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鄉村學校僅剩1名老師2個學生,農村小學的學生都去哪兒了?

大兵小將218551138

農村和城市最大的差別就是教育和醫療,這兩項關乎民生的大工程。之後隨著經濟條件的提高,農村人開始走上城市的道路中定居生活。農村的孩子越來越少,就像媒體報道的那樣,河南一鄉村學校只剩一名老師和2個學生,那農村的孩子哪去了?

1.人口縮減

2.縣城公立或私立

隨著農村人思想的開放,越來越多的人對孩子的教育開始重視。很多人都把孩子送到縣城的學校讀書,這樣孩子的眼界和人脈就會更高,對未來的人生有很大的幫助。而私立學校更注重孩子的全面教育,更專注孩子成長中的興趣培養。因此很多人都把孩子送到私立或縣公辦學校。


3.隨父母在大城市讀書學習

現在的農村人之所以人口少,很多都是定居在大城市。基本上在外面打工的年輕人都會考慮在外地買房,畢竟大城市不管在生活設施還是教育醫療上都有很大的優越性。而這些人則會把一家人都接過去,成了地地道道的城裡人。


尤其是偏遠的農村,那裡的物質生活非常的貧瘠。 在城鎮化的道路中,農村開始慢慢的消失減少。而未來的城鎮化只會吸引更多的農村人聚集,鄉村學校也會徹底的沒有人,不知道大家對這種現象怎麼看?


農業補貼

河南汝州,一偏僻的小山村裡有一個學校,僅有2個學生和1名老師。

老師名叫劉銀娜,她剛接替患癌的母親來這教書。

她說,再少的學生也要讓他們學知識。

無獨有偶,河南淇縣的大山深處有一所油城村小學,學校只有一名年過5旬的老師和10歲的學生徐佳淇。

村裡人都去了鎮上生活,家境貧困的徐佳淇和爺爺相依為命,他說想去外面上學,又有點不捨自己的老師。如果他也走了,學校就要關閉了。

看完這些最孤獨的學校,有的網友表示很心酸,很心疼孩子和老師。

@走走--停-停:心酸,心疼老師,心疼孩子。

@放毒一姐:看到這個眼淚馬上掉出來了,好像感受到了他們的孤獨。

Many丶Le:有什麼辦法嗎?一個人好孤單,童年應該不是這樣的沒有同齡人的童年。

@他姓白叫展堂:看著有點心酸 以前年少無知的時候說我以後長大了要去支教 中間就斷了這個念頭 倒是現在這個想法更強烈了 我決定了 我要考支教了

在河南,這樣的mini學校並不少見,很多鄉村小學逐漸消失,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是發展的趨勢:

@CC洋小蔡:以前的我也是那樣,一個老師幾名學生。

@百合_68504:現在農村基本沒學校了,小孩上學是難事,現在是幾個村合併一個學校,條件好的就去城裡上學了。

@是雪喵啊:

教育資源分佈不均的問題,在河南真的很嚴重。

@巴森Rice:中國在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走入了大城市。

@苗木malemu:很多人選擇了進城,這也算是一個趨勢,畢竟,哪裡的教育資源和水平高就去哪裡,這個算是趨勢吧。這個不應該老是譴責政府,畢竟,老師有句話,叫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孩子他爹也得反思一下,為啥沒給孩子一個好的生活……

農村學校的學生越來越少,是好事還是壞事?你怎麼看?(G)


大河客戶端

在河南汝州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裡,有一個學校,但是和其他學校不同的是這個學校裡面只有一位老師,而學生也僅僅只有兩名。

這是因為隨著城鎮的發展,村裡面越來越多的人家都搬到了鎮上去居住,所以村裡面的人自然就變得少了,孩子也多去鎮上上學了。但是這個老師說,無論怎麼樣,只要有孩子,這裡還是需要自己的,畢竟沒有老師的話,誰去教他們讀書呢?



