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時期札剌亦兒部落的源頭——在哪裡?

作者 拜嘯霖

拉斯特的《史集》記載——

“8世紀初至九世紀中(即唐朝時期,引者注),札剌亦兒部駐牧於哈拉和林”,即今天的外蒙古國後杭愛省西北角的額爾德尼召。

到了遼代,“那時,名為札剌亦兒的蒙古人有若干部……部落在怯綠連河境內,他們共有七十古列延(“一古列延”代表一千帳,引者注)……這條怯綠連河(今克魯倫河,發源於蒙古國肯特山東麓,在中游烏蘭恩格爾西端進入中國,流經呼倫貝爾盟新巴爾虎右旗,流入呼倫湖,經呼倫湖與黑龍江上游額爾古納河相通,引者注)鄰近乞臺(即“漢人”,引者注)地區(見圖1)。” 怯綠

蒙元時期札剌亦兒部落的源頭——在哪裡?

圖1

連河與遼地域接近,契丹人常與阻卜札剌亦兒人及其他阻卜諸部打仗。遼代設置阻卜札剌部節度使司,為遼代的西北部屬。“阻卜”,即唐代“突厥人”及後來的塔塔人,金代稱為“阻”,蒙元時期泛稱“蒙古人”。

據蘇天舜《國朝名臣事略•太師魯國忠武王》記載——

“(木華黎)生於阿難水(即斡難河,斡嫩河,也作鄂倫河、敖嫩河,發源於蒙古國小肯特山東麓,古稱黑水,黑龍江上游之一,蒙古族發祥地)之東”,這也是札剌亦兒部落早期的駐牧地。即札剌亦兒部落早期駐牧於蒙古高原的斡難河東部地區的草原,當時草原上水草最豐茂之處:鄂爾渾河(發源於蒙古國杭愛山脈,後注入蒙俄邊境的色楞格河)與圖拉河(發源於中烏拉爾山東坡,俄羅斯托博爾河左支流)流域被克烈部佔據(傳統上的匈奴、柔然、突厥、回鶻以此為中心),杭愛山西北的大盆地被乃蠻部佔據(見圖2)。

蒙元時期札剌亦兒部落的源頭——在哪裡?

圖2

《元史•本紀第一•太祖一》記載——

遼聖宗耶律隆緒開泰元年(壬子鼠年,北宋大中祥符五年,契丹統合三十年,大理明啟三年,1012年),遼國統帥耶律花哥率軍越過怯綠連河,襲擊了札剌亦兒部,大肆殺戮,兒童也不放過,劫掠了財產和牲畜。札剌亦兒部被遼朝軍隊打敗,七十古列延(七萬帳)僅有七十帳得以逃脫,從克魯倫河逃命到了蒙古部,成吉思汗前推八世祖蔑年土墩(孛端察兒的孫子;“土墩”,唐代譯作“吐屯”,突厥謂“史”為“吐屯”,監察官含義;“蔑年”,也記作“咩捻”,“廣闊、多”之意。)駐牧的草原附近。“押剌伊而(札剌亦兒)部幾個小兒撅草地上的‘速都遜’草根為食或玩耍,被篾年土墩的妻子莫拿倫發現,發怒驅車追趕過程中致小兒死或重傷。押剌伊而部人憤怒趕走了莫拿倫家的馬群,莫拿倫六子未及披掛鎧甲追趕,全部被殺,隨後押剌伊而人滅了篾年土墩全家。”“惟餘女眷及長孫海都(其父合赤曲魯克,篾年土墩長子)被乳母藏匿得以倖免,第七子納真於八剌忽民家為贅婿,免於難。” 自此札剌亦兒部落與蒙古部落結仇。“納真偽牧馬者,詣(yi,到)押剌伊而(即扎剌亦兒),伺機復仇。後擁侄海都(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六世祖,非窩闊臺汗之孫海都)為部落首領。”後海都汗在貝加爾湖附近打敗了扎剌亦兒部落,除了被屠殺者之外,都成為海都及諸子家門的梯奴隸(祖輩與主人保持主奴關係)。

蒙元時期札剌亦兒部落的源頭——在哪裡?

中央電視臺 專題片《蒼狼——野狐嶺之戰》中的木華黎形象

據《蒙古秘史》137節記載——

“札剌亦兒部那顏帖列格禿•伯顏之子古溫.兀阿(孔溫窟哇)和赤剌溫.孩亦赤(即忙哥撒兒之父赤老溫•愷赤,引者注)分別把自己兒子模合裡(即木合黎,引者注)等四人送給成吉思汗做奴僕”;《史集》記載,木華黎出自札剌亦兒•札阿惕部;《元史》記載,忙哥撒兒為察哈•札剌亦兒人。這些記載可以說明,在斡難河、怯綠連河區域被契丹人打敗的七萬帳札剌亦兒人中,包括木華黎所在的札阿惕部。

《史集•部族志•札剌亦兒》記載——

“據說他們的禹兒惕為哈剌和林的合迪馬(地方),他們是(如此地)愚忠,以致他們把奶油給畏兀兒君主古兒汗的公駱駝(食用)。”國內元史專家劉迎勝根據1965年蘇聯出版的《部族志》波斯文合校本《札剌亦兒傳》譯為,“……據說他們的禹兒惕自古以來一直在哈剌和林,對他們來說,那樣才是忠順畏服,即不斷向古兒汗——即畏兀兒君主的——公駱駝供奉油脂”。“畏兀兒古兒汗”即漠北迴鶻汗國的可汗,這個信息表明,札剌亦兒部落的一部分在840年之前已居於哈剌和林,並臣屬於漠北迴鶻。

由此可以得出,札剌亦兒人至少分為兩部:

一部自遼代到成吉思汗時代一直居住在斡難河、怯綠連河流域,成為成吉思汗祖輩的世僕,這一部分包括木華黎所在的札阿惕部及其他幾個分支,屬蒙古語系部落;

另一部在漠北迴鶻汗國牙帳附近的哈剌和林一帶,為回紇牧駱駝,這一部分包括朵郎吉惕及其他分支,突厥語系部落。

(本文原載全球拜氏文化研究會會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