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股票出現“MACD+KDJ”組合,股價將有大波動,值得細看!

什麼是KDJ?

KDJ指標又稱為隨即指標,通過引入移動平均線快、慢的概念,計算一定時間內的最高、最低價和收市價間的波幅,反映價格走勢的強弱及超買超買動態。

KDJ技術指標簡介

隨機指標KDJ是由三條不同顏色的線組成了KDJ指標。至於KDJ指標如何算到的,其實並不重要,因為任何一款股票軟件都自動配備,所以股民只要會用就足矣。

一旦股票出現“MACD+KDJ”組合,股價將有大波動,值得細看!

【5大基本判斷原則】

1、KD都在0~100的區間內波動,50為多空均衡線。如果處在多方市場,50是回檔的支持線; 如果處在空方市場,50是反彈的壓力線。

2、K線在低位上穿D線為買入信號,K線在高位下穿D線為賣出信號。

3、K線進入90以上為超買區,10以下為超賣區;D線進入80以上為超買區,20以下為超賣區。宜注意把握買賣時機。

4、高檔區D線的M形走向是常見的頂部形態,第二頭部出現時及K線二次下穿D線時是賣出信號。低檔區D線的W形走向是常見的底部形態,第二底部出現時及K線二次上穿D線時是買入信號,若與價格走向發生背離,分別稱為"頂背離"和"底背離",買賣信號可信度極高。

5、J 值可以大於100或小於0。J 指標值為依據KD買賣信號是否可以採取行動提供可信判斷。通常,當 J值大於100或小於10 時被視為採取買賣行動的時機。

KDJ黃金交叉與死亡交叉

1、當K值由小於D值,轉變為大於D值,也就是說K線由下向上突破D值,此時形成的交叉為黃金交叉,是買入信號。當然不是每一次黃金交叉都是可靠的,一般來說交叉值在25以下時,較為準確可靠。

2、當K值由大於D值,轉變為小於D值,K線由上向下跌破D線時,形成的交叉是死亡交叉,是賣出信號。死亡交叉發生在75以上時較為準確可靠。

3、在大盤走勢長時間處於盤整期間時,KD線在50左右發生的曲線交叉一般來說可靠性比較低,不能當作買賣的信號。

KDJ指標的缺陷

1、對軋空或追殺單邊式鈍化的盲區。股票單邊趨勢性上漲時,KDJ指標會不斷處於超買區域可能讓很多投資者提前賣出,也可能股價小幅回調造成KDJ指標高位快速大幅回落給投資者造成恐慌;反之在趨勢性單邊下跌中,KDJ指標也會不斷髮出錯誤信號,這給投資者在實際操作中造成很大的困難。

2、KDJ指標的有效金叉和無效金叉。除了在單邊趨勢性行情中,在有些震盪行情指依據KDJ金叉買入股票後股價卻不上漲,反而下跌,這就是無效金叉。

如何應對KDJ指標的缺陷?

1、尋找輔助指標:可以其他指標來互相彌補其不足,如配合均線、趨勢指標等輔助判斷;

2、調整參數:對不同的個股根據不同的行情來調整指標的參數;

3、多週期配合:我們可採取周K線和日K線的KDJ技術指標相結合進行判斷。

KDJ幾種選股技巧

KDJ+60均線短線買賣點把握技巧

KDJ指標,J線上穿20作為買點的一種用法。由於KDJ及其靈敏,在熊市中是極其危險的,在牛市還不錯。更為穩妥者往往把J線上穿0作為買點,則更準確,但因J往往沒有到0下就反身向上,往往失去很多機會!

筆者通實踐,發現60均線趨勢向上或者K線在60均線上,J線上穿20作為買點(J線上穿0是更佳買點),是一種很好的短線機會!

實戰案例:

一旦股票出現“MACD+KDJ”組合,股價將有大波動,值得細看!

周線KDJ與日線KDJ共同金叉選股法

一旦股票出現“MACD+KDJ”組合,股價將有大波動,值得細看!

周線KDJ與日線KDJ共同金叉選股法的買點選擇可有如下幾種:

第一種買入法:提前量買入法。在實際操作時往往會碰到這樣的問題:由於日線KDJ的變化速度比周線KDJ快,當週線KDJ金叉時,日線KDJ已提前金叉幾天,股價也上升了一段,買入成本已抬高。激進型的投資者可打提前量買入,以求降低成本。

提前量買入法要滿足的條件是:①收周陽線,周線K、J兩線勾頭上行將要金叉(未金叉)。②日線KDJ在這一週內發展金叉,金叉日收放量陽線(若日線 KDJ金叉當天,當天成交量大於5日均量更好)。

第二種買入法:周線KDJ剛金叉,日線KDJ已金叉買入法。

第三種買入法:周線K、D兩線“將死不死”買入法。

此方法要滿足的條件是:①周KDJ金叉後,股價回檔收周陰線,然後重新放量上行。②周線K、D兩線將要死叉,但沒有真正發生死叉,K線重新張口上行。③日線KDJ金叉。用此方法買入股票,可捕捉到快速強勁上升的行情。

MACD+KDJ買入法

一旦股票出現“MACD+KDJ”組合,股價將有大波動,值得細看!