其實這是在很多山村都會出現的事情,相冊裡面的人口漸漸減少,但是還是會有一些家庭選擇繼續留守在山村裡面的,那麼他們的孩子要怎麼辦呢?讀書問題要怎麼解決呢?所以即使山村學校裡面的孩子再少,老師也會一直堅持下去的。

前不久就曾經報道過河南的另外一個縣裡面有一所小學,只有一個50多歲的老師和一個學生。同樣是因為村裡面的人都搬到鎮上去了。


現在很多山村學校都面臨著倒閉,學生少,老師更少,條件太艱苦了,很多老師都不願意來到這裡,都選擇去條件更好的鎮上,或者是縣裡面教書。

如今鄉村這裡面的學校正在逐漸消失,農村人口重點向城市流動,但是解決好最後這些年最後幾位學生的教育問題,確實依舊非常有必要。


櫻桃說

這種現象在農村,尤其是邊遠山區,是顯而易見的。

有的村只有幾百甚而一二百人,按出生率千分之十二三來算,每個村一個年齡段的孩子只有幾個最多十幾個孩子。但到了招生時,孩子越少的村,入學率越低。那麼這些孩子都到那裡去了呢?村裡的學校這麼近,他們又為什麼不在本村就學呢。

國家規定,二年級以下的學生不能出村,就是孩子再少,一二年級必須保留。但是學生少了,教師資源和教育資源就配備的那麼完備了,再加上學生太少,連老師都打不起精神來,教學成績肯定會受影響。面對這種情況,望子成龍的家長們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惜重金,把孩子送到城裡或比較好的私立學校去,使本來就稀缺的學生資源更加減少。

這個年級只要走一個,由於農民的攀比心理,其他家長馬上也會隨著下去,把孩子轉到好的學校。這樣一走兩走,最後就剩下幾個沒有錢,沒有門路的孩子在村小裡學習了。


民諺民俗民間故事

河南一鄉村學校僅剩1名老師2個學生,農村小學的學生都去哪兒了?

我是民工札記南八,我在農村生活二十多年。如今農村的小學流失真的是越來越嚴重。以我生活的豫東農村S鎮為例,我們鎮有26所小學,想當年我讀小學的時候,每個小學至少有300個學生,上學放學都是熱鬧非凡。

而如今,數量少的不敢想象。我曾經與中心校校長聊過,他說,現在鎮裡除鎮中心小學人多點外,其它村小學超過100名的僅有5所。100名以下,50名以上的12所,50名以下的8所,甚至有所學校五個年級才30多名學生。上學放學那真是冷冷清清。


我當年的理想是在村後的小學當一名教師。現在想想,學生都沒有那麼多了,哪裡還需要那麼多老師,未來農村小學的合併肯定是大趨所勢。那農村的小學生都去哪裡了呢?


一是,進城或者私立學校讀書。現在農村生活條件提高,有錢後都比較重視教育,一部分家庭送孩子去城裡或者私立學校讀書去了。以至於城市裡的稍微好點的小學招生時都人滿為患,好多學生家長一湧而至,能進學校讀書無所不用其極。


二是,在外地讀書。農村外出打工的家庭較多,許多家庭不想讓孩子作為留守兒童就帶著孩子在打工地讀書。或者有些家庭通過自身的努力,在工作地購房成功定居。在工作地既能照看孩子,又能讓孩子收到良好的教育,他們怎麼可能把孩子再送到村後的小學呢?


三是,出生率的降低。隨著社會的發展,8090後的年輕一代,思想觀念已與傳統不同。他們不再認為多子女多福氣。雖然已開放二胎,但是他們也不願意生養孩子。因為他們已經會計算,生個建設銀行需要多少費用,生個招商銀行需要多少費用。再加上,現在男多女少相親難,彩禮高的現狀,誰還敢多生。


這就是農村小學生減少的原因,他們要麼進城讀書,要麼跟著爸爸媽媽到外地讀書,要麼是還沒出生!


民工札記

國家推廣城鎮化,開發商見縫插針,一夜之間市裡,縣城高樓林立,祖祖輩輩的農民東借西湊交上首付便住在城裡的樓房,由於糧食不值錢,這些農民要還房貸,孩子上學,老人看病,婚喪嫁娶,探親訪友到處用錢,怎麼辦,年輕人兩口外出打工,讓老人帶著孩子進城了,這樣一來村裡有錢人進城了,沒錢的借錢進城買房也走了,村裡學校學生也少了,具我的瞭解,農村60%以上的學校停辦了,全擠到城裡去了,縣城的學校人滿為患,上個小學年花費上萬,這些學生只有高費在城裡上學,因為父母打工走了,只有跟爺爺奶奶在城裡,因此農村學生少了,老師調走了,社會發展到這個地步,可能就該這個樣吧。


就半工半農

看到這個問題,多少有些惆悵。但是農村學校生源大幅減少確實是不爭的事實。這不僅僅是河南某村現象,這種事情在全國都很普遍。根據2012年的調查數據,農村學校30人以下佔比25%,10人一下佔比10%,近些年更是雪上加霜。

