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打赢二战的可能性有多大?

武器装备秀

个人觉得纳粹德国打赢二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很多人会提出反驳意见,理论依据基本是战争初期1939年-1941年纳粹在欧洲取得的辉煌战果。但在所有“成就”中,能称得上巨大胜利的只有征服法兰西而已。

纳粹眼中的主要敌人英国、苏联、美国都未臣服。

当法国投降的消息传到柏林时,希特勒欣喜若狂,谁都没想到号称“欧洲陆军第一强国”的法兰西在短短一个月内战败了。对突如其来的胜利,德国上下并没有做好准备,完全是运气好。当时希特勒对内讲话时表示,要抓住此天赐良机,迫使英国承认德国在欧洲的领导地位。以求尽快结束战争,巩固既得利益。

谁知道,英国出了个主战派首相丘吉尔,坚决反对与德媾和。凭借大英帝国经营了几百年的海军继续抵抗。纳粹海军实力就呵呵了,只能依靠空军轰炸英伦三岛。英国皇家空军英勇反击,单凭空袭怎么可能击溃英国?陆军又不能游过去,战事陷入僵局。

希特勒在战前曾预言:这个世界上有两个国家不可忽视,一个是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一个是潜伏在东方的苏联。与传统殖民帝国英法不同,他们领土都连接在一起,是一个完整的帝国,战争潜力极其强大。如果德国不抓紧时间在欧洲(主要指西欧)开疆拓土、分庭抗礼,那么迟早有一天美苏两大势力将在德国会师,瓜分世界。二战后德国果然被冷战一分为二,希特勒战略眼光还是有的。

希特勒带领德国人走的,既不是资本主义道路又不是社会主义道路。纳粹解释为“第三条道路”——国家社会主义。美苏都不认为纳粹是自己人,甚至相互指责对方。美国人说,纳粹是极左;苏联人说,纳粹是极右。在共同敌人“感召”下,美苏走到了一起,携手消灭“第三股”势力。纳粹怎么可能对抗两大帝国?

就算纳粹在苏德战争初期一路凯歌,兵临莫斯科城下,但纵观历史,俄罗斯人面对强敌时往往采取防守反击策略,利用广袤的纵深拖死敌人。拿破仑做不到的,希特勒也做不到。纳粹心里很明白,自己跟苏联拖不起,如果在冬季前无法结束战斗,时间是站在苏联这边的。所以纳粹才会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给在沉睡中的苏联人最大的打击,快速结束战争。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当莫斯科保卫战胜利后,纳粹失败的命运已经注定,总不能纳粹每次都那么好运,遇到法国这样的对手。

西边有个捣蛋的英国,东边有个泥潭苏联,外加一个猪队友日本,为了一己私欲把珍珠港炸了,纳粹极力避免的情况出现了:美国参战。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现在是六手,纳粹可能胜利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最后还要提下纳粹的两个主要盟友意大利和日本。

意大利真是个“穷光蛋帝国主义”,明明国力不行,还做着罗马帝国的美梦,正面战场不帮忙就算了,在自己的主场北非还被英国人追着打。

日本又远在东方,总不能指望100万皇军在欧洲登陆作战吧?最现实的一套方案是派遣关东军从东边进攻苏联,最后和纳粹在西伯利亚会师。可在诺门坎被朱可夫一顿胖揍后,皇军也打消了这个念头,转头去打美国了。

从盟友层面来看,纳粹也不可能取得胜利。


我们爱历史

可能是肯定有的。总结起来,德国战术上是非常不错的,但是战略上有很多问题。总结起来,第一,德国首先要尽量避免两线作战,第二,尽可能晚的把美国拖入战局。第三,德国作战指挥部协调性应该做调整。第四,核武器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来逐一分析其可能性。

德国避免两线作战的可能性

事实上德国在占领波兰后,苏联希望德国继续进攻法国,以至于决战英伦三岛。而英,法所希望的是牺牲波兰,然后祸水东移。令人遗憾的是,无论英,法还是苏联他们的愿望都达到了。德国居然两线开战了。

