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师工资走向将如何?

教师作为事业单位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事业单位的的改革,教师改革也在不断的进行着,一直以来,教师给人民的印象总体是收入水平相对比较低,特别是乡村地区的教师,导致很多农村地区难以留住教师,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随着国家对教师的重视,教师工资也在不断进行改革,提高教师的工作等收入。

2018年教师工资走向将如何?

关于职称与工资挂钩的事,网上议论较多,很多人希望职称与工资脱钩,这怎么可能呢?

1994年的《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的工资应不低于或略高于公务员水平。可惜很多地方都没有落实到位。

2017年中央《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再次提出教师工资应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的要求。实际上,教师的工资与公务员相比仍有差距。

2017年,公务员工资标准调整意见出台。其中将基本工资划为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两项,强化了工资级别与待遇挂钩。适当拉开了不同职务之间的工资差距。

既然教师工资是参照公务员的标准形式,那么,教师的职称与工资挂钩也是必然的,怎么可能取消呢?

2018年1月,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改革,适当提高中小学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这对教师们来说是一件大好事。也就是说教师评职称的比例2018年将有所提高。

所以2018年,教师的春天来到了,在这一年里,职称的比例将得到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也会有较大提高。

数学运算题之剩余问题

剩余问题为一个数同时满足除以a余x,除以b余y,除以c余z,其中a、b、c两两互质,求满足这样条件的数。

1. 特殊情况

(1)余同(余数相同)加余

【例题】某校二年级全部共3个班的学生排队,每排4人,5人或6人,最后一排都只有2人,这个学校二年级有( )名学生。

A.120B.122C.121D.123

【解析】B。

方法一:代入排除法(略)

方法二:由题意可知该校二年级的学生人数除以4、5、6均余2,余数相同,属于余同,因此该班学生人数满足通项公式N=60n+2 ,(n=0,1,2,3……),当n=2时,N=122,选择B项。

注:n前面的系数60是取4、5、6三个除数的最小公倍数。

(2)和同(除数和余数的和相同)加和

【例题】某个数除以5余3,除以6余2,除以7余1,求在0至500内满足这样的自然数有多少个?

A.3B.2C.4D.5

【解析】A。此题我们通过观察会发现除数与余数的和相加均为8,则该自然数应满足N=210n+8(n=0,1,2……)因此在0至500以内满足题干条件的自然数有8,218,428三个数。

注:n前面的系数210是取5、6、7三个除数的最小公倍数。

(3)差同(除数与余数之差相同)减差

【例题】三位运动员跨台阶,台阶总数在100-150级之间,第一位运动员每次跨3级台阶,最后一步还剩2级台阶。第二位运动员每次跨4级台阶,最后一步还剩3级台阶。第三位运动员每次跨5级台阶,最后一步还剩4级台阶。问:这些台阶总共有多少级?

A.119B.121C.129D.131

【解析】A。方法一:代入排除法(略)。

方法二: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除数与余数的差均为1,因此台阶数满足:N=60n-1(n=1,2,3……),可发现A项满足该通项公式。

2.一般情况

用同余特性解题

【例题】一个自然数P同时满足除以3余1,除以4余3,除以7余4,求满足这样条件的三位数共有多少个?

A.10B.11C.12D.13

【解析】B。先取其中两个条件,除以3余1,除以4余3,即P=4n+3=3a+1,等式两边同时除以3,等式左边的余数为n,等式右边的余数为1,即 n=1,代入上式可知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最小的数为7,则同时满足上述两条件的数的通项公式为P=12n+7……①,再将①式所得的条件与题干中除以7余 4的条件组合成新的条件。即满足题干中三个条件的数P=12n+7=7b+4,等式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较小的系数7,则左边余数为5n,等式右边的余数是 4,也可认为余数是25,即5n=25,求解得n=5,代入到①式中,即同时满足题干中三个条件的最小的自然数P=67,则满足题干三个条件的数的通项公式为P=84n+67(n=0,1,2,3……)即100?84n+67?999可求得1?n?11,即符合题意的数共有11-1+1=11个数。

【例题】三位数的自然数P满足:除以3余2,除以7余3,除以11余4,则符合条件的自然数P有多少个?