這種現象不僅僅是村小,現在正在蔓延到中心校,而且這種現象是越往高年級越嚴重。小學一二年級還相對差一線,到小學五六年級這種現象就更為嚴重。而且現在的形式是在逐年往下走,原本是初中生源外流嚴重,現在是小學五六年級外流嚴重,趨勢是三四年級開始外流嚴重。

現在不是行政手段撤學校,而是保不住。目前有些縣40%以上農村小學,10名以下學生。學生少,教師編制就少,教學質量很難跟得上,村小教師無論會不會,都必須是多面手,這就造成惡性循環,村小生源越來越少,直至自然消亡。現在國家禁止盲目撤點並校後,各級教育局部門對農村小學能保則保,但每年仍有10%左右的村小在自然消亡。

這種現象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教育資源閒置浪費現象嚴重,有些學校還是剛建沒幾年的學校,但是就沒學生了,校舍只能改為他用,讀者可以查找新東方的公益建校項目,很多都這樣。農村學生大量流入縣城以上學校,這就造成找關係、批條子的現象嚴重,更嚴重的是很多縣城學校教室不夠用,因為編制是依據學區的生源設計的,縣城突然學生增多,但是教師沒增加,就造成縣城缺教師,教師忙的要死,農村多教師,部分教師嫌的要死的局面。

究其本質原因,

1、我國城市化進程加速,農村人口迅速進程,造成農村生源減少,這是主要原因。

2、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隨著流動性加大,人民充分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更重視教育,所以千方百計的希望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進一步造成農村生源減少。

3、教育資源佈局不合理,造成局域教育資源不均衡,也是一個原因。


走過路過自然飄過

這是一個普遍現象,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一部分因為父母在外地務工或經商,隨父母遷到外地讀書。

2.還有一些父母為了讓孩子受到好的教育,把孩子送到鄉鎮小學或去城裡插班。我們那鄉小一個班八九十個學生,有的一百多個。怎麼保證教學質量

學生數量減少了,老師自然也少了,農村條件艱苦,很多老師通過自己的努力或關係,調到鄉鎮或城裡任教。

剩下的都是教學水平一般的老師。這樣惡性循環下去,很多鄉村小學倒閉。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希望社會各界有愛心人士多支持農村教育。


渠首浪子

目前,鄉村小學剩1名或2名學生的比較多,也不是什麼新鮮事。隨著經濟的發展,一些偏僻的農村人開始搬遷,人們都想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受教育的環境。農村孩子逐漸趨向於城鎮化,有些家境提別困難無力搬遷的留在了村子裡,出現了村學孩子少,而城區學校大班額不斷出現,城區教學壓力大的現象。

重慶晚報2017年3月29日報道一個學生的學校。綦江區趕水鎮太公山,海拔不算高,站在山腰,山下的渝黔高速公路看得一清二楚。山腰之上,有一所叫太公村小的學校,只有一位老師和一個三年級學生。

令狐老師給譚陸森上課。

新華網2016年9月2日報道:福建七所“一個學生的學校”如期開學

溫州晚報2015年07月17日報道:溫州有所三個人的學校:一個老師一個學生一個門衛


藍老師看教育

而造成留守兒童的成因多數是來自家庭,因為農村地區發展受到限制,所以迫於生計的農村家長不得不背井離鄉,去外地謀生求發展,很多農民工一邊要面對親情分離的痛楚,另一邊又要扛著高強度的勞動,同時,還有戶籍、工資水平、福利待遇等多方面條件的限制,於是,想要讓孩子留在身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兒。


由此,不少人會覺得奇怪,既然農村留守兒童出不了農村,為何村裡不見學生呢?其實這就牽涉到了另外一個群體:新生代農民工。 而新生代農民工,以70後、80後、甚至90後居多,而這一部分人由於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加上對子女教育的重視,致使他們從婚前就立下宏願:不讓下一代留守,於是,很多年輕的夫妻選擇克服一切困難將子女帶在身邊。

而且,近些年,隨著國家對留守群體的重視,以及城市條件的逐步放寬,很多時候,農村孩子到城裡入學門檻降低了不少,這一使得農村孩子有機會能夠和城裡孩子一樣接受正常的義務教育。 而且,相對城市而言,農村教育水平與城市相差過大也是造成農村小學人數減少的主要原因,而這一點,與農村教師工資低、師資隊伍參差不齊也有一定的關係,由於教師待遇與付出不成正比,導致農村優秀教師流失,而後引發學生成績不好導致生源也在逐步減少,呈現出了惡性循環。

所以,綜合多方面原因,才有了一鄉村學校僅剩1名老師2個學生的尷尬局面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