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在我們東北的鄉下,小時候,家裡四壁大都是用報紙來糊,頂棚也是,視力還正常的時候,躺在火炕上,兩眼朝上一看,就可以直接讀報了。一進了臘月,家家戶戶就開始糊棚了。打上一鍋漿糊,把嶄新的報紙一張張地從棚頂糊到四面牆壁,往往是直接蓋在上一年已經發黃的報紙上,這樣一層又一層,幾年下來總會有四五層報紙厚。這是一件大工程,而這個工程裡最後一項就是貼年畫。

那時候的年畫就已經全是印刷的了,內容多是“連年有餘”,一個大胖小子,抱著通紅的大鯉魚,看著就喜慶極了。此外,也還有壽星、財神的幾張位置。但貼在炕頭牆壁上最重要位置的,基本上每家都一樣,都是一種連環畫形式的年畫,兩張畫裡有那麼十幾二十幅的劇照,或是戲曲或是電影或是電視,總之看下來還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我印象深的就有一男一女死去活來的故事,長大後知道了,這出戏叫《牡丹亭》。

年畫,為曾經貧窮的我們打開了一個美好的窗子,可以看到美好、快樂、吉祥和希望,也能看到王侯將相和才子佳人,人情冷暖和悲歡離合。雖然,年畫現在已經慢慢地淡出了我們的生活,但這種記憶,永遠也抹不去,每當過年,總會想起。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 蓮年有餘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以蓮年有餘為造型的雕塑


年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繪畫形式,也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傳說,唐太宗病中常聽到鬼叫,於是秦瓊、尉遲恭兩位大將便自告奮勇為皇帝把守宮門,此夜唐太宗竟安穩入睡。後來,為了不讓兩位老將過於辛勞,唐太宗便命人將兩位將軍的形象繪影圖形,貼到宮門之上,這就是“門神”的由來。到了宋代,門神演變為木版年畫,並在中國各地形成了不同的藝術風格和流派,流傳至今。

目前,我國主要的木版年畫有十幾個產地,其中以天津楊柳青、江蘇桃花塢、山東楊家埠、河南朱仙鎮、河北武強、四川綿竹等地方最為著名。

今天,我們為你整理了天津楊柳青的木版年畫伴你過年。

楊柳青民間木版年畫,始於明季崇禎年間,已歷三百餘年,因產於天津楊柳青鎮而得名。楊柳青年畫是印繪相結合的年畫製品,在眾多的中國民間木版年畫中,卓爾不群,風格獨特,它以生動而有趣的內容,優美而真實的形象,以及裝飾趣味的構圖、豔麗的色彩,愉悅於歷代人們,寄託著人們的希望和嚮往,成為迎接新歲,納福履吉的節日必備藝術品。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題為“金玉滿堂”畫中既無金,亦無玉。實繪仕女兒童家居之閒適情趣。窗前一方桌上有玻璃魚缸,內有金魚遊於藻草間。主婦手擾幼兒恐其碰翻魚缸。那個略大的兒重,手疾眼快捉得兩尾金魚 高興跳起來。晃得缸水桌上淌。諧音為“金玉滿堂”。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此種表演形式.在北地大多於廟會出現。架子上糸有大鑼、鼓、鈸等打擊樂器,手、腳、嘴聯用,所以叫“十不閒”。清人李聲振《百戲竹枝詞十不閒序》:“設一桁若謻然,上有鐃鼓鉦鑼各一。歌畢、互擊之以為節名打十不閒。”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唐書姚崇傳》有“求長命得長命,求富貴得富貴”一語。長命即百歲,或源於此。此圖,一娃娃倚大桃而坐,旁有小擺設,瓷盤中簇盛著石榴、佛手、桃三種鮮果此不僅意味“長命百歲”,而且隱寓“華封三祝”之意、即“多福、多壽、多子孫”。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三個娃娃,各抱一鮮果:桃、佛手、石榴。桃代表“壽”、佛手柑代表“福”、石榴代表“多子”。即:多福多壽多子。所謂“華封三祝”。傳說堯帝到華地方巡視,其地長官向堯帝祝頌:“多福多壽多男子。”後、成為民俗之吉語,以之頌人或自祝。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此兩幅為對稱之仕女娃娃畫。一幅畫仕女為兒童沐浴,一幅畫仕女扶持兒童在做鬥蛙遊戲。生活氣息很強是民間年畫之特點。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此圖亦為立幅,或亦屬“對樓”,存其一。