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厂村变了样

“以前的文山西畴县西洒镇瓦厂村,交通不便,产业单一,住房条件差,极大制约着村民增收致富。”据村民们介绍,近年来,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帮扶下,如今的西畴县西洒镇瓦厂村注重产业扶贫,依托地理环境优势,在甘蔗、八角、 返季冬早蔬菜、杨梅等种植业和养殖业、劳务输出和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村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瓦厂村实现了美丽的“蝶变”。

瓦厂村变了样

杨梅种植大户彭龙波向最高人民检察院派驻西畴县委副书记张庆敏(右二)介绍杨梅产业发展。 朱光清摄

扎根红土高原,23载倾情帮扶,只为那份责任坚守,最高人民检察院与文山西畴县、西洒镇瓦厂村群众心手相牵,用真情和实干,奏响了一支扶贫“新曲”,回应乡亲们的期待。

最高人民检察院派驻西畴县委副书记张庆敏说:“要站在贫困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仔细分析他们的困难是什么、希望做什么,能帮助他们做什么、做成什么?”

把精准扶贫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多年来形成了夯实基础设施和发展产业扶贫“双管齐下”的新模式,瓦厂村的脱贫之路也因此越走越宽。

生产生活:“三难”变“三通”

“瓦厂”是当地方言,意为低产田,是当地生产基础设施落后的写照。

一直以来,瓦厂村群众行路难、吃水难、产业发展难的“三难”是阻挡村民们踏上幸福生活的“拦路虎”。因“水源差”,村民们只能靠天吃饭;因“交通闭塞”,种植的庄稼、养殖的畜禽运不出去;因“无产业”,群众只有依赖祖辈传下的传统方式种植粮食养家糊口。

这些情况,最高人民检察院派驻领导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经过实地走访、调研、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派驻领导干部提出,围绕“六个精准”的要求,坚持以“精准识别、结对帮扶、强化组织、夯实基础、产业扶持”为抓手,整合资金启动改善宜居环境建设,帮助村民硬化水泥路面等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为群众脱贫奔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为改善交通状况、方便村民劳作和生活,最高人民检察院帮助瓦厂村完成了硬化5条路段9.1公里;通过积极争取和上级扶持,建成重点村1个;全村建有沼气池236个。

“三难”解决了,如今的瓦厂村,“瓦厂”变“沃土”。便利的交通带动了更多的农业种植产业项目,肥沃的土壤寸土寸金,村民们紧紧依靠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经济收入逐步增加,旧貌换新颜,成为西畴县西洒镇农业扶贫攻坚的新标杆。

基础设施改善后,瓦厂村打出了个性脱贫、产业扶贫、基础扶贫、资金扶贫、智力扶贫等一个个脱贫致富“组合拳”,特色农业普遍覆盖了贫困户,挑起了精准扶贫的大梁,走出了一条绿色脱贫之路。

说变化:脱贫希望在产业

基础设施问题解决了,村民脱贫信心树立了,怎么才能变“输血”为“造血”,从根本上为贫困户谋出路、辟新路、创富路?

没有成熟的产业,是瓦厂村群众脱贫路上的另一道坎。产业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为了调优瓦厂村的种植养殖结构,夯实永久脱贫的基础,除了把资金、基础设施和先进技术带进村,最高人民检察院还把创新发展的理念带给了村民们。

这几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不断推进,村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组路连户路平坦宽敞,家家户户住上了安居房,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村级幸福院温馨祥和,产业发展风生水起,群众认可度大幅提升。

“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太大了,原先我们村没什么像样的产业,村民都靠天吃饭,出门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就没办法走。你看看现在,连户路都硬化到家门口了,自来水也入户了,还有很多特色产业,更是让我们的收入大大增加了……”说起几年来村里的变化,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笑得合不拢嘴。瓦厂村党总支书记谢朝恩介绍:“瓦厂村产业发展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产业发展12户55人,资金兑现了54500元。入股合作社59户204人,其中40户入夹山代养点,13户入上冲养殖场,6户入股公交公司。2015年底实现生猪存栏 901头,出栏406头,大牲畜存栏834头,出栏149头;共落实甘蔗面积512亩,实现农民收入216万元;八角、返季冬早蔬菜、杨梅等发展了特色产业,让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