蜜月期的德国和苏联


如果德国和英,法单独媾和,未必不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当时英,法,美甚至认为苏联是比德国更可怕的怪物。美国甚至曾在支持德国还是苏联的问题上进行过讨论。但是随着法国的迅速沦陷,这个讨论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

而苏联也非善类,苏德在瓜分了波兰时,苏德完成会师,苏联还检阅了德国军队。双方还处于蜜月期。他们也有媾和的可能,而且可能性非常大。以英,法,美对苏联的仇视,德国如果能拉拢一番,未必不能进行合作。

所以德国有很大的可能避免两线作战,但是很遗憾它错过了。

尽量晚的把美国拖入战局

有人说这是日本的问题,也不尽然。日本主动挑起的事端,但是美国却把欧洲战场作为重中之重。美国几乎把所有资源都用于了欧洲战场,这个德国也是有可能避免的。当时德国外交部长也提醒希特勒,德国没有对日本的义务,劝希特勒不要对美国宣战。但是此时狂热的希特勒不愿听任何意见,一意孤行的对美宣战。


如果德国不对美国宣战,美国的重心也没有理由放在欧洲战场。日本虽然和美国差距更大,但是日本牵制美国的能力还是非常大的。特别二战后期,若非原子弹的威胁,日本甚至都要实施玉碎计划了。

德国各个军种配合有问题

空军有纳粹二号人物戈林统辖,但是戈林和陆军的配合实在是不够好。敦克尔克就是戈林信誓旦旦地保证空军有能力消灭包围圈里面的英法联军。而在空袭伦敦还是军事重地还是登陆海滩的问题上,戈林选择了空袭伦敦,给英国人带来恐慌,迫使其投降。结果英国非但没有投降,德国空军反而损失惨重,而伦敦的惨案反而刺激了英国人斗志。


曼因斯坦曾向希特勒建议:“德国出动同时,实施登陆计划,迫使英国空军在英吉利海峡和英国沿岸的上空与德国空军交战。英国空军将完全丧失完善的防空体系和本土作战的优势。”但是这个方案被希特勒和戈林拒绝了。

核武器研究出来的可能性

毫不夸张的说,这个几乎可以决定战局的走向。德国是最早研制核武器的国家,德国又占领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铀矿在捷克斯洛伐克。德国还有不逊于世界上任何国家的研究团队,即便他们赶走了不少犹太人。原子的裂变现象就是两个德国人——奥托•哈恩和弗里兹•斯特拉斯曼发现的。德国还有在原子能领域最有权威的海森堡,而且也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所以说,在研制核武器的道路上,纳粹是和整个同盟国在竞赛争取时间。但是美国却集中了除了纳粹德国的所有国家的精英,进行这一场竞赛。所以这也是个未知数。


渔耕樵读

德国打赢二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事实上德国和自己的对手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德国仅仅只是一个千万人口级的中等强国,而在其对手中却有美国和苏联这样洲级大国。1940年的德国大约有7000万人口,全年钢产量2150万吨,发电量630亿千瓦时;而同期美国的数据为1.32亿、6070万吨和1780亿千瓦时,要知道美国是在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后才加入二战,换句话说美国在和平年代的工业产能都远远高于战时的德国,那么一旦美国的战争机器全速开动起来就拥有完全碾压德国的战争潜力;同时期的苏联尽管在技术层面还落后于德国,但也拥有1.7亿人口、1830万吨钢产量、480亿千瓦时发电量。尽管此时的德国已征服控制了整个西欧,但在钢产量和发电量上也只是稍微领先于苏联,然而后者所拥有的劳动力资源却是德国根本无法企及的,以致于当苏德战争进入僵持状态后德国赫然发现自己陷入了苏联的人海洪流中——这还不仅仅只是单纯指苏军在前线拼人海战术,与此同时在后方苏联利用自己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源源不断生产出粮食、被服、药品和武器并将其不断送往前线,而德军的后勤补给很快就随着战线越拉越长而日益捉襟见肘。