舊時民俗重男輕女。婚嫁之後,亟祈早生貴子。故有“天仙送於”、“麒麟送子”等吉語相傳。由此而派生,又有“觀音送子”、“送子娘娘”。天后宮之娘娘,本屬海神,卻又經管起人間生育事務,成了送子之女菩薩。民俗傳說與民俗神話,是輾轉附會而美化的。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詩大雅綿》.“綿綿瓜瓞,民之初生。”後世“瓜瓞延綿”,即成為祝頌子孫、繁衍不息之吉利話,此圖所畫正是這種意思。“瓞”,小瓜曰瓞。大瓜小瓜連蔓不斷之意。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大富貴,亦壽考”,語出唐人郭子儀傳說。郭在銀州,七夕見織女自天降,祈禱有求。女笑謂:“大富貴,亦壽考。”此為仕女娃娃畫,仕士清裝,身旁各為四兒女。形如貴子貴婦。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舊時“琴棋書畫”,乃屬雅人雅事,普通人很少有玩玩的。四項具體所指,說法亦不盡相同。琴一般指七絃琴,大都無異議。棋,則有兩種說法,一說“圍棋”:一說“象棋”。書,分歧較大。有說“五經四書”,有說文史學術,有說書法。畫,自然只指繪畫。能具備這四種技藝素養的雅人,是不多見的。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此亦娃娃吉語畫。“富貴’一般以“芙蓉”、“牡丹”、“海棠”喻之。“平安”,“平”以“瓶”喻之。“安”,一般以武器之戟,插八瓶內.則日“安”。又,一般插三戟,一雙耳,兩單耳。象徵四支單耳戟,以諧“四”之音,故以瓶插三戟之形象,喻“四季平安”。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此亦娃娃吉語畫。楊柳青娃娃年畫娃娃以抱魚居多,故以之為題名,必須多有變化。此實“魚龍變化”一類。“鯨”,非指哺乳類之“鯨魚”。此乃大魚之意。“化”,即化龍。“千年”,只是祝頌詞,長壽之意。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山海經》“丹穴之山有鳥,狀如鶴,五色而文,名曰鳳。”《詩.卷阿》“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此所謂“丹鳳朝陽”。此圖,娃娃一手握靈芝,張開雙臂,似歡迎丹風到來。丹鳳立於壽石上,微啟其喙,似對娃娃有所祝頌。娃娃身後襯有牡丹花。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此亦一幅吉祥畫。“連年有餘”等等,皆在一個“餘”字。“餘”即生活好除各種花費開支,一年到頭來還有結餘。日月不發愁,喜慶舒坦。今年有餘,明年有餘,更望年年有餘,則無憂無慮,豈不快活如神仙。貼年畫,盼的就是這個。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此圖名“歡天喜地”,實為一幅古代兒童之《蹴鞠圖》。《漢書》“蹴鞠,足蹴之也。鞠,以韋由之,中實以物,蹴鞠為樂也。”足見此種遊戲或活動,由來已久。今之足球運動,雖非古之蹴鞠,然亦近似。此圖兒童形象極美,形神兼備,可見其歡樂神態。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吉語娃娃畫,“連年有餘”,多寫如“蓮年有餘”或“連年有魚”。因民俗寓意,用字就不大講究了。此圖為楊柳青娃娃年畫老版、年代可在清道光間,形象極美,可稱此類年畫之代表作品。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題為“福善吉慶”,是以畫中幾種物事命名的。“福”,兩隻蝙蝠。“善”,指扇。“吉慶”,指戟,及戟上所繫之玉磬。一婦人坐床上,兩個娃幾撲蝙蝠。那個執戟娃娃似在說什麼。床下使女,走來通報,似外有人至。繡戶華堂、貴婦貴子,是為仕女娃娃畫之特點。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此圖亦為仕女娃娃畫。中心情節是為小兒洗澡。拿小上衣之婦女或屬僕婦一類人物。正中為八仙桌側坐一婦人,當是主婦。左邊木幾側坐之婦人與揮扇走來之婦人,亦非僕婦者流,與中坐之主婦身份大體相等。近前左右各有一小兒在玩耍,戲狗玩雀。這三個小兒為哪位婦女所生,就難以推測了。地下有盆栽花卉。畫面富麗堂皇,洋溢歡樂氣氟。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此亦為對稱兩幅。此圖繪刻極精細,貴子乘麒麟、極為活潑。