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助中小銀行本地化優勢,元寶鋪賦能小微資產開發

藉助中小銀行本地化優勢,元寶鋪賦能小微資產開發

指導 | 張揚

調研 | 張揚 吳雲

撰寫 | 吳雲

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國家要解決的一大難題。近期,冰鑑等第三方風控平臺紛紛表示要加大企業徵信投入,從側面反映出小微金融市場在逐漸升溫。

元寶鋪從2014年成立至今,一直專注在小微領域。

通過賦能,元寶鋪與金融機構能實現優勢互補。

憑藉著對小微風控以及銀行業務需求的理解,元寶鋪簽下了浙商銀行、貴陽銀行等20多家金融機構。元寶鋪創始人兼CEO陳瑞貴表示,2017年公司基本達到盈虧平衡,預期2018年將實現盈利。

小微風控四大模式

對於小微風控,根據數據獲取等方面的差異,可以分為四類。其中有三類都是在自主開發資產後,尋求資金端的對接,具體方式是通過對接數據、研發風控規則和模型,對資產進行篩選和評估,再找資金端對接,其核心思路是先開拓資產,再賣資產。

第一類,以個人經營信貸的形式為小微企業主提供金融服務,核心競爭力在於風控模型,典型代表是大數金融。

由於經營信貸比消費金融的筆均更大,期限更長,所以模型的驗證週期也更長。此外,利率受到經營回報率的限制,不能像消費金融那樣通過高利率來覆蓋高風險。

第二類,從核心數據源切入,這是很多企業風險管理平臺選擇的一條路。邏輯是通過對接社保、稅務,或B2B平臺交易流水等強相關數據,結合工商、法院、輿情等公開信息,補全企業畫像,使得風險評估更精準。

第三類,為政府客戶搭建企業管理系統,目的是幫助政府實現對企業風險的監控和評估等,典型案例是金電聯行為政府搭建信用平臺。

這類特徵是政府掌握了企業大量的稅收、工商、社保等信息,能刻畫較為完整的企業畫像,但能否直接對接信貸尚需探索。

元寶鋪正是採用這一方式,充分利用了城商行等資金方在獲客、本地化風控經驗等方面的優勢,不斷驗證並完善產品設計,豐富產品庫,提升自身風控水平。

中小銀行開發小微資產需第三方賦能

對城商行、農商行、小貸公司而言,消費金融資產因為頻頻受到監管,只能不斷收縮這類業務。而房產抵押等傳統業務又面臨毛利低的問題,出於追逐更高毛利,以及多樣化資產配置的需求,銀行需要為資金找到出路,而小微資產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相比於消費金融資產的種種限制,國家對小微資產配置是鼓勵的。監管層紛紛出臺政策,直指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資金流向小微企業。

在具體業務開展過程中,城商行、農商行、小貸公司原有的抵質押業務經驗並不能適用於小微企業信貸,而如果要重新研發一套針對性的風控體系,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等資源是巨大的。

由於銀行等金融機構對風險的敏感性,對風險的承受能力較弱,就需要第三方賦能,以降低試錯成本。

元寶鋪作為第三方服務平臺,為中小銀行、小貸公司提供產品定製、數據定製和風控體系搭建等定製化服務,幫助提高經營效率,提升資產規模。隨著積累的數據樣本不斷增加,風控規則不斷完善,元寶鋪可以通過服務不同金融機構,實現規模經濟。

已積累10大產品體系

元寶鋪的目標客群是銀行和小貸公司,銀行客戶中城商行佔了絕大部分。目前,元寶鋪有BD團隊約10人,獲取了浙商銀行、貴陽銀行在內的多家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客戶和佐力小貸、浙農小貸等一批小貸公司客戶。未來,銀行,尤其是頭部城商行、股份制銀行是元寶鋪重點拓展的客群。

服務客戶的第一步,就是進行深入溝通,根據銀行、小貸公司的產品需求,在已有的基礎產品之上進行定製化開發。如果產品庫中沒有基礎產品,則需要根據需求進行新品研發。

截至目前,元寶鋪已經開發設備分期類、連鎖加盟類、助農類等10大產品體系,實際運行了22款產品,包括菸草貸、商超貸、汽修貸、農戶養殖貸等。

研發並通過不斷驗證所完善的產品庫是元寶鋪的核心競爭力,也是銀行、小貸公司在招標時考慮的最主要因素。未來,隨著元寶鋪利用已有基礎產品服務客戶的能力不斷增強,獲客效率將繼續提升,自身的經營效率也將進一步上升。

