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個價 成品紙瘋漲上演“洛陽紙貴”

中億財經網5月23日訊,剛剛過去的這個週末,對於紙行業來說並不平靜,5月19日至20日,全國57家造紙廠發佈的最新廢紙收購價顯示,華東、華北、華中、西南、西北均在上調價格,漲幅在20~150元/噸。

一天一個價 成品紙瘋漲上演“洛陽紙貴”

實際上,這輪“漲”勢已延續許久。從4月開始,廢紙原紙價格在淡季就隱隱有著逆勢上漲的跡象。監測數據顯示,今年4月上旬,廢紙價格累計上漲5.05%,隨後,廢紙價格繼續穩步攀升。僅4月16日至4月19日,國內廢紙價格繼續穩步上揚,其中,廢黃板紙市場均價從4月16日的2557.14元/噸,上漲至4月19日的2592.86元/噸,漲幅為1.4%。

進入5月以來,紙品市場又掀起一股轟轟烈烈的漲價潮,包括白板紙、瓦楞紙、箱板紙等紙種價格全面上調。從5月1日到5月4日短短4天的時間,全國已有32家紙廠宣佈漲價。各紙種漲價幅度在每噸100元到300元不等。半個月的時間,噸紙價格上漲了千元。漲幅在中國造紙的歷史上,可以說罕見。

“一天一價”

“最近成品紙廠商的調價函一撥接著一撥,剛跟客戶對接完訂單,放下電話,又接到漲價通知,不暈也得暈呀!”泉州市某紙箱廠的老闆江先生說,“5月以來,接到好幾撥的調價函,從最初的5%,到如今在最新價格的基礎上再漲6%~7%。”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紙價漲了一輪又一輪,之前短暫回調過一次,今年春節後又繼續漲。3月份市場上的成品紙如文化紙上調200元/噸,生產彩盒包裝用的瓦楞紙每噸漲了八九百元,沒想到這還沒完。”福州閩侯一家包裝企業的負責人也表示。

據悉,包括福州廠商在內的省內十多家成品紙廠商3月之後不斷調價,本月初至今一些廠商的成品紙漲價4次,漲幅達30%。和去年9月相比,銅版紙根據規格不同,價格漲了60%~70%,商家的報價每週都在調整。有些成品紙生產企業採取限量供應策略,有些則按小時核定訂單,有些甚至發佈通知停止接單。

4月中上旬,河北盛河南盛浙江盛山東省等地區多家紙廠發佈漲價函,宣佈包裝紙價上調50~200元/噸。同時,在華中地區,尤其是湖北省,四家紙板廠宣佈漲價4%~6%。5月份,成品紙市場再一次掀起了漲價潮。目前,主流高克重瓦楞紙全國均價在每噸4350元左右,相比年初上漲11%以上。

主要供應廈門市場的泉州南安某紙品包裝公司,短短一週內連續向廈門用紙客戶發出四張《調價函》:5月3日漲價5%;5月6日在5月3日基礎上提價5%;5月9日,在6日價格的基礎上又漲價8%;5月10日又再度大漲10%。

“以前我們拿貨可以‘刷臉’,都是老客戶了,提前說好多少量,發貨的時候再交30%貨款,甚至紙廠先給你墊付,一兩個月內結清都可以。現在,一手交錢一手提貨都可能拿不到貨了。”上述某紙箱廠的江先生說。

與之相對的是紙廠財報數據一片向好:晨鳴紙業在2018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2.42億元,同比增長15.42%;理文紙業受到2017年紙價上漲的影響,公司全年實現收入258.37億港元,同比增加40.86%;太陽紙業在2018年一季報歸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6.17億元,同比增長42.91%。

波及下游

“因訂單暴漲,為了避免出現訂單嚴重堵塞,只好暫停接單了。”泉州某紙箱包裝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據瞭解,短時間內猛漲的紙價,讓成品紙企業和下游用紙企業都陷入兩難境地。有些成品紙生產企業採取限量供應策略,有些則按小時核定訂單,有些直接停止接單。

有業內人士預測,漲價的現象將會蔓延至更多行業或企業,其中快遞、旅遊和航空等是最有可能漲價的。“以前紙箱價格每斤0.6~0.7元左右,現在要每斤1.4~1.5元。”一家快速公司的負責人表示。

據瞭解,除了紙箱、包裝禮盒這些紙類用品開始上漲外,市民們日常使用的A4複印紙、衛生用紙的價格也在跟漲。

5月9日,瀘州老窖博大酒業營銷有限公司發佈恢復接收總經銷產品訂單的通知,隨之而來的是結算價提高15%的消息,漲價理由是包裝材料成本上升。此前,全球最大啤酒企業百威英博旗下的百威啤酒500毫升裝的批發價由57元/件提至85元/件,漲幅近50%。哈爾濱啤酒、雪花啤酒、青島啤酒都先後提價,給出的理由無一例外都是:包裝材料價格上漲,成本增加。

食品行業的漲價從今年初就已開始,達利食品的好吃點系列兩次提價,漲幅超過10%;沃隆每日堅果從1月1日起,對系列產品價格上調3%至5%;康師傅不僅提高了飲品零售價,方便麵價格也同步提升,提價幅度在3%至4%左右……理由也很一致:原材料、包材成本的增加。

上漲空間仍有

成品紙緣何連續暴漲?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或許與今年我國逐步收緊廢紙進口政策有關。今年大型紙廠廢紙進口量明顯減少,只能轉向國內採購,因此,廢紙價格一路上漲。

據瞭解,5月2日,中國海關總署發佈《海關總署關於對進口美國廢物原料實施風險預警監管措施的通知》,自5月4日起,對進口美國廢物原料實施100%嚴檢。隨後中國檢驗認證集團(CCIC)北美分公司也正式宣佈暫停發放一個月的廢料出口證書。終於引發了一場整個行業的“瘋狂”。

業內人士分析,此前國內造紙業大批量進口外國廢紙做原紙原料,2017年下半年以來,進口途徑逐步被阻斷,造紙原料緊張是必然的,加上網絡購物發達,紙需的增長根本無法與實際紙原材料相吻合,所以紙價才一度上漲。

“不排除廢紙回收商放慢走貨節奏,囤貨待漲的可能。”一些業內人士也表示,鑑於現時恰好處於賣方市場,也不排除一些紙廠故意抬升紙價的嫌疑。

多家分析機構指出,隨著電商行業促銷備貨期與紙品旺季的深入,短期來看,廢紙價格還有上漲空間,紙價上漲的形勢或將延續。而根據IBISWorld此前發佈的數據,預計到2019年前,原木漿紙的價格仍將保持5.1%的年增長率。

價格突然下跌,因大量囤貨急著出手而虧到血本無歸;突然上漲,因缺貨讓產線工人沒事可幹,停止接單……實際上,這些年來,這種類似現象一再出現。業內人士指出,究其緣由,從業者對所持有商品的週期性規律未給予足夠重視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事實上,增強應對市場的週期性波動的能力,對一家企業而言,是至關重要的能力,也是考驗。只有增強應對能力,企業才能夠具備更好的抗風險能力,以期獲得更大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