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行三个月,我收获不只是钱

只有跳出围城,才发现人生存在无限的可能性。

转行三个月,我收获不只是钱

2017年7月,我从央企离职,转行互联网做市场运营。从入职到现在,满打满算已经三个月时间了。人生很长,三个月很短,但这三个月,应该算是我毕业以后,成长最快的三个月了。

曾经在体制内,每天忙于应付工作,很多时候甚至来不及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只能按照别人既定的路线一步一步走下去。我就在想:难道自己一辈子就是这样子了?

在体制内拿着一份还算不错的薪水,等到30多岁的时候,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人,还是,趁着现在年轻,去投资自己的梦想?

毫无疑问,我选择了后者,但凡这个世界上快速崛起的例子,都不是依靠死工资而来的。我希望在爸妈还有力气的时候,能够带他们坐上大飞机,能出去看看世界,而要实现这些,我只能投资我自己。

我既不是富二代,也没有高学历,从我出生的那一刻起,命运就已经决定了——我只能靠自己。

所以,在继续待在稳定的央企和转行两个选项中间,我选择了转行,如果说转行最大的变化是什么,除了收入,我想,应该还有思维方式和眼界的变化。

传统的思维,限制了自己的发展

在转行之前,我曾经问过自己这样几个问题:

你除了土木工程,什么都不会,出去能做什么?

离开央企,真的就能如你所愿吗?

转行,你真的想好了吗?

我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来思考这三个问题,所有的总结都在这张图片里了。

转行三个月,我收获不只是钱

那段时间,我经历了迷茫、痛苦、挣扎之后,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反对的决定——转行互联网,当我告诉别人的时候,他们一度以为我陷入了传销。

同事告诉我,你在这里发展这么好,又比较受领导器重,过两年肯定会出头的,为什么要去搞什么互联网?

爸妈告诉我,你现在工作再熬几年,比什么都好。现在国企很多人想进都进不去,你自己要想好。

我知道,他们都是基于自己的经验为我考虑。可我不想在自己四十岁的时候,后悔自己没敢走出尝试,即便是现在走出去,失败了,我也心甘情愿。曾经我问过一位很好的朋友——她是怎样看待男生是否选择读研这件事情的?

她的回答让我受益很深:“我觉得男生如果不是想有一份稳定工作的话,其实可以多出去闯一闯的”。于是,毕业前,我放弃了保研985的机会,选择了直接工作,当时我这样告诉自己——你这三年时间就是用来试错的,只要找到了自己的路,就不算亏。所幸的是,我在一年时间就找到了。

人生本来就是不断尝试的过程,传统的思维告诉我们如何依靠努力去实现线性的成长,而互联网思维叫我们实现的是指数级的成长。

在传统的世界里,一个人依靠写作,也许只能勉强实现收支平衡,而在互联网世界,内容是没有边界的,原则上,你有了无限的广度,你的个人IP可能会迅速增长,而随之增长就是收入。

传统的思维,无非就是按照工作年限的累积,一步步实现收入的增长。这种思维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你的梦想不是在四十岁的时候,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人,依靠资历坐在一个还算不错的位置,我不建议你选择那样的人生。

互联网带给我哪些成长

半年前,我还是一名中建的技术员,甚至连互联网运营和市场都分不清,我只知道这里可能会是我的新选择。现在,我不仅跳出了央企,甚至帮助了很多职业发展迷茫的年轻人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创业公司负责市场运营的工作,会思考很多决策层面的东西,会不断地去提升自己,去学习新的知识。

在互联网的世界,经常有95后甚至00后,异军突起,在一两年的时间便实现了财务自由,资历并不是先天条件,能力和选择决定了一切。我认识的金老师、大表姐、飞月,也不过只用了一两年的时间,就赶超了同龄人好几年时间的努力。

我不得不感叹,这个时代,真好。从罗辑思维,到现在的咪蒙,大家都开始做知识付费,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知识付费少走了很多弯路,实现了职场的弯道超车,而这都是互联网带给他们的改变。

惭愧的是,半年前的我,甚至还在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直到我真的和很厉害的人建立了联系,能够和他们去一起“搞事情”的时候,我知道,这个时代,是属于我们的。

转行三个月,从土木工程到互联网市场运营,收入翻倍,靠的真的不是百分百的努力。而当我真正接触到互联网之后,才发现,原来曾经的自己,是那么的目光短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