仙女為其撐傘,照拂周到,不亞親情。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此吉語源於“華封三祝”。即“多福、多壽、多男子”。後世民俗漸變為“福壽三多”。娃娃年畫多以三種鮮果陪襯娃娃,三種鮮果即桃、石榴、佛手柑。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所謂“頂上圓光”,指天神上仙頭頂上顯現之光環,以示修養和法力不同於常人。此圖畫娃娃玩蟈蟈。蟈蟈葫蘆根講究,葫蘆肚兒上有山水人物花紋。似葫蘆開了蓋,蟈蟈跑了出來,左捉右捉.蟈蟈卻跳上他的頭頂,除了左右結紮的小辮兒,頭頂的確圓光光的。娃娃笑了,笑得前仰後合。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五個娃娃,一個撐船,一個坐船頭,水裡三個,看來是採蓮的。其中一個卻摸了一尾大鯉魚,引得那兩個奔過來搶。典雅水檻、古木鑿成小舟,遠山凝翠,湖水溫馨,兒童嬉戲處處飽含生機和詩意。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風箏”亦名“紙鳶”。舊時,宮南宮北年貨市場多有賣者。春風駘蕩,正是放風箏的好季節。大多是男人領著孩子,在開闊曠地放飛。女人放風箏,舊時實不多見。此《十美放風箏》,只是“畫”而已。那時的“美人”年畫,即今日之“美女照”,在看畫人之心理感受上則是一致的。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這一對“門童’,繪貴子戴紫金冠,著馬褂蟒袍,懷抱一瓶,上插四季鮮花。旁有一童子,為其提燈照路。瓷瓶又升出雲氣.中現二字。此幅為“五穀”。對臉的一幅.是為“豐登”。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裝飾性娃娃畫。娃娃抱魚,手拿蓮實,旁襯以莢蓉花。“芙蓉”諧音又有“富”和“榮”之意思,皆喜慶吉祥之意。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五子”寓多子,多男子,亦寓“教五子,名俱揚”之意思。原有“五子奪魁”。“魁”,大魁天下,即中試得狀元。在繪畫上,“奪魁”多畫做“奪盔”,即武將之頭盔,正名“兜鍪”。此為“奪蓮”,寓“貴子連生”之意,亦祝頌堯帝“多男子”另一種表現。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此為仕女娃娃對樓畫之一幅。婦女大多看清裝。似為晚清時所繪。此圖母抱一子,攜一於,手中俱持各糞花卉,非常吉慶美滿。貴於貴婦,寄託人們之嚮往。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蘇秦,戰國洛陽人。字季子。出遊數載,憔悴而歸。妻不下機,嫂不為炊。遂發讀書,從鬼谷子習縱橫術。讀陰符經欲睡,以錐剌股。術成說秦惠王,不為用。於是往說燕趙韓魏齊楚,合縱抗秦,被推為縱約長,並掛各國相印。趙肅侯封其為武安君,西秦兵不窺函谷關十五年。後六國縱約為張儀所敗。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劉備初顧草廬,未見諸葛,自回新野。又數日,探報諸葛己回,於是偕同關羽、張飛再次往訪。時值隆冬,未行數里而雪降。遇石廣元與孟公威。至臥龍崗草廬,接見者卻是諸葛亮之弟諸葛均,而亮仍雲遊未歸。二顧空返,怏怏何似。見《三國演義》三十七回。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糜夫人投井,趙雲揣起阿斗,跨馬繼續追尋劉備。行至長坂坡,曹軍已將其圍困。趙雲雖驍勇,左右衝殺,皆不得出。曹操在山頭督軍,見趙雲英勇非常,心愛慕之。下令要擒活趙雲。曹軍兵將皆不敢致趙雲以死。因之趙雲衝出重圍,得過當陽橋見劉備等人。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蔡文姬,名琰。漢末蔡邕之女。博學有才辯,妙解音律。興平中為胡騎所虜,歸左賢王,生二子。曹操素與邕善,痛其無嗣。建安中遣使以金璧贖歸,再嫁董祀。文姬痛身世之悲苦,故作《胡茄十八拍》。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戰國時,趙惠文王得和氏璧、秦昭王得知,欲以十五城易壁。趙王知其詐而不敢拒之。宦者繆賢舍人藺相如自請攜璧入秦。不城,當以完壁歸。至秦,秦王無意償城。相如紿秦王復得玉壁,使其從者懷壁,從徑道亡歸。秦王設鼎鑊威嚇,相如不為所屈,反責秦王不義。秦王自知理虧,禮送相如歸趙.