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官微神回覆是“網絡版不理政”

【案例剖析】

新華網輿情分析師 霍晶瑩

網民:官微神回覆是“網絡版不理政”

北京青年報報道稱,一網友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康巴什區政府官網的區長信箱留言,諮詢“五一期間為什麼只安排公安局植樹”,官方竟回覆“如果對此有不滿,建議另謀高就”。對此,康巴什區官方微博表示已就不當回覆責令加以整改。

網民:官微神回覆是“網絡版不理政”

四川內江市發改委的回覆也被指“跑偏”,網民先後兩次詢問有關民用機場規劃問題,但內江市發改委兩次都是“答非所問”。之後,內江市發改委於5月4日在網站上發佈《致歉信》,向詢問者和廣大網民表示誠摯的歉意。

官微神回覆“說到底是態度問題”

然而,面對網民的諮詢和質疑, 政務官微的管理也出現了一些亂象:一是失語,近乎“殭屍”;二是任性,“神回覆”、“怒懟”等時有發生。這些亂象引來大量的圍觀與“吐槽”。

有網民認為,賣萌、調侃是一把雙刃劍,也一項技術活,把握好尺度和場合才能用得好、見奇效,否則可能事與願違。

還有網民反映,當前一些地方政府部門還存在將官微發佈外包給第三方機構、弱化自身把關的現象。比如,貴池區此次出現的問題,雖然官方判斷是技術原因導致,但客觀上造成了不良社會影響。

網民“魏英傑”說,在電子政務越來越普及的情況下,一些基層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的基層政府部門,需要提高對互聯網的認識程度、重視程度,要提高相關培訓及對相關技術知識的認知,瞭解輿情規律,掌握溝通技巧,避免犯低級錯誤。

輿論普遍認為,在回應政務輿情時,坦誠、積極的態度是“本”和“道”,回應之策是“末”和“術”。換個說法說,政府部門回應民眾關切的態度是第一位的,策略和辦法是由態度決定的。

要強化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

移動互聯時代,“兩微一端”是公共治理載體,不僅是直面公眾的橋樑,更是體現政務服務水平的窗口,承載著政府公信力、代表著政府形象,有時“牽一髮而動全身”,不能等閒視之。 這就要求政府部門真正樹立起為民服務的理念,強化責任意識。

對此,澎湃新聞評論說,政府部門開設官微,即便是外包,也應該對內容和程序做嚴格的監控,不能夠大撒把。因為官微言論一旦不當,受損的是政府的公信力,這個鍋是不能甩的。

央廣網評論員劉濤說,官微也好,政府服務窗口也罷,都是政府為民服務的一種形態。政府部門既要跟上技術發展的形式,用好官微在內的新手段,又要做好規範和監督。對所有以政府名義行使的公權力或者提供的服務,政府對其都有不可推卸的全天候監管責任。任由第三方公司胡亂回覆,不僅損害政府的公信力,還割裂了政府同群眾的聯繫,曲解了政府為民服務的本意。

網民“魚予”說,要杜絕類似不當回覆發生,需要強化對一線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提高他們的應對能力,至少要做到比較客觀、比較理性的來回答一些問題;同時要加強對官微委託企業的運營管理。因為,地方政府官方網站、官微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都與政府機關本身有關。不論是一線工作人員還是地方政府機關,都要真正樹立起為民服務的理念,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避免言語失當、回覆不及時之類的問題。

東方網評論認為,“另謀高就”神回覆,是網絡版不理政。這就提醒當地政府或涉事單位,對於這一事件的處理,絕不是“責令加以整改”就算完事的。還必須以此作為反面鏡子,照一照在本地本單位還有多少官僚主義和衙門嘴臉,橫躺在為民服務的崗位上“飛揚跋扈”。

應對輿情回應不當現象加大問責力度

網民“人民網報”說,補上輿情回應制度中“問責”這個缺環,就在於夯實權責對應中“責”的含金量,以問責壓力倒逼地方解鎖輿情應對的“正確姿勢”。輿情亦民情,這應是常識,妥善應對輿情,本是善治的題中之義。積極回應政務輿情是擔當也是責任,政務輿情應對不力,本質就是履職不到位。

安徽省委黨校省情研究中心主任張彪認為,地方政府部門利用“兩微一端”參與社會公共治理,需注意好尺度和守住“服務和引導”的角色定位。發佈或回覆一些“幽默式語句”,或有利於拉近與民眾之間的距離,但需保證價值導向正確。

南方網評論說,地方政府部門要著眼於政府新聞發言人制度的整體性建設,切實擔起責,將政務官微納入其中並建立基本的管理規範,並由此建立強有力的制約機制,堅決剷除“神回覆”滋生的土壤。同時,各級部門還應該吸取教訓加強學習,提高媒介素養和業務本領,在互聯網的考卷上,會答題、答好題。

輿論認為,重視輿情,已成現代政府的“自我修養”。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話語權彌散化與信息裂變式傳播,讓輿情擴散得更容易;混沌現象與蝴蝶效應並存。應對輿論,不是為了消除不同的聲音,而是解決引發聲音的病灶,達成善治,希望相關職能部門能明白其真實意義,不要本末倒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