自此之后德国用了4年时间将自己的军火产量提高了200%,然而同一时期美国的军工规模扩张了整整19倍,到1944年美国的军火产量已是德国的2.5倍、日本的6.7倍,德、日两国的武器产量加起来还不到美国的零头。与此同时苏联也奋起直追将自己的军火产量提升至德国的90%,尽管直到此时苏联的工业技术仍不及德国,然而仅仅是庞大的体量就给德国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麻烦:当德军越过斯摩棱斯克-基辅一线后尽管此时的苏军在德军面前一触即溃,然而德军已然因为战线过长而出现后勤乏力的现象,非战斗性减员日益增长。

即使在美、苏这两个洲级大国参战前德国单挑英国也未必有十足的把握将其拿下——尽管此时的英国早已开始走下坡路了,但毕竟得等到二战后大英帝国才正式解体,此时的英国依然拥有遍及全球的殖民地,这意味着英国可以调动的战争资源远比德国雄厚。况且英国也并非孤军奋战——尽管德国征服了整个西欧,但需要对这些地区进行消化,英国则扶植各国的流亡政府和低下抵抗组织同德国对抗。虽然流亡政府和低下抵抗组织实力有限,但也能对德国起到一定的牵制作用。

而当苏、美相继参战后德国战败实际上已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以德国有限的国力却要单挑美、苏、英三个巨无霸,不要指望日本和意大利:日本深陷中国战场无法自拔,又擅自开辟对美国的太平洋战场,早已是自顾不暇;至于意大利根本就是一个笑话。如果轴心国真要会师一处相互配合的话,那么1942年应该是最佳时机:如果在这一年日本在占领东南亚后向西进军——自海路席卷印度洋、同时在陆上攻击印度;德军则在全力争夺乌克兰油田的同时强化在北非的兵力,那么就有可能将各自的控制范围联结起来。一旦德、日成功在中东会师将会使中、苏这两个同盟国阵营中的陆权人力资源大国同外围的美、英这两个海权经贸大国隔绝开,从而使同盟国的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无法相互配合。然而这只是德、日两国一厢情愿的设计而已,事实上当时德、日两国都已达到自己扩张的极限:日本不可能在同中、美对抗的同时还有余力向印度洋方向扩张,德国也不可能在乌克兰和北非两个方向同时出击。所以关于二战时期德、日中东会师的计划始终只停留在纸面上。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德国打赢二战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首先,德国失败的原因在于竖敌太多。最终,最强大的海军帝国英国,生产力最强的美国,几乎无限陆军资源和广袤领土的苏联,联合围剿了德国。

所以按照二战的进程,即便某些战役德国获得胜利,也终究免不了被消耗干净。

有人说,如果不去两面作战呢?

比如说,在与英国和平解决之前,不去进攻苏联。

事实上,这个假设并不成立。1940年6月,法国投降之后英国拒绝承认失败,德国只能发起不列颠战役,试图歼灭英国空军,再以空军压制英国海军,最后登陆英国。而恰恰就是这场战役令美国改变了对德政策,租借法案出台,海量的物资已经确保英国不再可能失败。

那末,在不能战胜英国的情况下,德国不向苏联进攻,苏联的战争准备只会越来越强。英国和腾出手来的美国最终依旧会联合苏联围剿德国,那样的局面比德国主动进攻苏联更糟糕。

对德国来说,这是一个死局。

毕竟,在美英特殊关系的局面下,只要英国愿意让出一部分利益,美国必定参加战争。还不要说日本作为德国盟友起到的负面作用。

又有人要问,如果德日意不签署反国际协定呢?