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因廢長立幼事,劉表妻蔡氏銜恨劉備,命弟蔡瑁宴請,就席上殺之。伊籍知其謀,暗告劉備。備藉故離席,乘馬急逃。蔡瑁後追。至潭溪阻路不能過,劉備情急,一躍而過之。夜經水鏡莊,得見司馬徽先生,始聞“伏龍、風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語。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山寇周明、周亮,冒名梁山泊頭領宋江、搶走太平莊陳員外之女。適李逵燕青路經太平莊,借宿陳家,得知此事。李逵回山 怒責宋江,砍倒杏黃旗,大鬧忠義堂。後辨明真象,燕青協助李逵擒殺二週,救出陳女。李逵有愧,身自荊杖請罪。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金兀朮攻朱仙鎮不利,調其義子陸文龍助戰。文龍善使雙槍,膂力過人,連敗宋營四員雙錘猛將。參軍王佐,知陸文龍乃陸登之子,當年金兀朮攻破潞安州,陸登殉國自盡。兀朮實為文龍仇人。王佐乃自斷其臂,詐降金營,說動陸文龍歸宋。文龍乳孃,痛述當年情景,文龍翻然醒悟,遂歸宋反金。見《說岳全傳》.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此圖與《瀟湘清韻》同。林黛玉煩悶,獨坐瀟湘館,以撫琴解之。想到身世.傷心悽惶,不由引八琴音。君弦過高,忽為之斷。其時寶玉與妙玉路經於此,聆聽舉聲 亦為之嘆息。絃斷無聲、乃默然離去。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竹林七賢”是魏晉間七位名士之總稱。據《晉書》:“嵇康所與神交者,惟陳留阮籍,河內山濤、向秀,沛國劉伶,籍兄子成,琅邪王戎,遂為竹林之遊。”後人多以竹林七賢為題材,寫文人雅事之樂。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此圖壽富貴吉祥畫。年畫為過年時貼,一貼一年,看著心裡痛快,故多為吉祥題材,企盼生活一日好於一日。此為福祿壽三星降臨,隨之有八路進財。誰不高興。雖非實際.亦屬好兆頭。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此乃兩個畫面為一幅之年畫。一題“風塵三俠”,乃紅拂、李靖與虯髯客之故事。一無題,從人物、服飾廈環境看,似“尋梅”一類之題材。系晚清上海畫家錢慧安之作品。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晚唐人鄭綮《開天傳信錄》載有唐明皇李隆基遊月宮事。李隆基自言:“吾昨夜夢遊月宮,諸仙娛予以上清之樂,寥亮清越,殆非人間所聞也。”此圖即繪李隆基遊月宮之情景。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襄陽王趙珏謀反,朝庭有所風聞,命顏查散巡按襄陽。襄陽王派鄧車、申虎盜去巡按印信,藏於沖霄樓內。白玉堂為巡按護衛,以失印信為恥,夜入沖霄樓盜取印信。遇智化,告以沖霄樓機關甚多,須請高人破除後再動手。二人只把藏於樓上襄陽王等人之謀反盟單盜出,亦算夜入沖霄樓之一得。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劉備據荊州不還,周瑜設計,孫權假稱以妹婚劉備,誆之過江,以為人質。計為諸葛識破.力主劉備過江聯姻。至吳,劉備利用喬玄說動孫權之母,在甘露寺面相劉備。孫母一見大悅,許婚之計.弄假成真。此為劉備八洞房情景。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劉備棄新野,率軍民投向江陵,行經當陽,曹操追兵已至。趙雲護衛甘糜二夫人車輛,遂為亂軍衝散。趙雲單騎殺入重圍,救護阿斗,於長坂坡力戰曹營諸員上將,毫無懼色。曹操督戰,心竊愛之,遂曉三軍,要擒活子龍。趙雲因而得以突出重圍。此圖繪劉備引軍民車輛投奔江陵,途經當陽,曹軍已追至之情景。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由薛寶釵提議,史湘雲出面.請賈母來大觀園賞桂花,並備了螃蟹下酒。席問大家做詩以寶釵作得最好,深刻地嘲諷了世態人情。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暮春天氣,柳絮飛舞,史湘雲頗覺無聊偶成小詞一首,以詠柳絮。拿給寶釵、黛玉看,便想起社填詞。於是請大家來,擬題寫詞。