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年前的三元里,風雷激盪,這股三元里精神有幾分流傳到今天?

177年前的三元里,曾經風雷激盪,人們的勇氣匯成洪流,衝向了那不可一世的英國人的陣地。自那以後,三元里,便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再也無法抹去的地標。

當時間跨過漫長的歲月來到今天,在時間的磨滅與社會的變遷之下,古老的三元里村落早已數次變換了模樣,村民也已是更迭數輩,而當年豪氣干雲的三元里精神,又能有幾分流傳到今天?關於滿是傳奇色彩的三元里精神,我們始終充滿著疑問,同時懷著無比的敬意,去追溯它的源頭,去挖掘它的故事,去看它如今的樣子,去思索它未來的方向。

177年前的三元里,風雷激盪,這股三元里精神有幾分流傳到今天?

三元古廟為三元里平英團舊址。

一問:

三元里精神是什麼?

記憶:“旗進人進,打死無怨”

1841年的5月,雖是初夏,卻不見生機。鴉片戰爭的炮火已經延綿將近一年,無力退敵,畏洋如虎,廣州城上飄揚的滿清龍旗正在失去它往日的威嚴。

事實上,在5月26日那一天,無能的統治者已經升起向英國人示降的白旗。27日,《廣州和約》簽訂,英人索賠600萬兩白銀。28日,英軍四出搶掠,開棺掘墳,姦淫婦女,官府此時卻貼出告示:滋擾夷人者軍法論罪。國仇與家恨交疊,此時的民怨已熾。

29日,一夥英軍闖入越秀山下的一座村莊,調戲婦女,橫行施暴。本已怨憤不平的村民徹底被激怒,群起而攻之,用木棍與鋤頭當場打死作惡的英人。這一次意外事件直接點燃了那場名載史冊的抗爭的導火索,而這座此時還籍籍無名的村莊,叫做“三元里”。

177年前的三元里,風雷激盪,這股三元里精神有幾分流傳到今天?

為應對英軍的報復,三元里村民決定先發制人,召集村中所有16—60歲男丁,決意死戰,以黑色三星旗為令,誓願“旗進人進,打死無怨”。同時四出聯絡城郊各鄉團練、社學以聯合抗敵,因官府的昏庸無能,侵略者的作惡多端,早已激起鼎沸民憤,由是應者雲集,前後竟達103鄉之多,萬人之眾。

177年前的三元里,風雷激盪,這股三元里精神有幾分流傳到今天?

三元里抗英鬥爭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由人民自發的武裝反抗外國侵略的戰鬥。

隨後的故事則早已被人們所熟知。30日,四面八方聚集而來的村民將英軍包圍,趁大雨致英軍火槍失靈之際,奮勇衝殺,一日之間殺傷英軍眾多,迫使英軍狼狽退回四方炮臺。雖然此後在昏庸的清政府的介入下,村民被迫解圍撤退,但這一役已然是載入史冊,成就“三元里抗英”赫赫威名,流傳至今。

溯源:邊塞風骨傳承千年

為什麼會是三元里?一直都有人不斷追問,當年英軍肆虐廣州,諸鄉為之荼毒,為何偏偏是三元里人最先舉義抗暴?原因歷來眾說紛紜,而被很多人認為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三元里人所特有的不畏強暴、勇於赴義的慷慨之情。

據《三元里村志》所載,李姓是三元里的第一大姓,佔村中人口約70%~80%。有趣的是,因為“李”“鯉”同音,考慮到避諱,所以三元里人從不把鯉魚叫做“鯉魚”,而是稱之為“勍哥”。

177年前的三元里,風雷激盪,這股三元里精神有幾分流傳到今天?

“在漢語中,‘勍’是強有力的意思,‘勍哥’就是強壯的男子。”曾在三元里任教17年,並參與編纂《三元里村志》的伍老師告訴筆者,這雖是小細節,從中卻折射出不僅僅是李姓,而是所有三元里人骨子裡不肯弱於人的要強個性,“一位參加過廣州起義的三元里老前輩跟我說,三元里人最不能忍的就是別人‘蝦’到面上(意即欺負到頭上),越是欺壓越要反抗。”

這樣的個性,幾乎是烙刻在三元里人的基因裡,追根溯源,則是在對抗外敵的國家歷史中所沉澱下來的民族品格。

這或許正是三元里精神的雛形,在薪火相傳中,將邊塞遺風一路傳承至1841年的三元里,守土衛家的豪壯勇氣在那一天被徹底激發。或許,三星旗下戰鬥的不僅是義勇鄉民,而是千年不盡、貫穿於家族歷史中的民族英魂。

177年前的三元里,風雷激盪,這股三元里精神有幾分流傳到今天?