在所有產品中,小微用戶的平均借款額是十幾萬元,平均期限是6-12個月,平均信貸利率是10-12%。

業務流程的第二步,就是由銀行、小貸公司負責獲取小微用戶,並提出對接經營等核心數據的要求。城商行等金融機構長期服務於區域內企業,對小微用戶更瞭解,更能觸達到這些目標用戶,獲客效率高。

第三步是由元寶鋪負責對接小微企業數據,並根據資金方需求對接央行徵信,以及工商、法院等第三方數據。

第四步是將客戶的產品風控系統落地跑量,產品化率高。

第五步是在開始跑量後,元寶鋪和城商行等客戶每隔1-2個月舉行風險分析會,以協商風控規則的調整、產品迭代等。

在服務金融機構客戶的過程中,元寶鋪根據客戶的落地反饋,不斷完善規則,逐漸豐富產品庫,以此提升服務客戶的能力。

在整個業務流程中,元寶鋪在獲客和風控都得到了銀行、小貸公司客戶的協助,並且根據客戶的風控效果反饋實現規則調優,極大限度地利用了城商行、小貸公司的優勢。

總體看來,元寶鋪在客群和產品方面有突出亮點。

客群方面,城商行、小貸公司都是持牌金融機構,客群質量較優。按餘額收費的模式也使得客單價比按數據流量收費要高。

產品方面,元寶鋪與客戶深入溝通協作,對產品需求和風控邏輯有深刻的理解,積累並經過驗證的產品庫構成了核心競爭力。

藉助中小銀行本地化優勢,元寶鋪賦能小微資產開發

近期,愛分析對元寶鋪CEO陳瑞貴進行了專訪,就元寶鋪的業務和戰略進行了交流,現摘取部分內容分享如下。

陳瑞貴是工信部中國大數據產業生態聯盟首批專家委員,曾參與了貝貝網、環球捕手等多個垂直電商平臺的天使投資。

產品能力是核心競爭力

愛分析:銀行是否會要求風控引擎本地化部署?

陳瑞貴:剛開始時確實面臨這個問題,很多銀行客戶慣性思維是本地化部署。但小微非標資產單款產品的量比較小,也就3000-5000萬,加上利差並不是很大。如果用本地化部署,就需要我們派人駐場,出問題還得有人去調整,銀行賺的利差還不夠付我們的本地的實施費用,那ROI肯定是跑不過來的。

現在銀行的小微部門已經認識到這一點了,也慢慢接受了雲端風控這種模式,核心原因是資產特徵不同,作業體系就必須要跟著改變。

愛分析:銀行在選擇第三方風控平臺時,考慮的因素有哪些?

陳瑞貴:銀行對風險是很敏感的,最關注的還是有沒有過往經驗,有沒有做過類似的產品,有沒有標杆客戶,這是最主要的。比如銀行想做菸草貸,哪家機構做過就選哪家。

現階段,銀行核心關注的點不僅僅是團隊的背景、技術實力等,產品經驗才是最主要的。

另外就是效率,這是相對於銀行內體系而言的。比如他自己需要3-6個月,但我們因為有基礎產品,開發週期要短很多。

愛分析:不同銀行對菸草貸產品的需求差異有多大?

陳瑞貴:不是特別大,但由於各地的風險特徵不一樣,會對風控規則要求一些微調。比如有的地方要求小微商戶連續經營24個月以上才能通過,換一個地方可能只需要12個月就可以了。

總之,如果客戶要求的是我們產品庫裡已經有的產品,我們只需要對風控規則進行微調就可以了。如果我們還沒有開發這款產品,那麼就需要根據銀行等客戶的需求重新開發,整個風控體系搭建的流程要走一遍。

愛分析:客單價在什麼水平?

