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認真做到這4點,孩子獨立房間睡覺不再哭鬧,推薦給你試試看

家教智慧

兒子現在在外地上大學,獨立生活能力比室友強很多,因為他的室友多半都是從小陪讀到高中,甚至和爸爸媽媽睡一個房間到初中的也有,因此外出讀書就很不習慣,生活自理能力就差許多。

我有時候在外地做活動時和年輕的父母交流,他們經常問的一個話題是:“到底如何讓孩子獨自睡覺,因為孩子小,拍黑,一哭就心軟了,就又抱回自己的房間擠在一起睡,時間一長彼此都習慣了,又捨不得分開,這是一個很糾結的事。”

我兒子小的時候是我們自己帶,等到三歲時就讓他單獨一個房間睡覺了,好像也沒有遇到太多的障礙,兒子很快適應了自己單獨房間的睡覺方式,這一點我們還是挺省心的。當然,也不是兒子天生喜歡單獨睡,仔細回想還是做了一些鋪墊工作。

父母認真做到這4點,孩子獨立房間睡覺不再哭鬧,推薦給你試試看

一、做好說服工作

很多孩子被要求獨睡時,會有想法:爸媽不再愛我了,不要我了。兒子當時也有這樣的思想波動,我們對他說:“分開睡是一個人成熟、長大的標誌,是勇敢的象徵,每個人都會經歷這個過程,這是很自然的。”同時,我們會準備一些“勳章”,這個現在淘寶估計有很多,當時我們是自己做的,剪一些彩紙,反正還不認字,就表示一個意思:你是勇敢的孩子,獨立的孩子等等。這個很重要,如果無緣無故把孩子關小黑屋(睡覺總要熄燈,就成了小黑屋),他會有心理陰影,不能給孩子恐懼感。而語言上的說服會給他精神力量,他會主動要求單獨睡以顯示自己長大了。

父母認真做到這4點,孩子獨立房間睡覺不再哭鬧,推薦給你試試看

二、睡眠環境要有溫度

父母可以發揮孩子的主動性和想像力,和孩子一起佈置他的小房間或小床鋪,我們當時是大床,孩子也是大床,他感覺還賺了,一個人睡這麼大的床,所以是心滿意足的去的。父母儘可能滿足孩子的願望,這樣,寶寶會感到他長大了,有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自己可以說了算了。房間佈置要簡單,不能有電器設備,電視絕對不應該有,可以放一張小書櫃,單獨睡眠的環境一定要安靜,當時我們有三個睡房,給孩子選擇了最安靜的一間,他也很滿意。

父母認真做到這4點,孩子獨立房間睡覺不再哭鬧,推薦給你試試看

三、睡前好心情必不可少

父母與孩子分床睡時,要給孩子創造好心情,尤其在晚上入睡前,可以給孩子講點故事,看看繪本;或放段舒緩的音樂,讓他心情放鬆;我們當時陪兒子的時候有一個單放機,放一些輕柔的音樂,現在孩子一聽那些音樂就很熟悉,當時都是陪伴他入眠的,能不印象深刻麼。這裡要切記一點,講故事的時候要有所選擇,講那些溫暖的,培養素養的故事,絕對不能講鬼怪故事,嚇人的故事。這一點一定要切記,我記得兒子小時候有一天晚上過來要和我們睡,之前睡得好好的,已經好幾個星期了,為啥突然反水了呢?一問才知道,白天看了一個繪本上可能涉及鬼怪內容,倒也不是專門講的,估計是神話傳說之類,孩子就敏感了,心情不好了。那天我陪他在他房間裡,給他壯了一下膽,第二天就好了。

父母認真做到這4點,孩子獨立房間睡覺不再哭鬧,推薦給你試試看

四、培養規律的作息

要幫助寶寶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這有助於寶寶日後發展穩定的情緒、增強對他人的信任感。當然,規律的生活作息要讓寶寶的吃、睡、玩達到一個理想的平衡狀態,就能讓寶寶感覺安心、愉快,而這正是為寶寶建立安全感的關鍵。這一點我們自認為做得比較好,每晚8點一定讓孩子睡覺,到了小學裡是9點,初中開始寄宿在外,一個人也是一般10點半就睡了,即使是高中也是不超過11點,作業來不及也不熬夜,第二天早點起來繼續做,這也是習慣的力量。

孩子獨自睡覺是心理上的一個跨越,非常重要,切不可操之過急,可以通過講故事、房間環境的營造讓孩子喜歡自己這個獨立的空間,自然害怕的心理漸漸就會消失的。最終達到他會非常習慣一個人睡,反而陪著成了干擾,這當然是到了小學階段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