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將稻田改造後養它,畝產3000斤,每斤十五塊,年賺二十萬

按照季節來說,農村的水田一般都已經插了秧苗了,只是這幾年農業成本的上漲,水稻種植的經濟收入越來越沒有優勢,不少農民朋友開始整改水田做其他種養行業。當家灣的農民胡癸就將稻田改造後養殖泥鰍,畝產3000斤,年賺二十萬。

農民將稻田改造後養它,畝產3000斤,每斤十五塊,年賺二十萬

泥鰍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但是脂肪較低,能降脂降壓,即是美味佳餚又是大眾食品。素有“天上的斑鳩,地下的泥鰍”,和“水中人參”之美譽,是難得的滋補佳品,田園美食。隨著現代人對健康食品的追求,泥鰍越來越受歡迎,野生資源根本滿足不了市場,養殖前景一片廣闊。

農民將稻田改造後養它,畝產3000斤,每斤十五塊,年賺二十萬

胡癸今年四十多歲,自己家裡有二十多畝的水田,早年都是靠種植水稻為主要經濟來源。只是後來經濟水平的上漲,種植水稻越來越難以滿足家庭對經濟的需求。也正在這個時候,村裡搞產業發展,根據當地環境,最終村裡選擇了泥鰍養殖,而胡癸是作為第一批相應的農戶,將自家二十畝水田全部改造,養上了泥鰍。

農民將稻田改造後養它,畝產3000斤,每斤十五塊,年賺二十萬

胡癸在村裡的技術支持下,泥鰍養殖越來越紅火,他告訴我們,泥鰍其實養殖非常簡單,見效快,成本低。同時他也給我們算了一筆經濟賬,一畝可以收穫泥鰍3000斤左右,市場價15元每斤,按照6元每斤的批發價,一畝有1.8萬的產值,除掉所有成本一畝賺1.2萬不是問題,這可是種植水稻所不能比擬的。這幾年,胡癸通過養殖泥鰍,每年的純收益達二十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