也不可能。不签署反CP协议,英美更不会放纵德国了。

德国的地理环境和政治军事条件太差。想要突破一战后的和约限制,柏林方面就必须在最初以反CP形象(对内)出现,做出将来要向苏联进攻的面目,以逐步武装起来,否则德国一开始就会遭到英法的打击,波兰战争时更就不会看着波兰陷落。

这是一个链条。

德国最初反CP,英法放纵,德国逐步武装,扩张。等到突击波兰,英法困于条约宣战,又在放纵德国,试图等德国去进攻苏联。德国才不会那末傻,我现在和英法处于战争状态,再去打苏联,就算获得胜利,你英法再来轻松收拾局面?

还是一个难题。

不歼灭法国,就无法向苏联进攻。而歼灭了法国,英国又拒绝停战。到了这,德国又打不下英国,只能回身去摧毁苏联。


张勇達州

德国贪的胃口太大,别和苏联和美国开战,把除了苏联之外的殴洲国站领就可以收兵胜祘就是百分之百,非要和苏联开战自取灭亡。日本犯了同样的错误。妄想把中国美国和东亚全部吃掉。按德国和日本的胜祘是百分之百,但是结果是零。假如德日暂时取得了胜利,在群起攻击之下很难巩固?


志士明人

可能性可以说是一半,也可以说是没有。德军的战略并不是一定就错了。人们常把德军少数的装甲部队看成了整个德军,以为德军整个接受了坦克装甲战术,实际上只是希特勒和少数指挥装甲部队的中级指挥官们接受,少数装甲部队的指挥官们理解了。但德军大部分仍是非装甲部队,大部分的军官并不接受和理解坦克装甲战术,因为作为传统的步兵来说,他们的作战方式决定了他们仍然要使用符合自己作战特点的战术去战斗,而不是装甲兵的。而德军指挥高层的高级军官们,却基本上都是传统步兵出身,从一开始,他们与其他国家的陆军指挥高层一样,抱持着传统的战略、战术思维,是坦克装甲部队的反对者或不支持者,仅仅因为受到了希特勒的重视,不得不表面接受,但内心仍然是不接受的,而希特勒无法去全面、具体的指挥整个德军。所以,在战争进行的过程中,在装甲部队的战术运用中,来自上级指挥官的限制,往往造成装甲部队行动的虎头蛇尾,贻误战机,导致整个战略的失败。这从古德里安等人的回忆录中,是可以看到。比如曼施坦因因为制定了阿登突击计划而被发配到后方的后备军;敦刻尔克时,古德里安的上司命令他停止前进,并不断劝说和“恐吓”希特勒装甲部队行动的巨大风险;在东线作战中,古德里安多次被上级命令停下来等待步兵,装甲部队的等待、停滞不前,为溃败苏军提供了喘息之机,令其得以重整军备,建立起新的防线,在节节抗击中,阻碍了德军迅速完成战略、战术目标,为苏军更好的准备以后的战争争取了时间。装甲部队的作战行动,不仅仅是在战斗中消灭敌人,其更大的威力还在于制造恐慌,随时随地的突然出现,令敌人胆颤心惊,举止失措,首先想到的是逃跑,而不是战斗,或作出错误的决定,导致作战的失败。二战德军的所谓两线作战,与一战还是有区别。一战中,德军不得不在东西两线同时投入大量陆军作战兵力与敌军激战,而苏德战争爆发到盟军的诺曼底登陆前这段时间,西线德军作战的主力仍是在东线发挥不了多大作用的德国海军和北非极为少量的、仅有几师规模的非洲军团,及少量空军,它对东线的影响并不大。巴巴罗萨计划中,如果德军三个集团军群能够同时发起进攻,而装甲部队的行动不受限制,苏军不可能在斯摩棱斯克地域重建防御,德军将长驱直入,一举攻向莫斯科,斯大林很难冷静的处理好,他与朱可夫等高级将领的关系,纠正错误,即使他认识到了朱可夫的正确,在莫斯科提前来到的、更为紧迫的危险面前,他将不会派朱可夫赶往列宁格勒,而是留在莫斯科。朱可夫到列宁格勒,对于列宁格勒的坚守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他到达的那一刻,列宁格勒己到达崩溃边缘,原列宁格勒的指挥者们己决定凿沉波罗的海舰队,炸毁兵工厂、水电站等重要设施,而这些在以后守卫列宁格勒的战斗中,发挥了致关重要的作用。朱可夫用极为粗暴的方式,一脚踢开会议室的大门,接管指挥权,命令取消一切原有决定。他在列宁格勒只呆了26天,但他建立的防线,直到列宁格勒解围,也没有被突破。他拯救了列宁格勒、拯救了整个北方战线、牵制了整个德国北方集团军群,迫使希特勒把中央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调往北方,进行了徒劳的助攻,延误了中央集团军群的进攻,为苏军在莫斯科方向加强防御,争取了时间。如果朱可夫没有去列宁格勒,整个德北方集团军群,将参加对莫斯科的进攻,它的实力,远非北非军团那几师兵力可比。同样,由于德南方集团军群对乌克兰的进攻比中央及北方集团军群晚了一段时间,它对乌克兰地区苏军进攻的突然性丧失了,而乌克兰恰是苏军实力最强大部队的所在,德军在此啃上了硬骨头,也不得不依赖中央集团军群的协助。德军在南、北两个战场拖延了整个战争进程,根本原因不是战略问题,而是战术问题。战略是目标,而战术是实现目标的具体手段,具体手段错误、失败了,就会导致战略的失败。所以说,战略上轻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才是相辅相乘,缺一而不可能成功。如果德军没有犯这些错误,它完全可以占领莫斯科,取得战争胜利。可惜,历史无法改变德军的错误。关于天气、美英援助、战略轰炸都不是问题的根本原因。