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此圖描繪農村生活“望杏敦耕、瞻蒲勸穡,莊稼人辛勞一年,老老少少 熙熙攘攘,盼的就是有個好年成 此圖正表現出這種嚮往。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原詞出於舊日蒙學讀物《三字經》,即“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竇燕山,名禹鈞,五代漁陽人。仕周,為諫議大夫。嘗設義學,延名儒以教貧士。及居官,四方賢士賴以舉者甚眾。有子五人,相繼登科,時稱窶氏五龍。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此圖名“高蹺會”,乃一幅會場寫生畫。地點為津西獨流鎮藥王廟前。據看棚彩幛上“萬壽無疆”字樣,或為前清慈禧皇太后某年“壽誕祝瑕”活動。踩蹺者前後共有十二人。所扮戲出有《打焦贊》、《小上墳》《斷橋》、《劉全進瓜》,以及《漁樵耕讀》等。據獨流鎮老人云:當年藥王廟即如此模樣。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此圖描繪元宵節日,兒童們嬉戲遊樂之情節。有敲鑼打鼓者,有手擎花燈者,有吹鎖吶者,充分表現出節日之歡樂情緒。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取材於《紅樓夢》第八十一回。寶玉偶至藕香榭,見李紋、探春、李綺、邢岫煙四人在釣魚便躲於太湖石後,撿一小石於投向水面.嚇了四人一跳。後四人邀寶玉一起釣魚以佔運氣好壞。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加官”自然“進祿”,此為舊日民俗吉語。此亦世家庭院,盛夏剛過,日漸涼爽。孩子們在庭院裡作“加官進祿”遊戲。一兒騎鹿,一兒立地翹腳,雙手舉官紗帽奉騎鹿者。眾婦女紛紛出屋觀看。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盛夏、濃蔭綠窗.曳荷香溢,憩息於水榭風軒中,乃難得之避暑佳處,能不向往。情調高雅,富生活氣息,有侯門甲第之想。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寶玉送妙玉回攏翠庵,經瀟湘館,忽聽叮咚琴聲。使妙玉坐在山子石上靜聽。琴聲愈發清切,漸有悲愴之音。妙玉說恐君弦過高,難以特久。話音未落,嘣的一聲,琴絃斷了。妙玉默然,競自去了。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春風得意”乃吉語。時當春三月,柳綠桃紅,風輕日暖,或庭園郊野,放飛紙鳶,自有一種曠達情趣。紙鳶借風而上,上於雲霄,青雲有路,意味人生之通泰暢無所阻,乃好運也。故日“春風得意”.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此圖非繪娃娃扮戲,而是繪學館塾師外出,小學子們大鬧學館,各自表演戲出之情景。正興高彩烈,不想塾師回來了。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孟母,孟軻之母仉氏。相傳盂軻少時嬉戲,為墓間築埋,及賈人街賣之事。孟母三遷其居,至學宮之旁,軻乃學習讀書禮樂。嘗廢學歸,母方績,以刀斷之。日:“汝之廢學,若吾斷斯織也。”軻懼發奮勤學,卒成大儒,世稱亞聖,地位僅次幹孔子。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十二像”即“十二相”。俗日“十二屬相”。此習俗由來已久,東漢王充《論衡》一書即有記載。至南北朝時,則與今日之十二屬相已相一致、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免、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前一字之“子醜寅卯 ”為天干地支之“地支”,數術家以此推論事物變異與人物命運休咎,實為迷信。此圖即有此意。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此為一幅民俗寓言小品畫,以勸誡人們不要說謊話。說謊話雖能欺騙人,終究自己要吃虧的。喻世勸誡亦是楊柳青年畫之一種,屬世俗畫一類。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謝道蘊,東晉人。謝安侄女。聰明有才辯。一日天雪,安問眾子弟何所似也。侄兒謝朗日:撒鹽空中差可擬。安問道蘊。道蘊日,未若柳絮經風起。