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去春燥,解決喉嚨幹癢,口乾舌燥小煩惱

春分,一個“分”字,把這個季節分成了兩半,就像是一個人的小分頭。寒在左,暖在右。然後越梳越右,天氣也就越來越暖和。

這段時間有些人會感覺到口乾舌燥,喉嚨幹癢,甚至出現喝水也不解渴的情況,尤其是陰虛體質的朋友。因為接下來天氣又熱又幹,人會流汗,汗水帶走了體內的津液,整個人就變得乾乾的。

滋生津液,需要一碗烏梅白糖湯

烏梅白糖湯最早出自於彭子益先生的《圓運動的古中醫書》,但第一次知道這個小方子,卻是有一次和中醫老師去春遊的時候。那會兒春風吹著,太陽曬著,身體很快就出汗了,開始有些口乾舌燥。中醫老師從包裡拿出保溫杯,裡面就裝著烏梅白糖湯。喝一口,味道酸甜,聞著是淡淡燻烤後的梅子香氣。一口氣喝完,那種乾燥的感覺就緩解了許多。

所以別小瞧這個,雖然看起來只是一碗可口的茶湯,卻能很及時的為身體補充津液。

春分去春燥,解決喉嚨幹癢,口乾舌燥小煩惱

先和大家聊聊,到底什麼是津液吧。《黃帝內經》:“以溫肌肉,充皮膚,為其津,其留而不行者為液。”意思是說:較為清稀,散佈於皮膚和肌肉,並滲入血脈,起到滋潤作用的,叫做津;而較為稠厚,灌注於臟腑、腦髓等器官,起到濡養作用的,稱之為液。

津和液雖然是不同的物質,但作用都是在幫助我們滋養身體。如果身體內津液不足,就像一塊土地少了雨水的澆灌,土壤會結塊,不再肥沃,土地上的種子和小樹也很難長高長壯。所以津液不足的朋友,整個人看起來會比較消瘦,皮膚乾燥,沒有神采,少了那種元氣滿滿的感覺。

春分去春燥,解決喉嚨幹癢,口乾舌燥小煩惱

而這碗烏梅白糖湯,就是專為身體補充津液的,它是酸梅湯最初始的版本,食材簡單,沒有那麼複雜,適合在當下飲用。而到了夏天,我們的身體狀態比較複雜,有溼氣,又有燥熱的火氣,需要搭配多樣食材來輔助。所以此時,用簡簡單單的烏梅和白糖就足夠啦。

春分去春燥,解決喉嚨幹癢,口乾舌燥小煩惱

烏梅味酸,性平,《雷公炮製藥性解》提到烏梅“主生津液,解煩熱”。而且彭子益先生還解釋說,烏梅本身是補木氣的,能使肝木的疏洩恢復正常。

烏梅加了白糖之後,既補脾胃,又能“酸甘化陰”,為身體的津液得以補充,滋養我們的五臟六腑。此外春天本是木氣生髮的季節,酸味主收斂,加一些甜味中和一下,互相抑制了對方的偏性,這碗小茶湯就顯得很平和了,任何人都可以來喝。

食材:烏梅5~8個,白糖兩湯匙

步驟:

1、倒下四大碗左右的開水煮沸,放入5顆烏梅,大人可以放入8個左右。

2、放入兩湯匙白糖,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熬煮10~30分鐘左右直到烏梅被熬爛,就可以起鍋了。

烏梅白糖湯煮好之後,可以放在桌上,慢慢地一小口一小口的喝完,體會著這滋養身體的甘甜,春天那因乾燥而生的煩悶之心也能夠被輕易撫平。

春分時節的春天總給我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溫潤感,沒有初春的略帶寒氣,沒有暮春時的春雨瀟瀟,太陽暖暖的,空氣裡全是花香,和朋友坐在公園裡聊天,一切都剛剛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