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八仙成道傳》,談道教的修行!

最近在看一本小說,清朝的無垢道人所著《八仙成道傳》,又名八仙全傳,講述八仙成道的種種機緣與過程。其中點出了很多修道的要旨。諸如:"道成則萬法皆成"、"至於根本之學,還在明見心性,屏欲絕緣"、"心一動就與修道有礙"等等金玉良言。與師父談到這本書的感想時,師父說:"修煉說起來容易,真正做到不容易,時時刻刻做到更不容易啊"。古人修道尚且障礙重重,今時世上魔障重重,物慾橫流,人心不古,修道之路更顯艱難。師父對於修道難,又補充了一句:"難也難,容易也容易啊"。想來,師父的意思還是以前蜀鄙二僧的故事,天下事,為之則易,不為則難。道在無為亦有為。且看自古得道之人,哪個不是心志堅定,苦盡甘來,勤勉修行以成大道。關於八仙成道的故事,有關孝道、敬師、為人處事、立志、因果、修真等等很多地方,與師父平時開示的內容,竟絲絲入扣,異曲同工。我於有感之處,摘錄幾段經典文字與諸位同修分享。

從《八仙成道傳》,談道教的修行!

書中且說老子騎牛函谷關,尹喜恭恭敬敬的出關迎接老子,老子見他好道,就傳授大道給他。尹喜高興的不得了,趕忙把老子迎入關內。讓老子坐在房間裡最尊貴的位置上,重新拜了又拜。老子感嘆道:"我入世五百年,未見向道之忱如你者。今以大道授你,好自修持,前程不可量!"於是從袖子裡拿出所著的《道德經》五千言,交給了尹喜,吩咐道:"修丹煉氣,自有法門,至於根本之學,還在明見心性,屏欲絕緣。此神仙立命之源,俱見此經。你莫輕忽視之,反致愆尤。"尹喜磕了九個頭受命。老子又說:"我不能久於此間,不日便當去崑崙山上,修視洞府。"尹喜道:"才見慈容,焉忍送別!"老子道:"修道人,首戒情字,你能修真,即如在我身邊一般,何必時時相見!"尹喜又說:"願棄家相從,赴湯蹈火都所不避!"

老子道:"我遊於天地之表,不如尋常之人有一定地方。舍乎冥冥之間,不如凡人之棲宿安身。出入於四維,往來於八極,冥冥茫茫無涯無際。你受道日淺,未能通神,安能以血肉之軀追隨左右呢?"老子云:"修道人首戒情字"此情乃是世間俗情。諸君請注意:所謂"戒"字,並非要人完全無情,而是控制俗情,看開俗情。仍是不離"道在有無之間"的宗旨。又云:"至於根本之學,還在明見心性,屏欲絕緣"。也是要修道之人,重道情,而輕俗情,到一定的程度,仍需明見心性,屏欲絕緣。文中尹喜第一見老子,就得老子授以大道,他感激涕零:"才見慈容,焉忍送別!願棄家相從,赴湯蹈火"而老子則以一瓢冷水澆過去:修道人首戒情字,要求尹喜耐心學道,好自修持,不要只顧念師徒之情,日夜相守。"你能修真,即如在我身邊一般,何必時時相見"。我看到此處,便想到師父當初對我們所說:最好的供養,莫過於法供,好好修煉,就是對師父最大的供養,而非時時來看師父,過年過節打紅包。 法不修,心不誠,即使天天相伴師父左右,年年供奉大量金錢,也未必落到實處。更有頑愚者,把師父當成保姆,有事沒事叨擾師父,看似親近師父,實則是對師父不恭敬。而有些人埋頭修煉,一年到頭也不跟師父就練功的事宜請教一下,這也是對師、對法的不恭敬。敬師之道在於心誠、內心與行為端正中恭敬,做到與師父能以心換心,而不在於形式上的諸多考究。師父也經常跟我們說不要送東西來,關鍵是自己好好練功,告誡我們要輕俗情,重道情。道情就重在能以心換心,勤修道法,多行善事。餘以為,對於同修之師兄弟,同樣如此,更要看重道情,莫以俗情相交,更不可用俗世中那一套虛與委蛇,世故圓滑的手段來與同修手足相處。同門之間應赤誠相待,謙恭謹慎,說到這裡不得不提書中的另外一段故事。

從《八仙成道傳》,談道教的修行!