謝安大悅。故曰“謝庭詠絮”。此為楊柳青鎮當地畫家高桐軒之作品。絕類宋元院畫。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飲中八仙,皆唐代開元、天寶間人物。圖中 自左至右:焦遂、蘇晉、崔宗之、李適、,女陽王李王進、李太白、賀知章、張旭八人。性豪飲不羈時人稱之飲中八仙。杜甫有《飲中八仙歌》、可資參考。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宋時,狄青率兵西征,誤入單單國,與雙陽公主成婚。後逃歸故國。雙陽恨狄青負義,帶兵進犯延安。主帥楊宗保出戰不勝,調來狄青。部將為狄青雙陽和解,夫妻言歸於好。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因所繪舞臺上下場門旁分別有“官銀號傍大觀茶園”字樣,故題為“大觀茶園”。此圖所繪劇目為《連環套,天霸拜山》。黃天霸偽稱鏢客拜山,誘出竇爾敦盜御馬之實情,要見見御馬。竇爾敦不察、牽出御馬。黃天霸見果是御馬,藉口試試馬之腳力,欲跨馬疾馳去。卻為竇爾敦制止,使人特馬牽去。演出時之此情此號,人物之感情、神志、動作,以及環境氛圍 皆以刻畫入微之筆表現出來。令人拊掌稱快,歎為觀止。取材《施公案》。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即戲曲之《蝴蝶杯》。田玉川遊龜山,為打抱不平,打死提督盧林之子。為漁女胡玉蓮所救,以蝴蝶杯叮約終身。後盧林奉旨出征,為田玉川所救,許婚其女盧風英。後事象大白,化仇讎為親眷。胡玉蓮、盧風英雙嫁田玉川。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馬超降歸劉備,率軍助攻成都。劉璋知大勢己去,乃議出降。王累苦諫,劉璋不納。累情極墜城死。劉備八成都,劉璋捧印信以迎,並囑勿使百姓再受兵燹之苦。劉備一一俯從之。安置劉璋於公安,自領益州牧。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此圖即繪《連環套下山比武》一折。天霸拜山,見御馬後,道出真名姓,又以言語激竇爾敦,約定次日下山比武。朱光祖夜入連環套,盜竇雙鉤,以黃刀插留案上。次日此武,又以言語相責。竇不知中計,憤獻御馬,到官首案。此圖左為朱光祖,懷抱雙鉤,與天霸一唱一和,相激竇爾敦。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焦贊打死謝金吾,發配沙門島。途經三岔口、宿於黑店中。店主劉利華夫婦,夜殺焦贊,幸有揚延昭派遣任堂惠暗中保護,焦贊驚醒,合力將劉及其妻殺死。原劉利華為殺人越貨之黑店主。後改為好人.隱於江湖,開店謀生,同情抗遼。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華山三聖母與書生劉彥昌相愛,贈以寶蓮燈。生子沉香後,為其兄楊戩鎮於華山下。彥昌又娶丞相女王桂英為妻,生子秋兒。沉香與秋兒在學.失手打無太師之子官保。王氏賢惠,放走沉香,以己子秋兒抵命。後沉香仙山學藝得巨斧.臂開華山,救出生母。此圖所繪.正是沉香秋兒兄弟義氣,互爭打兄官保之責,願去抵命之一段戲。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此為兩幅對臉戲出年畫。《還二鐧》是隋末秦瓊與尉遲恭之故事。尉遲恭事劉武周;秦瓊從李世民。各為其王相鬥。尉遲恭打奉瓊三鞭,秦瓊還尉遲二鐧。後尉遲恭歸唐。《鎮潭州》為宋岳飛收服揚再興之故事。揚再興據九龍山,進攻潭州。岳飛往援,知楊為楊將後代、欲收為用。經數次對鬥,楊乃折服。率部投岳家軍。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秦始皇崩,李斯、趙高矯詔殺長子扶蘇而工胡亥,是為二世。二世荒淫暴虐.寵信趙高,置國事不顧。趙有女,美而寡。二世見之大悅、欲納為妃。女堅不從,趙亦從旁逼迫。有啞婢,教女裝瘋以拒之。女遂胡言亂語,於金殿大罵二世。二世佯命斬首,女不懼,仍大罵,乃放歸。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此圖繪白娘子偕小青,迎戰護山仙童。人形大.村景簡略。據當年老輩畫工師說,此幅《盜仙草》為乾隆年間老版,留存不多。其風格特點:人物多清麗,線條優雅,人大於景,疏朗有風致。只是人物形體略嫌短些,但並不難看。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牛郎與兄嫂分居,其所得老黃牛乃上天金牛星.見牛耶獨居清苦,欲為其尋求配偶。