三元里抗英紀念碑上寫著:一八四一年廣州人民在三元里反抗英帝國主義侵略鬥爭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

內涵:展示中華民族不屈脊樑

那麼,我們所說的“三元里精神”又是什麼?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看法,卻又很難全面地詮釋出其內涵。

清代詩人張維屏所感動的,是國難當頭,一群質樸農民為保家衛國所奮起的匹夫之怒。他在敘事詩《三元里》中寫道:因義生憤憤生勇,鄉民合力強徒摧。家室田廬須保衛,不待鼓聲群作氣。更可貴的是,不只是三元里人,在當年還有成千上萬的別村鄉民響應雲集,他們與三元里人一樣,雖然平凡無奇,卻同樣滿懷著壯志豪邁。

三元里街文化站站長黃影紅則告訴筆者,家國情懷是三元里精神中十分重要的部分。這一點不僅僅是表現在三元里抗英當中,而是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閃現。在抗戰時期,日軍實行奴化教育,強迫學校教授日語,三元里人卻以“寧賣祖宗田,不丟祖宗聲”相互告誡,反倒暗地相約請來私塾先生讓子孫繼續學習中華文化。

伍老師認為20世紀初編纂的《南海縣誌》中,評價三元里人的部分,可以部分展現出何為三元里精神,其中就寫道:金利司三元里,民俗愿樸,性魯直,勤動耐勞,勇於赴義。這些幾乎都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事實上,三元里抗英就是向世界展示出中華民族寧折不彎的脊樑。

177年前的三元里,風雷激盪,這股三元里精神有幾分流傳到今天?

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

而在2016年,白雲區也通過網上徵集、票選出了為大眾所認可的“三元里精神內涵”:保家衛國、實幹擔當、敢為人先、自強不息。這無疑是融合了當下時代精神的詮釋,也充分反映出三元里精神對於當代社會發展的導向意義,提醒著人們以先人為範,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需奮發圖強。

正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或許,三元里精神的重要之處不在於它述說著怎樣的內涵,而是它永遠都會像一面旗幟在歷史的長河中獵獵飄揚,從不同的角度激勵著三元里人,廣州人,乃至是中華民族的兒女們,在前行的路上無論平坦崎嶇,都能奮勇前行。

第二問:

三元里精神今何在?

發展:舊村落煥發新榮光

歷史的車輪碾過三元里村這個千年古村,深深淺淺的印記中,始終都能看到三元里人敢為人先、自強不息的精神貫穿其中。尤其是從近代的抗英,到解放後成為廣州地區的“菜園子”,再到城市化進程中,三元里人一直堅持著他們的團結一致,始終以集體為先,在此基礎上求新求變,實現了三元里的不斷髮展。

177年前的三元里,風雷激盪,這股三元里精神有幾分流傳到今天?

1958年,三元里成立了廣東省最早的人民公社之一,並且發展良好,欣欣向榮。在後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席捲廣大農村時,三元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最終討論決定堅持集體致富的路子。

1980年起,廣州城市化步伐明顯加快,三元里村的耕地被大片徵用,農業收入出現大幅下降。在當時的三元里人看來,在城市化進程中,農村土地逐漸被城市建設徵用,農村逐步變為城市是大勢所趨,關鍵是要搞好集體經濟,帶領群眾共同富裕,才是出路。

進入千禧年,三元里村管理層大膽對集體經濟實行現代股份制企業改造,政企分開,採取市場化運作模式,擴大了原鄉鎮企業的經營範圍,與港商合作,以“三來一補”或合資合作的形式,興辦加工廠。後來,各經濟社又陸續辦起了餐飲、住宿、商貿批發等服務業,通過“積累、發展、再積累、再發展、上檔次”的良性循環,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而在享受著發展帶來紅利的同時,三元里人也努力消化著城市化發展的附屬品——城中村的髒亂差。這個古樸的歷史名村力求經濟與文化文明齊飛,並在近兩年克服重重困難,逐步實現蝶變,城中村環境日益改善。

177年前的三元里,風雷激盪,這股三元里精神有幾分流傳到今天?

