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詩韻,妙不可言元稹一七令茶

人生七雅,琴棋書畫詩酒茶,雅士不可無茶。自古詩人多茶客,茶以自己獨特的養生之道和文化內涵滋養豐富著文人雅士,為其清思助興。詩人們也對茶傳神寫照,形象描述了茶事的發展,賦予茶鮮活的藝術色彩,詩化、昇華著茶。

茶與詩文,總是相得益彰。茶自然而然地滲透進詩詞之中,不信你看,杜甫有詩云:“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范仲淹寫過:“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蘇軾詠出《汲江煎茶》——“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

“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甌茶;舉頭看日影,已復西南斜;樂人惜日促,居人厭年賒;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正如白居易的《食後》所描繪的生活場景那樣,飯後獨自品茶一杯,賞山看水,寧靜淡泊,知足常樂,自是人生樂事。

茶香詩韻,妙不可言元稹一七令茶

一字至七字詩·茶

(唐)元稹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麴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後豈堪誇。

一字至七字詩,俗稱寶塔詩,在中國古代詩中較為少見。元稹的這首寶塔詩,先後表達了三層意思:一是從茶的本性說道了人們對茶的喜愛;二是從茶的煎煮說到了人們的飲茶習俗;三是就茶的功用說到了茶能提神醒酒。翠綠,香清高,味甘鮮,耐沖泡。此茶不僅可以消暑解渴生津,而且還有激情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此詩一開頭,就點出了主題是茶。接著寫了茶的本性,即味香和形美。第三句是倒裝句,說茶深受“詩客”和“僧家”的愛慕,茶與詩,總是相得益彰的。第四句寫的是烹茶,因為古代飲的是餅茶,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葉碾碎,再用紅紗製成的茶羅把茶篩分。第五句寫烹茶先要在銚中煎成“黃蕊色”,爾後盛載碗中浮餑沫。第六句談到飲茶,不但夜晚要喝,而且早上也要飲。到結尾時,指出茶的妙處,不論古人或者今人,飲茶都會談到精神飽滿,特別是酒後飲茶有助醒酒。

這首詩饒有趣味,描寫上,有動人的芬芳:香葉,有楚楚的形態:嫩芽、麴塵花,還有生動的色彩:“碾雕白玉,羅織紅紗。銚煎黃蕊色”。飲茶之時,應是夜後陪明月,晨前對朝霞,真是享受著神仙般快樂的生活,可謂“睡起有茶飴有飯,行看流水坐看雲”(《痴絕翁》)。茶還可以洗盡古人今人之不倦,這是茶的神奇妙用。

首先要說這首詩的獨特之處。元稹以寶塔的形式來排列詩歌,不僅形式特別,而且讀起來朗朗上口,同時也描繪了茶的形態、功用和人們對它的喜愛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