知七月七日天女下蓮池洗澡,囑其如法尋妻,得織女。成親後男耕女織,並生一男一女。王母娘娘得知,命織女即迴天庭。牛郎擔兒女追趕,為王母所劃天河阻擋,隔河相望。鵲兒憐其情,每年七月七.群鵲搭橋,使牛女相會。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八仙,即鍾離權、張果老、李鐵柺、曹國舅、呂洞賓、藍采和、韓湘子及何仙姑,赴蟠桃會歸來,路經東海,遇金魚仙子,言語失和,打將起來。後觀音收伏金魚仙子,平息爭鬥。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門神,由來已久。最早在門戶上畫雞畫虎以辟邪。後又有寫神荼鬱壘字樣,或畫武士的。北宋東京汴梁,歲末印買門神有戴虎頭盔之武士。以秦瓊、尉遲恭為門神.大約在明代。明刻《水滸傳》小說插圖.即有門戶貼此類門神畫者。現今有些地區仍保有貼門神之習俗不但有秦瓊、尉遲恭關公、黃忠.張飛、馬超也都當了門神。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福祿壽三星”是舊日民俗之喜神,給人以美好兆頭。此圖繪福祿壽三星及執事童子,畫得親切可愛,有幸福如意、吉祥和善之感覺。色彩鮮豔.極富裝飾美。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此圖情節,取自《西遊記》第九回“陳光蕊赴任逢災,江流兒復仇報本”。陳光蕊攜妻上任由奸人所害,拋屍江中。光蕊曾放生一巨鱗,乃龍王所化。龍王感恩,救活光蕊,井收留暫住龍宮.以圖日後夫妻團圓。此圖卻繪龍王招贊光蕊為婿.不知何所據。光蕊遇難前,其妻已懷孕,生子即後來之“唐僧”,“蕊”、此圖題為“瑞”。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此圖以秋月為主題。一輪圓月,現出瓊樓傑閣,五七仙子穿行遊賞,但不知孰為嫦娥。左為石橋,橋上一男一女隔牛對話,想是七夕鵲橋相會之牛女。右有三士人,啜茗論道。前方有火爐,是否為冶煉丹汞。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觀音,原為佛教菩薩之一.譯作觀世音。本為男相,傳八中國後逐漸女性化。民間奉為普渡眾生之女神。前有善財童子及龍女。後有韋馱護衛。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此圖為壽星單像,有五隻蝙蝠飛繞。民俗有語:“五福壽為先。”壽乃第一福。人若無壽,等於無福。民俗“福”皆以蝙蝠喻之。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傳說唐明皇夢一人,自稱終南進士鍾馗.願為人間逐鬼驅邪。明皇醒後,詔令吳道子畫其像傳諭天下,歲首懸掛,以闢兇邪。民間稱“鍾馗”為“武判”。此圖為《鍾馗》對畫中之一幅。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民俗有吉語:“福星高照”。後人因有“三星在戶”之語.又演變“福祿壽三星”。“福星”借用南極仙翁。“祿星”難找相應神祗,就權用明戶部員外郎之形象充數。有時還抱一個小孩或領幾個孩。這幅即如此繪製的。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白蛇傳》,出自民間傳說,後敷演為小說、戲曲。此圖包括《白蛇傳》全木情節遊湖借傘盜厙銀、開藥鋪、端陽勸飲、盜仙草、水漫金山寺、斷橋和好、產子收缽、狀元祭塔。穿插銜接,一覽無餘,宛如一幅古代風情畫卷。人物形象顯然受戲曲影響。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秦瓊與尉遲恭,皆唐太宗李世民之大將。李世民即帝位,睡覺不安穗,常中夜驚醒。後令秦瓊與尉遲守門,則安睡不驚。後世即以畫秦瓊、尉遲為門神,貼於戶上。傳言而已。楊柳青年畫門神,白臉為秦瓊,黑臉為尉遲恭。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燕子磯,位於江蘇南京之北郊外長江邊上。山石直立於江上,三面臨空 形如飛燕展翅,故名燕子磯。磯頂有亭,中有清乾隆帝所書“燕子磯”石碑。磯下有觀音閣、三臺洞等名勝古蹟。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二期):木版年畫(上)

楊柳青年畫以魚為題材是多種多樣的。此圖比較寫實,略有裝飾味道。充滿歡快與興旺氣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