陳瑞貴:我們的收費主要有兩部分,一是系統對接時的一次性收費,另一部分是按照餘額的0.5-1.5%收取分成,主要還是看客戶採購我們產品的數量。如果我們的客戶採購了多款產品,能貢獻的收入就多。

愛分析:未來是否會考慮幫助金融機構獲客?

陳瑞貴:目前,獲客是由金融機構做的,因為他們對當地的客群更瞭解,也更能觸達潛在用戶,獲客能力比我們有優勢。

未來,隨著我們積累的數據足夠多,對用戶足夠了解,也會基於數據挖掘,提供更加高效解決方案,考慮幫金融機構獲客,也能提高我們的服務價值。

經營場景和實際經營人雙風控

愛分析:元寶鋪的數據源有哪些?

陳瑞貴:我們的數據源可以分為三類,一是由銀行、小貸公司向小微用戶提出數據需求,我們負責對接,目的是獲取經營流水等數據;二是對接第三方數據源,比如國政通、工商局等;三是從網上抓取的公開數據。

我們可以根據金融機構客戶的需求去對接數據,對接不同數據源的收費也是不一樣的。

愛分析:有些獨特數據源如果已經有平臺對接了,元寶鋪是否有機會再切進去?

陳瑞貴:我們不像很多平臺,以某一類核心數據切入信貸風控。我們的目的是賦能金融機構,需要的數據是多維度的。不同金融機構,不同產品需要的數據也會有差異。通常情況下,市面上的數據服務商都可以是我們的合作伙伴。

一些有公共屬性的數據,未來的大趨勢肯定是越來越開放,數據的壁壘會越來越低。

愛分析:企業經營數據可以通過核心企業獲取?

陳瑞貴:我們也有這類產品,比如汽修貸。我們跟汽修行業的“小拇指汽修”合作,通過對接它的數據,為它體系內的汽修門店提供信貸。

有些金融平臺是給核心企業授信,做的是保理類的供應鏈金融,難度比較小。我們做的是針對核心企業下游分銷側的小微商戶的信貸,難度更大。其實核心企業是有動力跟我們合作的,因為能更早地獲得回款,也能幫助平臺把生意做得更大。

愛分析:是否會蒐集小微企業主個人信息?

陳瑞貴:蒐集的信息既包括企業經營類信息,也包括小微企業主個人信息。其實小微企業風險狀況跟企業主個人的關係是很大的,比如老闆要是有賭博的嗜好,那小微企業的風險就很高。在我們的風控體系中,個人信息權重達到60-70%,企業經營是30-40%。

愛分析:如何蒐集沒有信息化系統的街邊小店數據?

陳瑞貴:我們對接的都是信息化程度相對較高的小微商戶,對於完全沒有信息化的用戶,暫時不是我們的目標客群。值得注意的是,現在信息化和互聯網對各細分行業的滲透速度也非常快,各個行業也加速數據化。

愛分析:規則和模型的差異是什麼?

陳瑞貴:模型是一套完善的算法體系,比如很多2C金融平臺的風控就採用模型的形式,通過對很多原變量和衍生變量進行關聯分析等,得出個人信用風險評估結果。

至於規則,舉個例子,按照年齡、經營年限、經營地點、婚姻狀況等規則篩選、評價用戶。我們目前設置了四百多個規則,已經能比較全面地完成用戶畫像了。

愛分析:為什麼採用風控規則,而不是模型?

國內只有阿里、京東等大平臺的樣本多一些,其它平臺所謂的幾千萬企業數據都不是全維度的,比如只是工商數據,這種數據對最終授信的只是一個方面的權重。我們目前也只有20萬的全量全維度小微數據樣本,包括了企業的經營流水等關鍵數據、徵信報告,以及工商、法院等公開數據。

愛分析:樣本要達到什麼量級才能用到模型?

陳瑞貴:至少是細分行業的萬級以上。數據量小,模型發揮的作用很有限,但要付出的成本很大,從ROI上看不經濟。

愛分析:能從銀行獲得反饋數據用於規則調優?

陳瑞貴:我們每隔1-2個月就會跟銀行舉行風險交流會,我們提出一些規則修改建議,他們也會提出訴求,一起對規則進行調優,每一次迭代沉澱的經驗,對我們而言都是很有價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