"鐵柺先生說到這裡,那幾位聽講的女仙,不覺相向嘆息道:"天下最勘不透的,正是這一個情字關啊!可憐可憐。"鍾離權究竟年幼,不知世情,聽了這話,忽然嗤的一聲笑將起來,說:"兩位究是女子心地,生得比我輩仁慈。當心罷,師尊才說嫦娥發了慈心,雖沒說到結局如何,卻料定她因此一念,還得下凡走走。也許這就是孟姜女的前生,也未可知。你倆既如此慈悲,將來萬一有人向你們說些親親愛愛的話,只怕也會憐疼人家的苦心痴情,動些什麼凡念。那時師尊可幫不了你倆的忙啊!"此言一出,唬得張果、費長房咋舌不語,氣得仙姑、通慧哼的一聲冷笑,一霎時粉面呈紅,怒不可遏。鐵柺先生忙喝道:"小孩子既不懂事,怎敢胡亂評論人家。尤其是對於婦人面上,說話更要謹慎。似你方才這等話,簡直是輕薄無賴。對別人尚且不可,何況對於自己的同門師兄弟輩。這等口過,論人事當折壽算;論仙律也應減功行。這都是你自取咎自吃虧,與人何干?下次再不小心,我也不敢和你相見了。"一席話,說得鍾離權汗流浹背,伏地不起。"同門之輩,說話要相當注意,不可造次,尤其不可對女性同門出言輕薄,或妄論同門是非,如此等等,於俗情中都不可原諒,更何況修行之輩?其所造之業,日後將一一承受,苦不堪言,日後悔恨之前逞一時口快,不如從今日起,時時反省,恭行慎言。同門手足之間,若有不當之處,可良言相勸,動之以道情,曉之以道理,念及同門之誼,同修共進。故事中,一時之戲語,傷及同門,鐵柺李怒斥之後,鍾離權汗流浹背,伏地不起。仙人都如此忌憚,我輩更當慎之又慎。

從《八仙成道傳》,談道教的修行!

" 鐵柺先生再運妙手,魂遊海府,向水晶宮中借來一排五六間的琉璃屋。每間掛明珠一粒,光逾白晝。另外又有祛暑、避寒兩珠,交與夫人手裡。夫人以牢獄之身,忽得如此考究的屋宇,覺得比原來的廟屋還好得百倍,心中已是十分歡喜。隨後又由各仙致送室中應用什物器皿,弄得完完全全,簡直不像仙府,好似世上富貴人家的光景。夫人倒笑了一笑道:'承眾位如此相待,大恩不敢言謝。但久居此間,舒適過甚,轉恐將來脫罪之後,依戀不捨耳。'幾句話,說得眾仙大笑。鐵柺先生點頭道:'修道人自應把一切悲歡看破,方不為俗情所拘。如今還有兩事對夫人說明。一樁是我輩議定,不管夫人幾時出山,我們這十餘位中,每隔一年,必派一位來此,傳授夫人一點道法。夫人身在地底,反可一心用功。將來脫災之後,即可致身天國,替天家多辦幾件大事。這是最最要緊的。'夫人聽了,越發感入骨髓,叩首有聲。"此處說的是鐵柺李解救壓在泰山之下的元真夫人(劈山救母的故事),卻也不是直接將其救出,而是遵循前事之因果,於泰山下造就一個好的修煉場所,並邀眾仙每年授夫人道法。元真夫人見洞府安排得極其考究,笑言怕自己"轉恐將來脫罪之後,依戀不捨耳"。鐵柺李很是讚許,指出:修道人要看破一切悲歡,方不為俗情所拘。希望元真夫人好生修行,將來脫災成就。對於我初修凡人來說,雖無古仙之根骨,且修道路上,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甚至很多人都障礙重重。越是障礙多,越能磨練修道的意志。我等俗人更要能看淡悲歡離合之事,不為俗情所羈絆,方能在修行路上有所作為。觀此三個故事,深感修心之難。我輩於末法時代,能有緣得遇真師,學得道法,走上修行之路,實屬不易,這一路走來,多少考驗,多少磨難,我等要把俗情道情勘辯分明,重道情,輕俗情。於日常生活,該有的俗情禮節,不可偏廢。而修道學法之時,與師父、同門相處之日,當以道情為重,多反省,懺悔,查己過,正己身,則道不遠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