沉140769451

希特赖发起的二次世界大战~史学界也称欧洲战争,唯一有种睿智的选择就是:德军占领法国,法国投降,英国国内是战?是和?还在激烈争斗时,就应该放下征服全欧洲的梦想,逼使英国,苏联做出更大的妥协和让步,承认德国在欧洲的领导地位及世界霸权的地位,用同样的不与英国,苏联,美国开战的方`法,迫使美国做出重大外让步,归还一战德国丧失的海外植民地,停止德国的战争赔偿,利用斯大林并不想与德国开战的惧战心理,签订城下盟。这叫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兵法!可惜的是,希特赖不知道,也没学过孙子兵法,打下欧洲十多国家,法国投降,以为德军就是天下第一,头脑发热,智商不足,发起针对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希望利用德军机械化坦克装甲兵团发起闪电战,彻底打垮苏联,迫使美,英屈服,自己坐世界头把交椅!没想到英,美抛弃与苏联的政治岐见,全力扶植苏联打击德军,让希特赖独霸主宰世界的想想~便成黄樑一梦!反误了卿卿性命!


前锋35

没有可能,以一国之力挑战世界几大强国,这种史诗级副本拼的是实力,不是战术层面的几场胜仗能扭转局面的,也不是有几个名将就能如何的。实际上在东线战场高歌猛进的德军已露颓像,后勤已经不堪重负了,更不要说美国参战后建立了全球反法西斯同盟,彻底断了德国的奶,光是在西线修工事就耗尽了德国的建材,德国战败是早晚的事。


马喆700

不请自来,德国打赢二战的可能性很大,其实只要做一些小的改变就可以了,1942年夏季,按照原定计划,全力拿下高加索区域,对斯大林格勒只要破坏其港口功能即可,不需要出兵占领,没有了高加索 巴库的石油资源,切断了黑海的补给线,苏联怎么样先不说,罗斯福和他的高参就会明白,从纳粹和红色政权选一个应该选谁了,没有了高加索的石油资源和后顾之忧,德军可以重新从勒热夫方向压迫莫斯科并且可以更轻易的拿下斯大林格勒,即使斯大林退到古比雪夫,也将没有能力和渠道再过得任何援助,而德军可以通过土耳其进去叙利亚,和隆美尔夹击蒙哥马利的联军。


LAndyBonapart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