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兆鳳:以翡翠為媒,以玉石為友

品名篇佳作,觀世間百態,享人文情懷

圖文/方孔 彭外先 歐興義

提到玉石,大多數人會想到“賭石”,甚至會聯想到“賭石”與玉石的淵源。從古至今,“賭石”與玉石的開採、加工和銷售相生相伴、甚至相輔相成的,因為從世人青睞玉石的那天起,“賭”就已經成為玉石交易中最常見,也最常用的一種手段,成為最根深蒂固,也最激情澎湃的一種玉文化現象。

畢兆鳳:以翡翠為媒,以玉石為友

在賭石生意場上歷經三十餘載的畢兆風,用她女性比較細膩精緻的優勢打造出自己的玉石品牌,用她獨特的個人魅力來拓展發展空間。誰能聯想到,這樣一位氣勢如虹,人如美玉的女子,在接接觸玉石之前,是一位曾在戰場上馳騁的革命軍人。從軍人到生意人,她向世人展現出巾幗不讓鬚眉的颯爽英姿。或許正是因為軍人這一特殊身份,才讓我們看到這位剛強與溫和兩種性格完美結合於一身的景星麟風一一畢兆風。

畢兆鳳:以翡翠為媒,以玉石為友

創業之路一賭石成玉

賭石圈子裡流傳著這樣一話“一刀窮,一刀富,一刀穿麻布”的行話,這是對賭石行當真實狀態的最貼切表述。確實如此,人們為賭一塊石頭,有的人因此而一夜暴富,有人因此而傾家蕩產。這也無疑為“賭石”披上了一層迷人的面紗,同時,博弈成分的存在,也增加了玉石交易的刺激感。一夜暴富的夢想,更是催使人們對“賭石”的熱情不斷上漲。但是畢兆鳳接觸玉石並非懷揣暴富的夢想,而是她對玉石的一種喜愛。

畢兆鳳:以翡翠為媒,以玉石為友

1987年,畢兆風脫下軍裝,從一名革命軍人變為普通老百姓,因為擁有來自軍人刻在骨子裡不服輸的信念以及好強的性格,激發了她的創業熱情,誓言要不惜一切代價走出個模樣,希望創造奇蹟,用奇蹟告訴世人:“這個世界,從來沒有不可能!”正是這十一個字,使得她在遇到困難和變動時,都沒有退縮,沒有停止她追夢的腳步。

畢兆鳳:以翡翠為媒,以玉石為友

如果說1987年是畢兆風第一次接觸玉石的首年,那麼1988年便是她開創玉石事業的始年。一個偶然的機會,畢兆風結識了她的恩師,也正是這名恩師改變了她的命運,在恩師的細心指導下,畢兆風掌握了玉石行業基本知識,有了基本功便具備了進入玉石行業的條件,於是她於1988年在德宏芒市,開始經營珠寶玉石批發、零售行業。

畢兆鳳:以翡翠為媒,以玉石為友

1989年她慢慢對賭石市場產生了濃厚興趣,古語有云“察顏觀色”,同樣在“賭石”的挑選過程中也是要“察言觀色”的。通過玉的皮殼而能看出玉石裡面的優劣是需要很深的玉石學問的。玉在地下時就很神秘,沒有一種儀器能探測到它。等它出來了,外面又包著一層岩石的皮売,賭石人憑著自己的經驗,依據皮殼上的表現,反覆進行猜測和判斷,估算出價格。買回來可能一刀剖開裡邊色好水足,頓時價值成百上千萬,也有可能裡邊無色無水,瞬間變得一文不值,這就是賭石的風險。於是她抱著一種好奇而又謹慎的心態投下第一桶金幣,花1萬元在賭石市場買下一塊其他人沒有注意到的石頭,令她沒有想到的是,過了沒多久轉手直接賣到了38萬,這對於當時事業剛起步的畢兆風來說無疑是她事業上一個有力的強心劑。從那之後就更加堅定了她她的賭石信心。

畢兆鳳:以翡翠為媒,以玉石為友

2009年畢兆鳳在朋友那花48萬人民幣,買下一塊重10公斤,皮殼灰白、很薄的原石,有一定經驗的畢兆風看出了這塊石頭所蘊含的巨大潛力,買下後她並沒有選擇轉手他人而從中賺取差額,而是憑藉自己的直覺和膽識決定馬上把石頭撥開。經過一陣等待的悸動之後,果然不出所料,這塊石頭三分之二都是剔透的上好玉種!畢兆鳳最終以一百二十餘萬的價格出售。“點石成玉”的神話在畢兆鳳身上真實上演,成為業內人士一段津津樂道的佳話,這就是賭石的魅力。

畢兆鳳:以翡翠為媒,以玉石為友

如今回憶起恩師,她還甚是感激地說:“我要感謝我的恩師,在恩師的指導下我才有今天的輝煌,感謝恩師的細心指導及朋友們一直以來的照顧和支持。”從一開始的玉石試水到一發不可收拾,沒有絲毫的疑慮。與其他的創業之路相比,“賭石”這個被譽為“勇敢者遊戲”的行業,更是要比旁人經歷更多的坎坷和起伏,但無論如何畢兆鳳成功了,時至今日她的玉石生意已延伸至全國多個省份城市,事業如蒸蒸日頭,扶搖直上!

