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這件“小事兒”

今年的夏天已經過半,瑋瑋不禁洋洋得意起來:竟然沒拉肚子!要知道,一向饞嘴的瑋瑋總會因為吃錯東西,在三伏天經歷短時間內三顧茅房的事情。

拉肚子這件“小事兒”

說起拉肚子,可能的原因很多,大家較熟悉的有胃腸感冒、腸炎、食物中毒、消化不良等,亦可能是對某種食物不耐受或是慢性食物過敏。而夏秋季節最常發生的則是食源性感染導致的腹瀉,也就是由食物中各種微生物感染或食物中毒導致的腹瀉。很多小夥伴不把這種情況當回事,覺得自己年輕體壯,就當是減減肥、排排毒了。但是,拉肚子可不是小事兒!

各種微生物在繁殖中會產生有毒的化學物質,如腸毒素或神經毒素,這些毒素會被人體組織吸收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從輕微的胃痛、頭痛到嚴重的麻痺甚至死亡!其中最可怕的就是肉毒中毒,會使得肌肉麻痺,視力、說話能力、吞嚥和呼吸都受到影響。

拉肚子這件“小事兒”

小夥伴們要注意,即使身體再好也不要在拉肚子這件事上逞強。如果你既不想耽誤工作,又不想延誤病情,但是苦於無法主觀判斷自己病情的輕重,瑋瑋為你們簡單總結了一下:下面是一些食源性疾病的危險症狀,一旦出現要馬上就醫!

大便帶血(如果我告訴你消化道出血了,會不會嚇到你?)

脫水(症狀為口渴、皮膚乾燥、眼球凹陷、尿量減少等,小夥伴們備好鏡子!)

腹瀉超過3天(一旦發現自己記不準日子了,說明腹瀉影響到了大腦,快去就醫!瑋瑋開玩笑的)

發熱超過24小時(自覺身體發冷、畏寒的小夥伴一定要量體溫哦!)

頭痛、肌肉僵硬和發熱

心率快、昏厥、頭昏

嚴重腸痙攣(即醫學上說的腸絞痛,小時候感受過的應該知道,那滋味,一言難盡!)

拉肚子這件“小事兒”

為了大家的健康和安全,瑋瑋就再囉嗦一遍預防食源性疾病“WHO食品安全五要點”:保持清潔、生熟分開、燒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此外,還要注意保持食品加工和烹調時的良好衛生習慣,

清洗砧板、勤洗手(不要小瞧這兩點,每年都有不少人掉這倆坑裡),避免交叉汙染,並且避免將食品在常溫下放置和貯藏。

拉肚子這件“小事兒”

此外一旦腹瀉了,不要再吃高脂肪食物,諸如:油條、油餅、炸雞等。而且牛奶、豆漿也要暫緩,因為他倆產氣,會加重腸道不適感。各種粗纖維食物,粗糙的蔬菜、薯類、粗雜糧也禁食,應該吃點

米粥、藕粉等碳水化合物類食物,也要注意補充鹽分,粥裡調入食鹽。腹瀉時也要注意補充水分,多溫開水。情況好些時可吃些水煮蛋清,隨著身體逐漸恢復,慢慢添加飲食種類,畢竟受傷的腸粘膜需要至少一週的時間恢復,我們不能急著讓他正常工作!

最後,提醒大家切記:拉肚子不是小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