A.5B.4C.6D.7

【解析】B。此题不满足所给的条件不满足我们前面所讲的特殊情况,但是通过观察我们发现,P满足除以3余2,除以7余3两个条件时,在P的基础上加上4,即 (P+4)这个数一定是能够被3整除以及被7整除的,因此(P+4)=21n,所以P=21n-4……①,得到的这个通项公式再与除以11余4进行找通项公式。该自然数P=21n-4=11a+4,等式左边都是被11除,等式左边的余数为10n-4,等式右边的余数为4,我们知道一个数被11除余4,也可以认为这个数被11除余15,或被11除余26等。根据同余特性可知,等式左边的余数10n-4应与等式右边的余数4,15,26等数值相等。因为n要取整数,所以取10n-4=26可以得到n=3代入①式得到P=59,所求的59这个数是满足题干三个条件的最小数,所以,满足题干三个条件的数 P=231n+59(n=1,2,3……),所以在三位数以内的数有290,521,752,983四个数。选择B项。

在剩余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遇到一些余数较为特殊的情况下用剩余定理能够很好的解决,但是对于出现的和不同,差不同,余不同的情况下,可以用同余特性得到很好的解决。主要思路是先找满足题干中两个条件的通项公式,将三者条件转化成二者条件,然后再次利用同余特性加以解决即可。

1.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1)普通方程

(2)不定方程(未知数的个数多于方程的个数)

核心:找到等量关系

2.选用方程法设未知数注意事项

设什么不重要,怎么“方便”怎么设,即可直接设也可间接设未知数,若有比例关系如男女比例3:5,则可设男为3x,女为5x,方便以整数形式表示。

(1)直接设

【例】某村种植果树的面积比种植水稻的面积少122亩,种植水稻的面积是种植果树的面积的2倍还多4亩,村里种植水稻的面积是多少亩?

A.264 B.252 C.248 D.240

【解析】设村里种植水稻的面积是x亩,则种植果树的面积是(x-122)亩,由题意得,x=2(x-122)+4,解得x=240。

(2)间接设

【例】一个书架共有图书245本,分别存放在4层。第一层本数的2倍是第二层本数的一半,第一层比第三层少2本,比第四层多2本,书架的第二层存放图书的数量为:

A.140本 B.130本 C.120本 D.110本

【解析】设第一层存放图书的数量为x,则第二层存放图书的数量为4x,第三层、第四层存放图书的数量分别为x+2,x-2。依题意有x+4x+x+2+x-2=245,解得x=35,故第二层有35×4=140本

(3)比例关系

【例】甲数和乙数之和是72,甲数和乙数的比是3:5,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解析】设甲数是3X,乙数是5X。则有3X+5X=72,8X=72,X=9则3X=27, 5X=45。

3.解方程技巧

(1)消元法

将方程组中的一个方程的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并代入到另一个方程中去,这就消去了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解,这叫消元法。

(2)换元法

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

(4)代入排除法

直接将选项代入题目,看哪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5)对于不定方程而言,观察系数与结果的关系,利用(1)奇偶性,质合性(2)尾数法(3)整除特性。

4.例题点拨

【例题】某国硬币有5分和7分两种,问用这两种硬币支付142分货款,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A.3

B.4

C.6

D.8

【解析】B。尾数法。设需要x枚7分和y枚5分的硬币恰好支付142分货款,由题意可列 ,因为5y的尾数只能是0或5,则7x的尾数为2或7,那么x可以取1,6,11,16这四种情况,所以所求方法数为4,故选择B。

一、负判断推理

负判断是通过否定某个判断所得的判断。如“并非一切产品都是商品”,就是负判断。负判断是由原判断加上否定联结词“并非”而形成的复合判断。原判断用“P” 表示,负判断则是“并非P”。由此决定了负判断与原判断成对立关系。负判断的真假,与原判断的真假有密切关系。原判断“P”真,则负判断“并非P”就假; 原判断“P”假,则负判断“并非P”就真。

二、负判断推理的逻辑性质

负判断的逻辑性质是对某一个判断的否定。负判断的结构式(两部分)是:

(1)肢判断。负判断中被否定的判断。也就是原判断。

(2)联结项。“并非……”、“并不是……”、“……是假的”等表示。也可用逻辑符号“?”(读作“非”)表示。

负判断的逻辑形式及真假值如下:

语言表达式:并非p。“并非……”、“并不是……”、“……是假的”等表示。

逻辑表达式:? p(“?”读做并非)

负判断与肢判断的真假情况。肢判断与负判断是矛盾关系,互为真假。

三、例题点拨

【例题】李老师说“并非丽丽考上了清华大学并且明明没有考上南京大学”。如果李老师说的是为真,则以下哪项可能为真?

I.丽丽考上了清华大学,明明考上了南京大学

II. 丽丽没考上清华大学,明明没考上南京大学

III.丽丽没考上清华大学,明明考上了南京大学

IV.丽丽考上了清华大学,明明没有考上南京大学

A.仅I和II

B.仅II和III

C.仅II、III和IV

D.仅I、II和III

【点拨】D 。“并非丽丽考上了清华大学并且明明没有考上南京大学”等价于“丽丽没有考上了清华大学或者明明考上南京大学”在选项中只要有一个肢判断即可,只有IV项没有这个选言判断的肢判断,故正确答案选择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