1、由於KDJ速度較快而往往造成頻繁出現買入賣出信號,失誤較多。MACD指標則因為基本與市場價格同步移動,使發出信號的要求和限制增加,從而避免了假信號的出現。

2、在下跌途中,KDJ從高位幾度跌至超賣區20以下,KDJ在超賣區可能出現鈍化,指標喪失了基本功能,發出的信號準確性極差。

3、這時,如果MACD仍然保持原來的下行趨勢不變,表明行情仍有下跌空間;如果MACD出現轉勢信號,在低位走平或快線金叉慢線時,行情將扭轉跌勢。

4、同期的移動平均線下行速度趨慢,在底部走平或向上拐頭,5日均線反轉向上金叉10日均線,隨後10日均線上行,30日均線走平或上行。表明股價產生反彈行情,這時可以買入。

MACD+KDJ金叉共振選股器選股公式:

一旦股票出現“MACD+KDJ”組合,股價將有大波動,值得細看!

CCI+KDJ買入法:

一旦股票出現“MACD+KDJ”組合,股價將有大波動,值得細看!

1、KDJ的J值為負數,CCI值在200左右,說明個股進入底部區域。

2、但還不是買入時候。只有當J線和CCI兩線從負值區都鉤頭向上時,才是切入時機。

基本掌握上面KDJ買入點就掌握了選股的技巧,但股市中有三千多隻股票,我們不能一隻一隻的去尋找吧,所以就要藉助一些輔助工具進行篩選,如選股公式

散戶虧錢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聽消息炒股

有太多的股民炒股是在靠打聽消息或者是在網上找信息,你看到這條消息的同時別的散戶也看到了,大家都衝進去買的結果就是機構正好賣給大家,所以往往買完就吃套,尚不去追究消息本身是誰放出來的。這就是傳說中的利好兌現是利空!

2、喜歡抄底

看到自己的成本比別人都低,心裡簡直是樂開了花。卻沒有想到,一個股票既然已創出了歷史新低,那麼很可能還會有很多新低出現,甚至用不了幾個月你的股票就被腰斬了。抄底抄底,最後抄死自己。

3、盲目操作

股票再好,形態壞了也下跌;股票再不好,形態好了也能上漲。往往這種情況讓很多投資者鬱悶,經常碰到這樣的問題:我在選股時,都是挑選基本面好的股票,為什麼依舊還是跌那麼慘呢?基本面好也要配合大盤和該股的形態等綜合分析,不是說基本面好,買進去就會漲,形態好壞也至關重要。

4、交易頻率居高不下

操作越多,犯錯的可能性就越大,這是股票投資的基本規律,但A股的散戶們卻陷入其中無法自拔。儘管絕大多數人厭惡風險,但A股的散戶們卻在不知不覺間將自己置於巨大的風險暴露之中

5、不願止損

這個問題相關的文章很多,小帶魚也寫過幾篇。有的散戶見一次止損後沒幾天股價又漲了回來,下次就抱有僥倖心理不再止損,這是不行的。決不容許出現超過5%-10%的虧損。

6、持股數目太多

這主要是因為沒有自己選股的方法,炒股*別人推薦。今天聽朋友說這個股票好,明天看電視說那個股也好,結果一下就拿了十多隻股票,搞得自己手忙腳亂。也有人說,江恩不是說要把資金十等份嗎?哎,那是對大資金說的,你一個小散戶區區幾萬元資金也要十等份嗎?我認為,散戶持股三隻左右是比較合適的。

成功的交易者只需要反覆做好兩件事

真正的交易者,只關心兩件事:

1、我買入後走勢證明我對了怎麼做?

2、我買入後走勢證明我錯了又怎麼做?

未來的行情誰也無法精準預測,你唯一用到的東西就是一致性的交易規則,它讓你站在這場概率遊戲的大數一側。

盈利不是靠你預測行情的勝率來獲取的,而是依賴“你做錯的時候你儘可能少虧,你做對的時候你儘可能多賺”,這就是實戰家和分析師的最大差別。

你買入的目的不是為了虧錢,而是為了獲利且儘可能的獲利更多:

當走勢對你有利的時候,必須貪婪、讓利潤奔跑;當走勢對你不利的時候,停止幻想、要截斷虧損。

什麼時候大盤方向明朗?任何時候都不明朗!任何時候的行情都是拿自己的籌碼賭出來的,儘管很多朋友從來不認為自己在賭,那也只是認為概率大,算不上賭而已。

事實上,誰也不知道明天會怎麼走,交易就是下賭注,用確定的代價賭不確定的利潤,只不過當致命的風險來臨時遠離;當風險可控的時候,未來值得一睹。

交易大部分時候都是“計劃我的交易,交易我的計劃”:盤後去看走勢按規則確定怎樣做,交易時間做的就只是按規則去交易。

如果要在交易時間中的波動裡,考慮那些哪裡買進或賣出問題,相信很多時候,我同意也會讓自己不知所措。

我從來就不認為買進的具體點位在交易中佔據多大的作用,只有追求微利的買單才追求具體買入點位,非追求微利波段的交易過於注重具體買入點位,會得不償失,會損失更多的機會和利潤。

買入的具體點位不會是我交易的重點,我每天在盤後看看當天及之前的走勢,憑藉經驗判斷一個方向,找一個自以為合適的價格區,然後買入持有。

從來不會花很多精力去研究價格究竟會在幾角幾分止住,但卻有很多朋友強調,在他們的交易裡具體買入點位是多麼的重要。

如果精確的買點在你的交易中佔據了很關鍵的位置,如果你不是以追求微利波段的操作,那麼只能說明你根本不知道交易策略為何物,你甚至不理解行情走勢是怎麼產生的,更不知道你要操作的是什麼。

華爾街有人曾經做過一個實驗,拿出幾張走勢圖,然後讓幾個小學生和幾個做了幾年交易的人選擇後面的方向,結果小學生的勝率壓倒性的高於那些做了幾年交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