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你可以不爱钱,但一定要拥有赚钱的能力

今天小强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在25岁之前,什么最重要。

认识我的人都说,最近半年,你的变化很大。的确,在能力上,我可能并没有质的飞跃,但是在认知上,我有了质的变化——说得直白一点,看事情的时候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了。

以前是职场思维,觉得入职一家国企,好好干,好好学习,总有一天可以出头。

事实上,大部分时候,我们在职场只关注简单的执行,却缺乏了全盘的思考。

就好比同样一件事情,A和B做出来的结果往往会有天差地别。

25岁,你可以不爱钱,但一定要拥有赚钱的能力

例如同样是更新一篇新媒体的文章。

A的思维是——我今天的kpi是更新一篇文章,那么我要完成这样几个环节的工作——找选题、找素材、淬炼和组装素材,完成这一篇文章。

而B的思维是——今天发的这篇文章,意义在哪里?

他会去分析发文的目的,去分析文章的受众,去想发文的好处是什么,然后通过目的去确认选题,再进行A的操作。

经过思考之后的B,文笔并不比A好,但是过程中他的思考却是比A要更多的。

短时间内,两者还看不出来有巨大的差距,但是长时间积累下来,A还是落在了下层,因为他的思维已经限制在了发文里,而B的思维已经跳出了发文的限制,他可以从更全面、更加商业化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这就是认知升级带给B的好处。

所谓的稳定,埋葬了自己

前两天我看知乎,有这样一个问题吸引了我:

人在25岁之前做什么,可以在5年后受益匪浅?

我的回答是:25岁,你可以不爱钱,但一定要拥有赚钱的能力。

25岁,你可以不爱钱,但一定要拥有赚钱的能力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在老一辈人的眼里,国企意味着稳定、踏实、有保障,在他们的思维里面,即时你在外面月入三万,也比不上国企里面月入五千。

国企员工,即便只是一个小小的文职,在他们眼中也意味着铁饭碗、好工作,因为工作稳定有前途。

实际上,所谓的稳定,在未来,只会越来越不稳定。几年前,国企员工下岗,多少人因为技能的缺乏找不到工作,一辈子都翻不了身。

你所追求的稳定,在未来某一天,恰恰会埋葬了自己。

最近几年,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力几乎快达到了只手遮天的境界,跨界的颠覆也越来越常见。

在无人驾驶领域,首先上路的不是车企,而是高科技公司Google;品牌忠诚度最高的也不是所谓的德系车,而是新晋选手特斯拉。

互联网出现后,对银行的业务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各大银行只要联合起来对抗互金带来的改变,而下面的员工就苦不堪言了。

我们的生活和知识同样如此,每天都需要革新,稳定的工作如果不能带来稳定的能力增长,终将被淘汰。

你可以没有稳定的工作,但一定要有一份收入,来自你额外的能力,即使工作上发生再大的变故,你还可以东山再起。

这份能力就是——赚钱的能力。年轻的时候,我们的赚钱能力大致分为这样几个层次:

普通青年赚钱靠打工,出卖自己的时间赚钱,换了一份又一份工作,能力却不见增长,这是打工思维

文艺青年赚钱靠技能,出卖自己的技能赚钱,能够在赚钱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技能,从而将单位时间的价值变得更高,这是职场思维

斜杠青年赚钱靠思维,当自己的技能在某个领域足够厉害时,赚钱的方式就成为了——从自己赚钱到教别人赚钱,从而赚到更多的钱,这是生意思维

传奇青年赚钱靠资源,用自己的钱和资源,让前三种人为自己工作,利用资源撬动资源,最后复制增长,这是创业思维

做不了传奇青年,但做个斜杠青年,拥有一份赚钱的能力,是我们每个人可以做到的。

如何掌握赚钱的能力

进入互联网行业之后,我开始了解到了一些潜规则,也看到了很多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我想尽量不涉及行业机密,把它写出来。

大多数互联网创业项目,赚钱思维是怎么样的?

25岁,你可以不爱钱,但一定要拥有赚钱的能力

流量变现的思维——我们所连接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我们变现的途径。你可以向他销售一件商品,也可以利用他连接到更多的人,甚至彼此交换有用的信息,让彼此的商业变现能力更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或者创造产品,但是这个产品究竟有没有人会买单,我们并不知道,所以我可能会通过发朋友圈、或者1V1推销这个产品。

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去了解到更多的人对于产品的反馈,开始了解到市场对于产品的需求和认可,这个点,被称之为MVP,意思就是最小可行性验证,你的产品是有需求的,你就可以持续做下去。

接下来,为了获得更多的目标流量,我会思考去更多的社交媒体,资讯平台获得曝光,让更多的人来购买产品,只要花出去一块钱,能够赚回来两块钱,这个钱就是值的。当这个点被验证之后,我们把它叫做PMF,意思是产品和市场的匹配,意味着你的模式是可行的,可以大规模复制的。

所以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我的产品,我需要对产品进行包装,为品牌赋予生命力,为它拍上一个口号,让人们感知到,这个产品是有情怀有生命的,在顾客购买它之前,先让他产生好感。

一般到了这个阶段,我们就会想办法去扩大规模,打响知名度,快速地打开市场,形成一套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对于一个规模还不算大的初创品牌来说,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线上的广告,因为它的投入比较低、数据反馈及时,能够随时去调整广告的创意。

这个过程中,产品本身很重要,无论你是卖零食、卫生巾、洗发水还是酸奶,最终给到顾客的不是广告,而是产品本身。

但要把产品卖出去,花1块钱赚回来2块钱,却并不容易。

而这个过程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文案。

一个好的文案和一个普通的文案,可能会是年薪百万和月薪三千的差别。

文案作为一项赚钱的核心能力之一,影响着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比如说,你要找工作的时候,简历就是你链接用人企业的桥梁,就是你营销自己的文案,如果你的简历写得足够好,在面试的时候都能给自己加分。

如果你的简历写得千篇一律,即使你自身能力还不错,可能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在运营工作中,文案能力更是显得尤其重要了。

关于文案,我走过很多坑,也看过很多相关的书籍,写过自嗨型文案,也写过单篇盈利10W+的文案。说得直白一点,我的额外收入,都是依靠写文案赚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