放得下,錢權名利有幾人視為過眼雲煙?不,不意外,青蓮居士自有他的人格尊嚴,他的道德標準,他放棄這一切,卻留下了百年後的盛名……

文章選取了經歷人生風風雨雨的詩人——李白的著名詩句,在詩歌的吟誦中,感悟歷史,參透社會人生,深刻地闡釋“出人意外”與“情理之中”的關係。

寫作方法|四個方法助你寫出形象豐滿、立意深遠的好作文

二、豐滿形象

形象豐滿,是針對敘事類文章的人物形象塑造提出的,它要求考生綜合運用多種表現手法,多角度、多側面地描寫人物形象,反映其性格特徵,展示其內心世界,人物形象個性鮮明,呼之欲出。那麼,怎樣在考場中迅速達到形象豐滿的要求呢?

1、綜合描寫現豐滿

就是綜合運用肖像、語言、行動、心理等描寫手段,對人物進行全面的反映。

【例如】魯迅的小說《故鄉》中,閏土、楊二嫂兩個人物之所以立體豐滿,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魯迅綜合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應該強調,對人物進行描寫,一定要表現出“這個”人物區別於他人的不同之處,為描寫而描寫毫無意義。

2、立體展示塑豐滿

就是在表現人物特點時,不是概念化、臉譜化地光寫其高、大、全或假、惡、醜,而是寫出人物的豐富性和複雜性,寫出生活中有血有肉的人。

【例如】《情到深處品自高》一文中,作者寫何家慶攜帶全家的積蓄2.7萬元去西南考察魔芋種時,有這樣一段話:可是鬼使神差,先後三次,他分別到了績溪、安慶、浙江、又轉回來了。前行的腳步是那樣滯重,何家慶陷入了極度的矛盾和痛苦之中------何家慶清楚此行意味著什麼:茫茫大西南,語言不通,民族習俗各異,毒蛇、惡狼出沒,風霜雷電相逼,飢餓寒冷侵襲------但是另一方面,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每況愈下,對家庭倍加依戀,稍一遲疑,就難以成行。在最終成行之前,他一夜輾轉反側,次日凌晨4點就起床了。從居住的四樓跑上跑下四趟,在家磨蹭了兩個小時------

作者寫出這些矛盾心理,不僅沒有損害先進人物的高大形象,而且可以使人物更加豐滿可信,更加深切感人。

三、深化意境

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觀情感與客觀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讀者沉浸其中的想像世界。”可見,只有作者內在的“意”和外在的“境”高度融合才能達到“意境深遠”的要求。

下面,結合實例介紹幾種創設意境的方法:

1.用真摯的情感豐厚畫面底蘊

“情者文之經”(《文心雕龍》),只有用飽滿的情感直叩讀者心扉,文章才顯得具有內在的魅力。只有讓畫面的底層湧動情感的熱流,文章才能煥發動人的光彩。

2.用深邃的哲理昇華畫面思想

藝術畫面裡如能融入深邃的哲思,使其閃耀理性的光彩,就能產生永久的藝術魅力。唐代王之煥的詩《登鸛鵲樓》、宋代蘇軾的《題西林壁》都是詩的藝術境界與深刻哲理融為一體的典範之作。寫高考作文也要追求詩情畫意與深邃哲思的統一。

寫作方法|四個方法助你寫出形象豐滿、立意深遠的好作文

四、擴張思想

高考語文《考試說明》對作文發展等級 “豐富”一項,提出三條要求,即材料豐富、形象豐滿、意境深遠。我們覺得,這三條要求的實質只有一個:要有豐富的思想內涵。下面結合實例,介紹一些豐富文章思想內涵的方法:

1、思想擴張

在高考作文中,考生要敢於超越學校的蕃籬,大膽聚焦社會,深入人間正道,使文章洋溢著濃郁的時代氣息,滲透著對社會、對人生的深邃的思考,顯現出強烈的社會意識,使生命具有巨大的張力。

【例如】事實上,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牆,或將自身分割,或與其它民族隔開,然而歷史的發展總是表明:這些形式各異的牆最終都將被拆除,未來的世界是一個沒有牆的世界。(《牆●民族●世界》)

作者從實體的“牆”想到分隔民族的心靈之牆,社會之牆,想到柏林牆,朝韓的三八線,還有巴以間的牆,中國和日、美之間的牆。他提出:“這是違背歷史發展潮流的,不同民族間的‘牆’,終將在趨於大同的世界裡消失。”敏銳的觸角,深邃的洞察,使文章承載強烈的社會意識,具有厚實的質感。

2、理性透析

考生審視生活,應具有理性的思考,透析生活表象,發揚其潛涵的精神內核,發掘出生活豐富而深邃的內涵。惟有如此,才能使思維縱深運作,顯現出縱深性與寬廣性,使文章具有透視生活深層內核的價值。

【例如】當蔥綠的葉子逐漸變黃,紛紛飄落時,我們卻收穫了累累的果實;當潔白美麗的雪野悄然消失後,我們卻迎來了生機盎然的春天;一輪輝煌的太陽隱退後,我們卻欣賞到了充滿詩意的月亮。生活中有許多東西如果沒有失去,我們就不可能有新的收穫。

審視生活,而繼以理性的思考、領悟與解讀生活內涵,透析其潛載的“定律”。這是思維的拓展,更是思維的深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