在今天,走到廣園路旁的三元古廟,可以看見,其周邊的出租屋和商鋪進行了風格統一的整飾,建築物外牆貼上了古色古香的青磚,整體面貌讓人眼前一亮。古廟旁新改建的三元里村歷史文化展覽館,陳列了三元里村歷史文物和圖片。走入村中,不只是抗英大街、三元古廟,三元里中學、小學周邊環境也變得靚麗起來,修繕後的南約和北約門樓修舊如舊,村內路面也鋪上了平坦的花崗岩路板,古老的村落正在煥發著新的榮光。

177年前的三元里,風雷激盪,這股三元里精神有幾分流傳到今天?

印記:讓更多人知道三元里的故事

自廣園中路進入抗英大街,巨幅的舞獅鏤空刻畫和白底紅字“三元俱興時和利”盡收眼底,徑直朝前走,則是另一巨幅扇形、刻有反映粵劇演繹情形的畫作,其中花臉、小生形象栩栩如生。在三元里村的另一入口,與舞獅相對應的則是舞龍以及“三元皆備天地寬”的巨幅鏤空字畫。

177年前的三元里,風雷激盪,這股三元里精神有幾分流傳到今天?

“舞獅、粵曲以及武術,在三元里的文化生活中都佔有重要地位。”三元里街分管文化線口的副調研員孫萬明解釋道,這樣的設計,其實是希望越來越多的遊客,在娛樂休閒的同時熟悉三元里歷史,接觸到三元里文化的精髓。

不僅如此,三元里街還著手從內街內巷入手,以2016年的地名普查為基礎,結合村內長者的口述歷史,逐步發掘村內的巷名由來、名人軼事、歷史掌故,還原這一歷史古村的點點滴滴。

177年前的三元里,風雷激盪,這股三元里精神有幾分流傳到今天?

三元里古廟開闢為三元里抗英鬥爭紀念館。

文化需要傳承,正如歷史需要銘記。2016年,濃縮了三元里村百年風雲的三元里村歷史文化展覽館,與三元里古廟相呼應,成為三元里村文化內涵的重要傳承載體。黃影紅介紹說,整個展覽館該如何佈置陳設,都是經過細緻考證、反覆斟酌的。“主要是參考各種歷史史料,還召集了三元里村的年長族人集中討論、提出意見。”討論的結果是,展覽館需保留三元里抗英鬥爭史實、三元里南約門樓建築等具有三元里村特色的內容。

177年前的三元里,風雷激盪,這股三元里精神有幾分流傳到今天?

三元里歷史文化展覽館以歷史文獻、珍貴圖片、場景再現等多種形式,濃縮了三元里村的百年風雲。

“我們的留言冊上,有包括全國各地的遊客留下的筆跡,甚至有來自英國的一名遊客,他說來到這裡才知道他們的國家有過這樣一段歷史,他感到尷尬。”黃影紅說,展覽館正在讓更多的人瞭解三元里,瞭解1841年那場鬥爭中發生的故事。

正如我們所看到,無論是區裡還是街道,近年來都在不斷加大力度保護和弘揚三元里精神,而正是在歷史發掘保護、文化的發揚傳承中,三元里精神正在從歷史的深處中走來,變成觸手可及的精神文明寶庫。

第三問:

怎樣傳承和弘揚三元里精神?

傳承:三元里精神薪火相傳

“來,大家看這裡,這條街就是群英大街了,以前都是機耕道,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三元里村重新修路,就把這條路按照以前人民抗英歷史事件,命名為群英大街,群英就是群眾英雄的意思,紀念英勇抗英的人民群眾。”在一次親子徒步走地名活動中,原三元里村民兵營營長李轉榮受邀作為活動的導賞員,邊走邊講解三元里地名的來歷。

177年前的三元里,風雷激盪,這股三元里精神有幾分流傳到今天?