畢兆鳳:以翡翠為媒,以玉石為友

艱辛之路

作為一個女人雖然必須天天和一堆沒有生命的石頭打交道,但畢兆風並不覺得枯燥。她覺得自己看到的每一塊石頭都是有生命的。“一塊石頭在不同的人手中的價值不同,作為一名愛玉之人,怎樣能挖掘出玉石最大的潛力,發揮出它最大的價值是最重要的。”她如是說。

畢兆鳳:以翡翠為媒,以玉石為友

可是掌握玉石行業基本知識,卻不能保證在這條路上想要走的遠,走的順暢,一個人不可能在孤立無援的狀態下取得成功。畢兆鳳說:“在玉石行業,低端產品靠的是走流量,高端產品則靠人氣,朋友間的扶持和互信很重要,當然,萬事不可能皆順利,有的時候也會出現一些小插曲”。畢兆風究竟面臨了怎樣的考驗?創業意味著闖蕩的膽識與能力,其實,不管是經驗還是教訓,一個人自我闖蕩的經歷才是屬於她自己的。

畢兆鳳:以翡翠為媒,以玉石為友

一個上等玉石的持有者可以瞬間豪氣頓生,手握乾坤,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抑或駕馭命運、司掌天下。然而自古以來有多大的商機就有多大的誘惑,左手天堂右手地獄的賭石之路向來險象環生,註定了不可能風調雨順順,畢兆風也曾一度陷入事業的低谷期。1996年,在昆明李家灣畢兆鳳300多萬的貨被搶,案件至今未破。然而,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在1998年畢兆鳳將近400萬的貨物因輕信他人而被騙走。雖然事後嫌犯得以歸案,但貨物早己不知所蹤,法院判決以嫌犯的一處房產作為賠償,但最終畢兆風並沒有接受,因為寧願忍受自己的事業的低谷也不忍心讓嫌犯的一對妻兒流離失所。這是她的仁慈更是她一貫的處世之道。接二連三的打擊讓她的事業走向了下坡路……

畢兆鳳:以翡翠為媒,以玉石為友

畢兆風在後悔之餘,更多的是反思自己獲得的教訓,在教訓中獲得成長,在逆境中迎頭而上。現在當我們再次談及當初的困頓時,畢兆風臉上流露出來的是釋然的笑容,正是那些日子的艱苦磨鍊,才造就了今天的賭石鐵娘子。

畢兆鳳:以翡翠為媒,以玉石為友

畢兆風擁有最多的就是有膽識、悟性高、可造就。這些磨難,沒有擊垮她,反而坎坎坷坷一路走來,她的人生軌跡顯示了她超凡的洞察力,對材料胸有成竹的霸氣。雖然經受過欺騙,但她不會杯弓蛇影,直到現在她還是選擇一如既往的相信身邊的朋友。在這個意義上,畢兆風不只是在創業,她也是在創造讓她自己脫穎而出的環境,她不只是在為社會創造商業價值,她也是在創造她自己。

畢兆鳳:以翡翠為媒,以玉石為友

畢兆風認真翻查資料,得知自從翡翠走向世界,參與世界貴重珠寶貿易以來,價格直線上升,在所有貿易物品中,只有翡翠未受世界經濟蕭條的影響。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今,特級翡翠的價格暴漲了上千倍。而且從各方面比較,翡翠業都比有色金屬成長出色,前景也更加燦爛。於是她的發展項目更加著重於翡翠玉石的批發、零售。

中國珠寶首飾行業雖然起步比較晚,但隨著政策的放開,珠寶首飾業發展相當迅速,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珠寶加工國。進入21世紀,中國翡翠市場馳入了快車道,成為了世界最大的翡翠市場,早在2005年,中國珠寶市場就以銷售總額約1400億元,出口54.9億美元的銷量位居世界前列。30年來,翡翠價格是節節攀升,銷量越來越好,每年約以20%-30%的速度在遞增,被人們喻為“瘋狂的石頭”。

畢兆鳳:以翡翠為媒,以玉石為友

2011年,畢兆風創辦了寶林堂珠寶有限公司,公司的發展目標和發展前景是以翡翠源頭為基地,以網絡科技為橋樑,積極整合中緬資源,發揮雲南在翡翠貿易上的地緣優勢,並以翡翠為媒,以玉石為友,專業流通保值、增值、閤家傳世之珍品翡翠。從2011年底開始,翡翠市場出現了下滑的態勢,瘋狂不再了。不過,當前中低檔市場是下滑了,而高端翡翠原石及成品依然走勢穩定。一向注重品質的畢兆風,公司非但沒有受到翡翠市場下滑的影響,反而發展更加迅猛。在談到原因的時候,畢兆風如是說:“經營翡翠,要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量力而行,保持平和心裡,切勿過於存在僥倖心理過度貪婪,自古以來有多大的商機就有多大的誘惑,註定了不可能風調雨順。同時要有膽有識,看準了的事就要全力去做,緊緊抓住機遇。“

畢兆鳳:以翡翠為媒,以玉石為友

畢兆鳳,這個將不服輸的信念刻在骨子裡的女人,以翡翠為媒,以玉石為友,用驚人的膽識與過人的能力創造了玉石行業的一個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