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成國內製造業發展最強驅動力

  國內製造業升級帶來工業機器人需求大幅攀升背後,國產機器人正在加快追趕國際市場龍頭的步伐。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預計,2018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有望超越15萬臺,將繼續成為全球市場最強勁的驅動力。

工業機器人成國內製造業發展最強驅動力

  近年來,工業機器人產業與中國製造2025及工業4.0等戰略方針的深度綁定,成為我國十三五規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工業機器人產業的快速繁榮。


  工業機器人是集機械、電子、控制、計算機、傳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學科先進技術於一體的現代製造業重要的自動化裝備。


  據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和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的統計,世界機器人市場前景看好,從20世紀下半葉起,世界機器人產業一直保持著穩步增長的良好勢頭。


  在人口紅利消退、製造業升級以及政策大力扶持等多原因的共同作用下,近年來國內工業機器人需求出現大幅攀升的態勢。


  作為製造業大國,近年勞動力成本的提升對我國影響尤為重大,這也導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非常迅速,畢竟在產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之下,機器換人已是大勢所趨。


  由於國內企業在進入機器人領域時間較晚,目前國內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和本體大部分市場依舊被外資品牌佔有,但已有部分本土廠商攻克了減速機、伺服控制等核心零部件的部分難題,國產工業機器人市佔率也逐步提升。


  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發那科在華南地區的代理商——深圳市海科瑞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客戶經理華康表示,2017年全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的銷量較2016年增加15%至17%左右,國內工業機器人的增速是30%,預計2018年的增速會比2017年更快。該公司主要的客戶範圍覆蓋廣州、深圳、東莞、惠州、珠海等地。


  來自政策方面的支持,同樣是導致工業機器人需求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來,隨著《中國製造2025》、《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等政策出爐,給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中國工程院早在2003年12月完成並公開的《我國製造業焊接生產現狀與發展戰略研究總結報告》中認為,我國應從“美國模式”著手,在條件成熟後逐步向“日本模式”靠近。


  與此同時,我國工業機器人平均密度仍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安信證券研究報告指出,與德國、日本以及韓國等相比,我國工業機器人平均密度依舊很低。根據IFR數據,2015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的平均密度約49臺/萬人,僅達世界平均值的71%,是日本和德國的六分之一、韓國的十分之一。


  目前,全球已經進入了工業4.0智能工廠時代,工業4.0與工業機器人正在中國掀起一股製造浪潮,並助力國內機器人智造創新。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製造業中心的遊戲規則,工業4.0利用數字化和網絡化技術,將更為強大的機器群連接起來,實現了機器之間的信息共享和智能生產,而不參與的企業無疑將會在未來喪失競爭優勢。


  我國的機器人產業化必須由市場來拉動。機器人作為高技術,它的發展與社會的生產、經濟狀況密切相關。機器人的研製、開發只有從技術上實現可能性大為原則選擇機器人優先應用的領域,並以此為突破口,向其他領域滲透、擴散至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