導賞員解說鮮為人知的地名故事。

“很多歷史、地名小故事,故事裡便蘊含著三元里精神。不少故事只有老一輩才知道,年輕人基本上都不清楚。”三元里街相關工作人員說,隨著城市的發展,村子也在發生變化,地名背後的故事,更顯彌足珍貴。

這正是三元里當前所面臨的難題:如何講好三元里故事,讓三元里精神更好地傳承與弘揚?上述的“以地名講故事”正是三元里所作出的嘗試。

177年前的三元里,風雷激盪,這股三元里精神有幾分流傳到今天?

三元里抗英鬥爭牛欄崗戰場遺址。

伍老師則認為,三元里精神的傳承必須從兒童抓起。“每當我們的鼓號響起,心中飄著三星戰旗,牛欄崗的喊殺聲還在耳邊回想,三元里的凱歌烙刻在我們心裡……”每週一的升旗儀式上,三元里小學的校歌《每當我們的鼓號響起》必定會唱響,這早已是三元里小學的傳統,而詞曲正是由伍老師所作。

校長溫綿雄更是曾經花費近一年的時間,走訪三元里村的老人,挖掘村內歷史,為學校發展定下基調:發展愛國主義教育。如今,三元里小學除了開設各類“大愛教育”課程,還將抗英大街定位“紅領巾街”,以此為基礎發展學生“尋根員”“巡視員”等,讓學生們細數三元里村的每一個祠堂,走訪街道融入社區,探訪老人院,讓“大愛”在學生中生根發芽。

也有人希望以文化作為載體,讓三元里精神流傳下去。年逾80歲的劉澤邦在今年5月辭世,但他卻留下了86幅關於三元里抗英的畫作,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生動且深刻地講述事件發生的整個過程。

“劉爺爺的畫,好像將我們帶到了抗英鬥爭硝煙瀰漫的戰場,很有教育意義。”曾觀看過劉澤邦水彩畫展的一位學生不無懷念地說道,“劉爺爺離我們而去了,他要講的抗英故事,他要表達的三元里精神,永遠在我們心裡。”

【觀點】

銘記歷史 點亮未來

曾任三元里村領導的李國強在《三元里村志》的序言中寫道,抗日戰爭期間,三元里村也遭到了日軍蹂躪,後輩永不可忘。但並不是記仇,更不是為了報復,而是要牢記國恥,致力於振興中華。

記住過去,是為了改變未來。同樣的,我們要銘記三元里抗英,目的不在於宣揚仇恨或暴力,而是要繼承併發揚那些寶貴的品格,去開創更為美好的未來,這或許才是傳承三元里精神的根本之義。

綜觀中國近代史,撫卷長思,我們看到了一個國家不思進取後遭遇的艱難處境,更看到了三元里人民的英勇無畏,也看到了人民力量的無窮,看到了積貧積弱下中華兒女為振興中華而不懈奮鬥的革命精神,這足以為後世之鑑。從這個角度看來,三元里精神絕並不僅僅屬於三元里人,也不僅僅屬於當年響應雲集、英勇赴義的廣州人民,它應是屬於所有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更是融入於華夏兒女血脈當中的核心價值觀。

無論我們用什麼的形式去弘揚三元里精神,歸根結底,都應是鼓舞人們奮發向上,自強不息;無論以何種方式繼承三元里精神,都莫過於不斷完善自身,勇於積極進取。而這恰恰是與當下的時代精神不謀而合,這也正是為什麼現下的我們更需要牢記三元里精神的原因所在。

尤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華民族也正走向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在我們的身邊,隨處都可看見蓬勃向上的力量,包括白雲區,也正向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現代化中心城區而不懈努力。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更需要每一個三元里人,每一個白雲人為之添磚加瓦。

因此,對於活在當下的我們來說,傳承和弘揚三元里精神最好的方式,或許就是努力工作或學習,不斷提升自身,實現自我的價值,哪怕是在最平凡的崗位,也能以微薄之力,貢獻於推動社會進步的事業當中。無數人的自強不息,就可以匯流成河,構成一個國家持續向前的偉大力量,一如當年牛欄崗上讓英國人喪膽亡魂的人民的洪流,無法阻擋。

文|陳亮嘉 史陽

圖|石建華 譚札烽

排版|陳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